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551章 从装疯卖傻到中兴大唐的暗黑逆袭

会昌六年深冬,大明宫的雪粒子打在含元殿的铜瓦上,噼啪作响。李忱缩在光王专属的角落,宽大的朝服拖在地上,活像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孩童。当武宗皇帝把玉镇纸砸在他脚边时,他依旧垂着眼皮,嘴角挂着痴傻的涎水——这副模样,他已整整演了十四年。

"光叔,"武宗喘着粗气,龙袍下的绷带渗出暗红血迹,"听说你昨天在御花园,对着石头磕头叫爹?"

殿内哄笑声起,李忱却突然伸手去抓地上的镇纸,被侍卫一脚踹翻。他趴在冰冷的青砖上,望着柱子上蟠龙的倒影,指甲深深抠进砖缝——只有自己知道,每一次装疯卖傻,都像在油锅里打滚。

第一章 粪坑求生:暗黑王爷的生存法则

长庆二年的某个雨夜,还是光王的李忱被侄子文宗皇帝扔进了粪坑。恶臭熏得他几欲窒息,蛆虫顺着裤管往上爬。墙外传来宦官们的调笑:"看这傻子,还在扑腾呢!"

他屏住呼吸沉到池底,指尖触到一块尖石。十年前,母亲郑太妃偷偷塞给他的字条在脑海中浮现:"忍到最后,方为赢家。"当侍卫们以为他断气捞上来时,他正抱着一坨粪便啃得津津有味,眼神涣散如痴。

"陛下,光王怕是真傻透了。"仇士良捻着胡须笑,金戒指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文宗盯着担架上那个满身粪污的叔父,最终摆摆手:"罢了,丢到永巷去,别脏了朕的眼。"

永巷的破屋里,李忱用竹片刮去身上的秽物。月光透过窗棂,照见他胳膊上的牙印——那是八岁时,被太子哥哥咬的。血痂早已脱落,留下扭曲的疤痕,像极了大唐王朝溃烂的肌理。他掏出藏在发髻里的半截铜镜,镜中人嘴角歪斜,眼神却锐利如刀。

第二章 猫鼠游戏:在刀尖上跳华尔兹

会昌元年秋,武宗的猎鹰突然发疯,扑向李忱的脸。他本能地侧身躲避,却在触到弓弦的瞬间恢复痴傻,抱着猎鹰叫"娘"。武宗眯起眼,袖中的毒针几乎要射出——这个叔父,总能在生死边缘踩出诡异的舞步。

深夜的永巷,一个黑影翻墙而入。"殿下,"暗卫首领单膝跪地,呈上密信,"张议潮在河西集结,等您号令。"

李忱接过信笺凑到烛火旁,风沙的气息混着血味扑面而来。他想起三年前,偷偷派暗卫去河西时,那人带回的惨状:吐蕃人把汉人孩童当箭靶,节度使府的地窖里,堆满了用灾民骨髓熬制的药膏。

"告诉张议潮,"他用指甲刮去信上的朱砂印,"再等等。"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叫声,他突然抓起桌上的老鼠干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笑,"好吃...好吃..."暗卫退出时,听见破屋里传来压抑的咀嚼声,分不清是鼠干,还是别的什么。

第三章 雷霆乍惊:疯王爷的登基大典

会昌六年三月,武宗暴毙。仇士良带着神策军闯入永巷时,李忱正用树枝在地上画乌龟。"光王,跟咱家去见新君。"老宦官的蟒纹官袍扫过尘土,却没注意到李忱藏在袖中的鱼骨匕首。

太极殿的龙椅上空无一人。仇士良刚要开口,李忱突然转身,匕首抵住他咽喉:"新君,就是我。"他的眼神不再痴傻,锐利得像把开了刃的刀。殿门突然洞开,张议潮的河西军与神策军刀刃相接,鲜血溅上御案的《起居注》。

"你...你装疯?"仇士良的金牙在颤抖。

"装疯?"李忱冷笑,匕首划破他的脖颈,"比起你们这些蛀空大唐的蛆虫,我这疯子,倒显得干净些。"他踩着仇士良的尸体走上龙椅,袍角扫过台阶上的血渍,宛如一幅泼墨山水。

第四章 闷骚帝王的暗黑治国术

大中元年早朝,李忱把李德裕的弹劾奏章摔在地上:"听说你家地窖的酒坛,比国子监的书还多?"满朝文武看着这位新皇,突然发现他喝茶时会用小拇指轻点杯沿,批奏折时习惯咬笔尖——这些闷骚的小习惯,和当年那个傻子如出一辙,却多了份令人胆寒的锐利。

他在宫门口立下铁牌:"谏官有言,随到随见",却在暗室里设下酷刑。当第一个敢直言的御史被打断双腿时,李忱正对着铜镜,用胭脂在眼角画泪痣。"哭什么?"他对镜中人笑,"良药苦口,总要有人尝。"

处理河湟收复事宜时,他故意在朝堂上打盹,口水滴在吐蕃降表上。等官员们笑够了,他突然睁眼:"论钦陵的祖坟,挖了吗?"众人愕然,却见他慢悠悠掏出鼻烟壶,里面装的不是烟粉,而是河西战死士兵的骨灰。

第五章 午夜凶铃:盛世面具下的孤独

大中十二年夏夜,李忱在长生殿批阅奏折。突然,案头的铜钟自鸣,钟摆上的锈迹簌簌掉落。他想起十四年前,在永巷听到的鬼故事——那些被冤杀的宫女,会在午夜敲响铜钟。

"陛下,该歇息了。"宫女端来参汤,发间的银簪刻着牡丹纹样。他盯着簪子,突然抓住宫女的手腕:"这簪子,哪来的?"那是母亲郑太妃的遗物,却在十年前被仇士良抢走,赏给了宠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宫女吓得跪地,露出后颈的月牙形胎记。李忱的瞳孔骤缩——这胎记,和他夭折的妹妹一模一样。他松开手,看着宫女跑出殿外,突然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惊起梁上的蝙蝠。

终章 丹砂焚身:闷骚帝王的血色谢幕

大中十三年秋,李忱吞下最后一颗仙丹,腹部传来灼烧般的剧痛。他望着铜镜里自己发黑的指甲,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警告:"丹砂有毒,别学武宗..."血沫涌上喉头,他却挣扎着爬起来,用金箔在脸上贴出笑容。

"传旨,"他抓住前来侍疾的宦官,血滴在那人官服的鹤纹上,"把朕的《大中之治》...刻在石碑上...要鎏金的..."意识模糊间,他看见十四年前的自己,正从粪坑里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诡秘的微笑。

长安百姓后来都说,宣宗皇帝驾崩那天,天空出现了罕见的血月。而他留下的那道铁牌,在多年后黄巢起义时被义军砸得粉碎,露出里面刻着的小字:"朕非明君,乃掘墓人也。"

当后世翻开《旧唐书》,看到"宣宗性沉密,外晦而内朗"的记载时,不会知道这位闷骚帝王的棺椁里,除了陪葬的金银,还有十四年来攒下的、沾着粪污的竹片——每一片上,都用朱砂写着一个贪官的名字。而他用一生演的这场戏,最终成了大唐王朝最暗黑也最辉煌的谢幕。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