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613章 大唐最强CP出道!把皇帝逼成"工具人"?

贞观三年的政事堂,房玄龄的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案头堆满各地送来的灾情奏报。"大人,渭水决堤,三县成泽国!"属吏话音未落,他已抓起毛笔在地图上圈画:"开仓放粮,从洛阳调五千石粟米,再征民夫加固堤坝..."正说得兴起,突然顿住——这方案牵扯三省六部,没有个拍板的人,根本推行不下去!

"来人!速请杜大人!"他扯着嗓子喊,袍角蹭翻了砚台,墨汁在《均田令》草案上洇开一片乌云。谁能想到,这对被后世称为"房谋杜断"的黄金搭档,竟能把唐太宗都变成他们决策链上的"关键一环",上演一出改变大唐命运的朝堂传奇!

一、初遇长安:两个"怪才"的化学反应

大业末年的长安城,房玄龄在鸿胪寺当小吏,整日埋首故纸堆。有人见他对着前朝典籍傻笑:"这均田制若改良,定能强国!"另一边,杜如晦在京兆府审案,把欺行霸市的富商治得服服帖帖,百姓送他外号"铁面判官"。

两人第一次合作,是在李世民的秦王府。当时刘武周犯境,房玄龄连夜算出军需缺口,却对着作战方案直挠头:"战略部署...还得有人拿主意。"杜如晦踹开帐门时,他正把沙盘推得乱七八糟。"北边设伏,南边断粮道!"杜如晦抓起棋子往沙盘上一砸,"就这么定!"房玄龄瞪大眼睛:"你...你怎么知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二、朝堂博弈:"双簧"背后的生死局

玄武门之变前夜,秦王府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房玄龄摊开长安城防图,手指在太极殿位置反复摩挲:"控制玄武门,要分三步...但最后一击,必须速战速决!"杜如晦突然拔出佩剑,在烛火下划出寒光:"我带死士夜袭,天亮前解决战斗!"

当太子的血溅上宫墙,房玄龄却瘫在地上——他算到了一切,唯独算不出亲手参与政变的煎熬。杜如晦踹了他一脚:"起来!新朝要立,还有多少烂摊子等着你收拾!"这一脚,踹出了贞观时代最默契的君臣三角:房玄龄谋篇布局,杜如晦拍板定案,李世民则成了他们治国方略的"最终执行人"。

三、黄金搭档:把皇帝当"工具人"的操作

贞观六年的早朝,堪称神仙打架现场。房玄龄捧着《贞观律》修订案:"陛下,奴婢制度必须改革!"杜如晦立刻跟上:"就按这个方案推行,异议者斩!"李世民看着这两人一唱一和,哭笑不得:"朕还没表态呢!"结果下朝时,新律法的诏令已经拟好,就等着他盖章。

更绝的是征讨高句丽。房玄龄算出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转运路线,杜如晦当场拍板:"腊月出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等李世民反应过来,先锋部队已经渡过辽河。事后他指着两人笑骂:"你们俩,干脆把朕的皇位也谋划了算了!"

四、生死诀别:未竟的治国理想

贞观四年,杜如晦突然咳血。房玄龄冲进卧室时,见他还在批改奏折,墨迹里混着血丝。"别折腾了!"房玄龄抢过笔,"我找遍名医..."杜如晦却握住他的手:"玄龄,《均田令》推行细则...你记得补全。"

杜如晦病逝那天,房玄龄在政事堂枯坐三日。当他颤抖着续写老友未竟的方案,才发现每处批注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李世民来劝他节哀,却见这个素来沉稳的宰相抱着奏折痛哭:"没有了杜如晦,我的谋划...不过是纸上谈兵啊!"

五、千年回响:被历史铭记的黄金组合

如今走进西安大唐不夜城,"房谋杜断"的雕塑前永远围着游客。讲解员说起他们的故事,总要模仿李世民的语气调侃:"这俩大臣,一个负责把问题复杂化,一个负责把方案简单化,皇帝夹在中间,反倒成了'人形印章'!"

而在历史课本里,"房谋杜断"早已超越了个人传奇。他们创造的不仅是贞观盛世的基石,更是一种治国智慧的完美诠释——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像齿轮般严丝合缝的配合。就像房玄龄书房里那幅未完成的《治世长卷》,唯有杜如晦补上最后一笔,才成就了光耀千古的大唐风华。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