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379章 南越宫殇:樛太后出轨引发的古国覆灭记

第一章 番禺城里的汉家女

汉武帝建元四年的番禺城(今广州)暑气蒸腾,樛氏盯着铜镜里的汉服曲裾,领口的茱萸纹刺得她眼睛疼。三年前,她还是长安的舞姬,被汉使安国少季当作“礼物”送给南越王赵婴齐,如今却成了这蛮荒之地的王后。

“王后,王上请您去偏殿。”侍女阿月的越语带着口音。樛氏抚了抚鬓边的金箔花——那是安国少季偷偷给她的,上面刻着长安的朱雀纹。

赵婴齐斜倚在竹榻上,把玩着汉廷赐的玉璋:“汉使说,天子想让我们南越内属,你怎么看?”

樛氏跪下时,广袖扫过案上的越式铜鼎,发出刺耳的声响。“王上,”她故意让声音带上长安腔,“长安的繁华,您是见过的。内属了,我们就能用上汉地的铁器、丝绸……”

“够了!”赵婴齐摔了玉璋,“南越自立百年,岂能向汉称臣?你别忘了,你现在是南越王后!”

樛氏低头,指尖掐进掌心。她想起安国少季临走前的密语:“樛姬,记住你的使命——让南越归附,否则你家人在长安……” 窗外传来越族长老的铜鼓声,那是在祭祀他们的“雒越神”,樛氏突然觉得,这金碧辉煌的王宫,像个困住她的竹笼。

第二章 汉使私会的宫墙恨

元鼎四年,赵婴齐病逝,樛氏的儿子赵兴继位,她成了南越太后。汉廷派安国少季再次出使,名义上是册封,实则密会樛氏。

“少季,”月夜里,樛氏躲在荔枝林里,抓住他的衣袖,“越族长老们都盯着我,说我是‘汉家妖后’!”

安国少季推开她,眼里闪着精光:“太后别忘了,你答应过天子,要促成内属。赵兴年幼,越相吕嘉手握兵权,你得想办法除掉他!”

樛氏看着他腰间的汉式佩剑,想起当年在长安,他曾说要娶她。“除掉吕嘉?”她苦笑,“他是越族大姓,连赵婴齐都让他三分。”

“那就设宴!”安国少季凑近她,气息喷在她耳边,“太后以汉使名义设宴,我带人埋伏,杀了吕嘉,南越就是你的了……”

樛氏的心跳得飞快,不知是因为恐惧还是别的。她想起赵婴齐临死前的眼神——那眼神里,有对她汉女身份的猜忌,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少季,这样做……对得起王上吗?”

“王上?”安国少季冷笑,“他不过是你完成使命的棋子。” 他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胸口,“樛儿,等南越内属,我带你回长安,做我的夫人。”

樛氏闭上眼,任由他吻下来。荔枝树的影子落在两人身上,像一幅扭曲的画。她没看见,不远处的假山后,越相吕嘉正捏碎了手里的青铜锥。

第三章 鸿门宴上的刀光寒

宴会设在南越王宫的章台殿,樛氏穿着汉廷送来的“云纹锦”,看着吕嘉带着甲士入席。安国少季坐在主位,手按在剑柄上,给她使了个眼色。

“越相,”樛氏举起玉杯,“这是汉地的葡萄酒,尝尝?”

吕嘉接过酒杯,却不喝,只是盯着她的袖口:“太后穿汉服、说汉话,倒忘了南越的规矩了?按祖制,王后需戴‘雒越神面’。”

安国少季猛地站起来:“越相放肆!太后是汉家女子,岂能用你们的蛮夷规矩!”

殿外突然传来铜鼓声,吕嘉的亲兵们涌了进来。樛氏看着安国少季惊慌的脸,突然想起赵婴齐教她的越语民谣:“竹笼里的鸟,想飞却断了翅。”

“太后,”吕嘉拔出腰间的铜刀,刀光映着她煞白的脸,“你勾结汉使,意图出卖南越,当斩!”

安国少季想拔剑,却被甲士按住。樛氏看着吕嘉眼中的怒火,突然笑了:“吕嘉,你以为我想做这南越太后吗?从长安到番禺,我像个棋子被摆来摆去……”

“住口!”吕嘉一刀劈向案几,葡萄洒了樛氏一身,“南越的土地,绝不能落入汉人之手!”

