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557章 玄武门血色真相:千古一帝面具下的权谋与挣扎

武德九年的夏夜,太极宫的铜漏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李渊攥着密报的手微微发抖,烛火将"秦王私蓄甲士"几个字映得忽明忽暗。案头的传国玉玺硌得掌心生疼,他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突然想起太原起兵时,二郎骑在战马上英姿飒爽的模样。

同一时刻,秦王府内,李世民盯着地图上玄武门的标记,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佩剑。房玄龄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殿下,太子和齐王已约您明日入宫..."

"我知道。"李世民猛地转身,烛火照亮他紧蹙的眉峰,"父亲召我入宫对质,这分明是建成设下的圈套!"他抓起案上酒盏一饮而尽,酒水顺着下颌滴落,在玄色衣袍上晕开深色痕迹。记忆突然闪回晋阳起兵那日,大哥李建成拍着他的肩膀说:"二郎,待得天下平定,咱们兄弟共享荣华。"

次日早朝,太极殿的气氛压抑得像暴风雨前的乌云。李建成盯着下方神色如常的李世民,冷笑一声:"二弟近日练兵辛苦,莫不是想谋朝篡位?"

李渊拍案而起,龙袍下摆扫落奏折:"世民,你作何解释?"

李世民突然跪叩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儿臣对父皇忠心耿耿!若有人蓄意构陷..."他猛然抬头,眼中含泪,"请父皇明察!"余光却瞥见大哥嘴角不易察觉的得意。

退朝后,李渊独留李世民在甘露殿。老皇帝望着这个曾经最宠爱的儿子,叹了口气:"世民,你就不能放下兵权,做个闲散王爷?"

殿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李世民盯着父亲斑白的鬓角,突然想起儿时骑在他肩头看花灯的场景。"父皇,儿臣..."他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

"护驾!护驾!"太监的惨叫声撕破雨幕。李世民瞳孔骤缩,只见尉迟恭浑身浴血闯进来:"太子和齐王谋反,已被臣诛杀!"

李渊踉跄着扶住龙椅,看着儿子腰间染血的佩剑,突然觉得眼前人无比陌生。"你...你..."他的声音被雷声淹没。李世民望着父亲震惊的眼神,想起昨夜房玄龄的话:"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三日后,李渊宣布禅位。退位大典上,李世民跪在湿漉漉的丹陛之下,听着老皇帝念退位诏书。雨水混着泪水滑进嘴角,咸得发苦。当他接过传国玉玺时,余光瞥见太极殿屋檐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血还未洗净,在青砖上蜿蜒成诡异的图案。

贞观三年的深秋,李渊在垂拱殿病逝。临终前,他死死抓着李世民的手腕,气若游丝:"二郎...玄武门...真相..."话音未落,手便垂了下去。李世民站在父亲遗体前,突然想起登基那日,魏征曾私下问他:"陛下可曾后悔?"当时他笑着说:"为了大唐江山,一切都值得。"此刻望着父亲未阖上的双眼,他第一次觉得这句话如此苍白。

朝堂之上,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但深夜里,他常常被噩梦惊醒。梦里是大哥惊恐的眼神,是三弟绝望的哭喊,是父亲临终前的质问。他开始疯狂修改史书,试图抹去那段血腥的记忆,却在批阅奏折时,不自觉地对太子李承乾格外严苛。

"你可知玄武门之变?"某日,他突然问年幼的李治。看着儿子懵懂的眼神,他轻轻叹了口气:"记住,有些事,为了天下苍生,不得不做。"

长安的百姓们只看到英明神武的贞观天子,却不知深夜的太极宫里,那个孤独的帝王常常对着铜镜,擦拭额角的冷汗。他重用魏征,何尝不是想借这位谏臣的直言,洗涤自己双手的鲜血?他开创科举,又何尝不是想打破门阀垄断,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

当李靖大破突厥的捷报传来,李世民登上凌烟阁。望着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他的目光停留在尉迟恭的脸上。那个替他亲手斩杀兄弟的猛将,此刻正跪在阶下高呼万岁。"朕这一生,"他喃喃自语,"究竟是开创了盛世,还是造下了无边杀孽?"

岁月流转,贞观之治的辉煌掩盖了玄武门的血色。但每当雨夜,太极宫的老太监们仍会说,能听见若有若无的哭喊,混着金铁交鸣,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而史书上那段被反复修改的历史,就像李世民脸上永远戴着的面具,既成就了千古一帝的传奇,也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争议。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