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398章 烽火朝堂:汉顺帝与虞诩的生死棋局

永建元年的洛阳城,春寒料峭。刘保站在未央宫的城墙上,望着城外流民如蚁,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个刚从宦官手里夺回皇权的年轻皇帝,此刻满心都是焦土——西羌又反了,并州刺史的求援信雪片般飞来,而朝堂上的大臣们,还在为鸡毛蒜皮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陛下,虞诩求见。"小黄门的通报让刘保精神一振。他想起三年前那个在廷尉府据理力争的身影——当时十常侍诬陷他谋反,是虞诩顶着压力上书:"陛下若杀忠臣,恐寒天下人之心!"此刻殿外传来脚步声,只见一个身材清瘦的官员疾步而入,眼神里的锋芒比腰间的宝剑还锐利。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打通漕运!"虞诩展开羊皮地图,手指点在渭水河道,"西羌断我粮道,但若能疏浚河道,粮草十日可抵汉阳!"刘保盯着他袖口的补丁,突然想起父亲汉安帝在位时,虞诩被贬去朝歌当县令,愣是把一群盗贼驯成了平叛的勇士。"可朝中大臣都说漕运劳民伤财......"他话音未落,虞诩已扑通跪地:"陛下难道要看着将士们饿死在前线?"

朝堂上炸开了锅。太尉李合拍着桌子反对:"虞诩这是想折腾百姓!"中常侍张防在皇帝耳边吹风:"此人锋芒太露,恐有不臣之心。"刘保捏着奏章的手微微发抖,想起登基以来处处受宦官掣肘的憋屈。深夜,他把虞诩召进密室,烛火下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晃成一团:"先生可有破局之策?"

虞诩的回答让刘保瞳孔骤缩。他不仅要修漕运,还要在边境屯田,训练羌人组成"义从兵"。"用羌人制羌人?"刘保倒吸一口凉气。虞诩却笑了:"陛下可知当年赵充国?臣愿效先贤!"窗外惊雷炸响,照亮他眼底跳动的火苗,让刘保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乱世需用非常之人。"

漕运工程启动那天,洛阳百姓挤在河岸围观。虞诩光着脚站在泥水里,指挥民夫打桩。有人偷偷议论:"这官儿怕是疯了",却见他抓起一碗浊酒一饮而尽:"今日辛苦,是为了明日安宁!"三个月后,第一艘运粮船抵达汉阳,守将抱着发霉的军粮号啕大哭——他们已经啃了半个月树皮。

但阻力如影随形。张防勾结外戚梁商,弹劾虞诩"滥用民力"。刘保看着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章,突然把玉杯摔得粉碎:"传朕旨意,虞诩升任尚书仆射!"这句话惊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却不知皇帝前夜收到的密报里,写着张防私吞军饷的铁证。

虞诩没让刘保失望。他改革吏制,裁撤冗余官员;推行"平粜法",稳定粮价;甚至发明了一种叫"神臂弓"的武器,打得羌人闻风丧胆。某次庆功宴上,刘保拉着他的手感慨:"先生真乃朕之管仲!"虞诩却正色道:"陛下错了,臣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

永和元年,虞诩弹劾中常侍张防的奏章终于有了结果。当张防被押赴廷尉府时,整个洛阳城都沸腾了。百姓们举着写有"虞青天"的布条,在宫门外高呼万岁。刘保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个曾在自己最落魄时力挺的大臣,突然想起父亲的遗诏:"得贤臣者昌"。

但虞诩的结局并不圆满。他因直言敢谏,多次触怒权贵。当他请求告老还乡时,刘保红着眼眶挽留:"先生走了,朕该信谁?"虞诩却笑着摇头:"陛下已经长大了。"离京那日,百姓们自发组成长队送行,他的马车扬起的尘土里,藏着一个王朝中兴的短暂希望。

多年后,刘保在病榻上还念叨着虞诩的名字。他或许不记得自己颁布过多少诏书,但永远记得那个在烽火朝堂上,用脊梁撑起东汉危局的身影。而史书里"虞诩善谋"四个字的背后,是无数个与皇帝密谈的深夜,是刀光剑影里的生死博弈,更是一个君臣相知相惜的传奇。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