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564章 大唐花月惊梦:帝王家眷卷入的节日狂欢与隐秘心事

贞观十五年的长安城,惊蛰刚过,空气中已浮动着玉兰的甜香。花朝节前夜,掖庭宫的绣房里,宫女们举着宫灯赶制花衣,金线在绸缎上蜿蜒出牡丹纹样。十四岁的晋阳公主突然掀开珠帘闯进来,发间还沾着未干的花粉:"快帮我改改这件!明日要去曲江池争花魁呢!"

与此同时,太极殿的龙案上,李世民对着奏折皱眉。户部侍郎的奏报里,密密麻麻记着花朝节的开销。"陛下,"魏征捋着白须进谏,"民间传言您要微服赏花,恐有..."

"朕就不能凑个热闹?"皇帝突然笑了,掷笔抓起案头的《齐民要术》,"听说今年有西域进贡的夜光牡丹,朕倒要瞧瞧真假。"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凌烟阁功臣图》上,与二十四功臣的目光撞个正着。

花朝节当日,曲江池畔的景象堪比元宵灯会。画舫载着贵女们穿梭如织,船头的琉璃风铃叮咚作响。突然有人高喊:"快看!那白衣郎君好生面熟!"李世民正踮脚看池边的并蒂莲,腰间玉佩不慎滑落。人群瞬间炸开锅,几个胆大的书生挤到跟前:"敢问郎君,这牡丹嫁接可有诀窍?"

"诀窍嘛..."皇帝摸着下巴,瞥见魏征藏在树后的白胡子,"阳光要足,浇水要勤,就像..."他突然压低声音,"就像治理国家,过犹不及。"众人哄笑,却没人注意到暗处金吾卫紧绷的神经。

暮色降临时,太极宫的梧桐树下,晋阳公主举着蔫头耷脑的牡丹哭鼻子:"父皇!我的花魁被长乐姐姐抢走了!"李世民蹲下身,发现女儿裙摆沾满泥浆,发间还别着朵歪歪扭扭的纸花。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太原起兵时,母亲也爱用柳条编花环。

"明日父皇教你嫁接。"他擦掉女儿的眼泪,瞥见远处文德皇后的宫殿亮着灯。自从皇后病重,这热闹的花朝节,倒显得有些冷清了。

七月初七乞巧节,掖庭宫的织房成了战场。高阳公主把丝线甩得噼啪响,绣绷上歪歪扭扭的鸳鸯像两只斗鸡。"这哪像织女的手艺?"她气得摔了绣花针,"把民间绣娘都叫来,本公主倒要看看..."

话没说完,城阳公主举着花环冲进来,藤条上挂着的铃铛叮叮当当:"快看!我编的比长乐姐姐的好看!"姐妹俩扭打作一团时,李世民的脚步声突然传来。皇帝望着满地狼藉,捡起个用狗尾巴草编的丑兔子:"这可是朕见过最灵动的玉兔。"

夜深人静,李世民独自站在承天门上。银河横跨天际,他想起魏征白天说的"乞巧节奢靡之风当止",又想起女儿们天真的笑脸。突然有宫女捧着食盒经过,盒中飘出巧果的甜香——那是皇后生前最爱吃的点心。

贞观二十三年,花朝节的牡丹依旧娇艳。病榻上的李世民握着晋阳公主的手,气若游丝:"记得...嫁接要..."话未说完,窗外传来花匠们的哭喊声。那年的乞巧节,长安满城缟素,公主们的绣房再没亮起过灯。

多年后,新皇李治在修缮大明宫时,从故纸堆里翻出李世民批注的《齐民要术》。其中关于牡丹嫁接的章节,墨迹被泪水晕染得模糊不清。而长安的百姓们仍记得,那个爱与民同乐的皇帝,曾在花朝节的春风里,教他们如何让牡丹开得更艳。每到乞巧之夜,坊间还流传着歌谣:"莫笑公主手不巧,却留真情比金坚。"这些藏在节日里的皇家故事,就像曲江池的涟漪,在岁月长河里轻轻荡开,诉说着盛世背后的温柔与沧桑。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