混乱中,樛氏看见安国少季被拖出殿外,他回头看她的眼神,不再是温情,而是怨毒。她瘫坐在地上,看着越族士兵们高喊“杀汉妖后”,突然觉得解脱——这该死的“间谍”身份,终于要结束了。

第四章 楼船将军的灭国战

吕嘉杀了樛氏和赵兴,立赵婴齐的另一个儿子赵建德为王。汉武帝得知消息后,拍案而起:“好个吕嘉!竟敢杀我汉使、害我太后!”

楼船将军杨仆奉命出征,战船从豫章郡顺流而下。他看着地图上的番禺城,对副将说:“樛太后虽死,但她送出来的南越布防图还在。告诉士兵们,拿下番禺,城里的珍宝任取!”

汉军分水陆两路进攻,南越军在珠江口布下的“铁索阵”,被杨仆用樛氏标记的“暗礁区”绕了过去。当楼船舰队抵达番禺城下时,杨仆指着城头的越式图腾:“当年樛太后说,番禺城北的‘马鞍岗’是风水要害,给我猛攻!”

城破那天,吕嘉带着赵建德逃往海边,却被伏波将军路博德的骑兵追上。吕嘉被擒时,还在骂:“樛氏那个妖妇!若不是她出卖布防,汉军怎会这么快破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仆踹了他一脚:“妖妇?她至少知道天下该一统!” 他走进南越王宫,看着樛氏居住的“长乐宫”(汉式命名),桌上还放着半幅未绣完的汉地山水,绣线已经发黑。

第五章 未央宫阙的遗恨长

汉军平定南越后,汉武帝在未央宫设宴庆功。杨仆呈上樛氏的遗物——那幅汉地山水绣和一封血书。血书上用汉隶写着:“妾本长安女,误落南越宫。愿以一身血,换得九州同。”

“好一个‘换得九州同’!”汉武帝将血书传给众臣,“可惜啊,樛太后未能完成使命。”

主父偃在一旁嘀咕:“陛下,樛太后私通汉使,终究是失了妇德……”

“妇德?”汉武帝瞪着他,“在朕眼里,她是促成南越内属的功臣!传朕旨意,追封樛氏为‘贞烈夫人’,厚葬于番禺城郊。”

多年后,司马迁写《史记》时,对着南越列传叹气:“世人皆谓樛太后因私通亡南越,殊不知她是汉廷安插的棋子。从长安舞姬到南越太后,她的一生,就是场身不由己的谍战。”

考古学家在广州发掘南越王墓时,发现了一枚刻着“樛”字的汉式玉印,旁边还有块越式“铜鼓形”玉佩,两者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像在诉说那个昙花一现的岭南古国,如何因一个女人的双重身份而覆灭,又如何在历史的尘埃里,留下关于“统一”与“背叛”的永恒谜题。

第六章 珠江潮起的古今叹

今日的广州博物馆里,樛氏的那幅汉地山水绣被修复一新,绣线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常有参观者盯着绣品上的“未央宫”纹样发呆——那是樛氏凭记忆绣的,却在角落多绣了朵南越的木棉花。

“妈妈,这个汉朝阿姨为什么要绣南越的花?”小女孩指着绣品问。

妈妈蹲下来,轻声说:“因为她心里装着两个家啊。”

博物馆的讲解员听到这话,想起史料里的记载:樛氏死后,南越百姓曾在珠江边为她立过一座“汉越夫人庙”,庙里供着她的汉式衣冠和越式铜鼓。这或许是她最意想不到的结局——那个被双方都视为“叛徒”的女人,最终成了汉越文化交融的象征。

珠江的潮水涨了又落,两千年前的番禺城早已化作繁华都市。但每当夕阳照在博物馆的玻璃幕墙上时,总会有人想起那个叫樛氏的汉家女子:她是汉武帝手中的间谍,是南越百姓眼中的“汉妖后”,更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普通女人。她的“出轨”背后,是两种文明的碰撞,是个人命运的无奈,更是一个古国覆灭的导火索。

昙花一现的南越国,终究成了大汉版图的一部分。而樛太后的故事,就像珠江水面的涟漪,虽已散去,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圈关于背叛、使命与文明交融的永恒波纹。当后世的我们谈论起岭南开发史时,总会想起这个充满争议的女人——她用一生的悲剧,换来了南越内属的开端,也为自己在历史的天平上,留下了一枚沉重的砝码。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