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609章 皇帝急得拍桌:你走了谁来骂我?

贞观十七年的清晨,魏征的书房飘着浓浓的药香。老臣对着铜镜,颤抖着抚摸眼角的皱纹,白发在晨光中泛着银光。案头的辞呈已经写了第三遍,墨迹未干的"目疾难愈,恳请致仕"几个字,在宣纸上显得格外刺眼。他不知道,这封奏折送进宫,将掀起一场震动朝堂的君臣博弈——而唐太宗的回应,更将揭开一段藏在争吵与信任中的千古传奇。

一、囚徒逆袭:从阶下囚到朝堂"刺头"

武德九年的玄武门,血腥气还未散尽。魏征被侍卫押进秦王府时,衣衫褴褛却昂首挺胸。"你为何怂恿太子杀我?"李世民的质问带着寒气。他却冷笑:"可惜太子没听我的,不然死的就是你!"满室皆惊,谁也没想到,这个硬骨头竟让新君抚掌大笑:"好!从今天起,你做我的谏议大夫!"

朝堂上,魏征成了有名的"杠精"。唐太宗说要修洛阳宫,他拍着笏板怒吼:"陛下忘了隋炀帝怎么亡的?"皇帝想封乳母的儿子为官,他直接把诏书撕了:"此举必让天下寒心!"有次气得李世民回后宫大骂:"早晚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却换上朝服拜贺:"恭喜陛下,得此谏臣,乃社稷之福!"

二、心灰意冷:老臣的自我怀疑与挣扎

贞观中期的某个深夜,魏征咳着血批改奏章。烛光摇曳中,他望着自己布满老茧的手——这双手写过无数谏书,也撕碎过皇帝的面子。"我不过是耍嘴皮子的人..."他对着空荡荡的书房喃喃自语,"若不是陛下宽宏,早该人头落地了。"

随着眼疾加重,他看奏折越来越吃力。有次误把"民"写成"臣",冷汗瞬间湿透后背。当年轻官员们私下议论"魏大人老糊涂了",他摸着模糊的视线,终于下定决心:该离开了。

三、龙颜震惊:皇帝的反常挽留

太极殿内,唐太宗反复摩挲辞呈,指节捏得发白。"这老头又闹哪出?"他猛地将奏折摔在龙案上,震得玉玺都微微滑动。高力士小心翼翼劝道:"陛下,魏大人目疾严重..."话没说完,皇帝已大步走出殿门:"备辇!朕要亲自去魏府!"

魏征家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当他看见龙辇停在巷口,慌忙要跪迎,却被唐太宗一把扶住。"你说自己无功?"皇帝盯着他浑浊的眼睛,"那朕问你,渭水之盟时,是谁劝朕示弱退敌?山东大旱,是谁逼着朕开仓放粮?"

四、金铁之喻:君臣间的灵魂对话

书房里,唐太宗突然抽出佩剑,寒光闪过,案头的镇纸被劈成两半。魏征大惊失色,却见皇帝指着碎玉:"矿石里的金子有什么稀罕?经良匠锻造,才成国宝。"他突然握住老臣的手,"朕是金子,你就是那把淬火的锤!"

魏征老泪纵横:"陛下知遇之恩,臣万死难报...可臣真的老了..."唐太宗却打断他:"你忘了?当年在玄武门,你骂朕时眼睛比鹰还亮!"说罢,竟从袖中掏出一副特制的水晶眼镜,"波斯进贡的,戴上试试!"

五、千古绝唱:超越生死的君臣羁绊

这场风波后,魏征继续留在朝堂。他戴着水晶眼镜,依然敢在早朝时大声斥责:"陛下又熬夜批阅奏章了?龙体为重!"而唐太宗只是笑着摇头,私下却吩咐御膳房:"给魏大人的药里,多加些温补的药材。"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唐太宗罢朝五日,亲自撰写碑文。当他写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时,突然痛哭失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六、千年回响:争吵背后的信任密码

如今的西安碑林,《谏太宗十思疏》的碑文前永远挤满游客。讲解员说起这段故事,总要模仿唐太宗的语气调侃:"这对君臣,一个拼命挑刺,一个甘当靶子,吵着吵着,竟吵出了贞观盛世!"而历史课本里,"君臣相知"的典范案例下,永远印着魏征白发苍苍却依然挺直的身影——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忠诚,不是盲从,而是敢于在帝王面前,举起那面照见真相的镜子。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