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626章 照搬长安城造日本奈良,连唐诗都抄出花?

天平胜宝四年的长安城,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趴在朱雀大街的茶楼上,一边往嘴里塞胡饼,一边用毛笔在羊皮纸上疯狂速写。远处的大雁塔在夕阳下泛着金光,他突然跳起来大喊:"快!把这街道的宽度、坊市的布局全画下来!咱们要在奈良建个一模一样的长安城!"谁能想到,这群背着行囊的"外国留学生",竟把大唐的文化精髓打包带回日本,硬生生复刻出一个"小长安"!

一、跨海求学:带着空白卷轴的饥渴少年

和铜三年的难波港,十六岁的吉备真备攥着天皇御赐的卷轴,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双腿发抖。"此去大唐,务必将先进之学尽数带回!"老中臣拍着他的肩膀,"记住,你们不是留学生,是日本未来的希望!"当遣唐船终于抵达扬州,这群东洋人看着街边热闹的市集,口水都快流下来——大唐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新鲜得像刚出锅的水煎包。

在国子监,阿倍仲麻吕第一次见到李白醉酒赋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诗仙的狂放让他目瞪口呆,当晚就在宿舍里模仿着写了首歪诗:"望东海兮浪滔滔,思故乡兮路遥遥"。虽然平仄混乱,却点燃了日本留学生们对唐诗的狂热。他们成立诗社,互相攀比谁的诗更有"大唐味"。

二、偷师学艺:把大唐文化打包带走

为了学习建筑,留学生多治比县守每天混在长安的工地里。他偷偷测量大明宫的斗拱结构,被监工发现后就装成聋哑人。某次差点被抓去当苦力,他急中生智掏出随身携带的《兰亭序》临摹本,监工一看是文化人,立马放行。就这样,他把长安城"棋盘式坊市"的布局、木构建筑的榫卯技术,全记在了特制的防水帛书上。

服装学习更有趣。女留学生橘嘉智子混进裁缝铺当学徒,白天帮老板娘递剪刀,晚上就偷偷拆解唐服的剪裁方式。当她把改良后的"十二单"和服穿在身上时,连长安的贵妇人都跑来问:"这襦裙的样式,倒是新奇得很!"

三、疯狂复刻:在奈良造个"山寨长安"

灵龟二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成了天皇的座上宾。多治比县守展开长安城的图纸,激动得声音发抖:"陛下!咱们可以仿照长安,建一座前所未有的都城!"反对声立刻响起:"奈良的地势和长安不同,怎么可能照搬?"他却胸有成竹:"只要坊市布局、朱雀大街的规格不变,百姓们走在其中,就如同置身大唐!"

建造平城京的过程堪称疯狂。工匠们按照长安的标准烧制城砖,结果日本的土质烧出来的砖不够坚硬,差点闹出笑话。最后还是从大唐请来技师,才解决了问题。当朱雀大街落成时,天皇站在城楼上感叹:"朕仿佛看到了长安的影子!"

四、文化逆袭:唐风在东瀛生根发芽

唐诗在日本的流行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嵯峨天皇举办宫廷诗会,要求臣子们必须用汉语赋诗。有个贵族因为用错典故,被当众罚酒三斗。最夸张的是留学生大江维时,他模仿杜甫的沉郁风格写了首《秋夜感怀》,竟被唐朝商人误认为是本土诗人的作品,高价收购。

唐服、茶道、书法...这些舶来文化逐渐融入日本生活。日本贵族以收藏唐三彩为荣,甚至有人为了学正宗的煎茶法,再次偷渡到大唐。长安城的夜市灯火,就这样在奈良的街头有了倒影。

五、余韵千年:一场跨洋的文化热恋

承和九年,当遣唐使制度废止时,日本已经从大唐汲取了足够的养分。平城京虽然历经战火,但朱雀大街的格局依然保留至今。走在奈良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唐式建筑的影子,东大寺的飞檐斗拱,兴福寺的经幢石碑,都在诉说着那段疯狂的"追星"历史。

如今的奈良博物馆里,珍藏着当年遣唐使带回的文物:残缺的《唐律疏议》手抄本、仿制的唐三彩骆驼俑、还有写满批注的唐诗集。讲解员总会提到那个有趣的细节:日本至今使用的汉字,有七成是从唐朝学去的。这场跨越海洋的文化取经,不仅改变了日本,更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最动人的交流篇章。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