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184章 鼎中春秋

嘻哈史诗看古今 第184章 鼎中春秋

作者:111永恒的不死鸟1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04:49: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阿稷,把那捆柏枝再理理,可别乱了。"

老祝史佝偻着背,看着小徒弟笨手笨脚摆弄祭品。宗庙的晨雾还没散,青铜鼎上凝着的露水顺着饕餮纹往下淌,在青砖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这是稷儿来宗庙当差的第三年。记得头回跟着师父进殿,他被那尊三人高的后母戊鼎吓得腿软——鼎耳上铸的猛虎张着血盆大口,鼎腹的云雷纹像是会动。

"今日是孟春之祭,可得仔细了。"老祝史用铜勺舀起鬯酒,酒液金黄透亮,混着郁金草的香气。稷儿盯着师父布满老茧的手,看他小心翼翼地将酒浇在白茅束上。

"师父,为啥非得用白茅?"

"傻小子,这叫'藉祭'。"老祝史敲了下他脑门,"白茅干净,能承天露。当年武王克商,用的就是岐山的白茅。"

稷儿吐吐舌头,转头去搬太牢。牛、羊、猪三牲早用玄色帛裹好了,可那股血腥气还是透过布缝钻出来。他想起市集上屠夫宰牛时的模样,刀光一闪,血就咕嘟咕嘟冒。

日头升到中天时,诸侯们的车队到了。

车轮碾过青石阶,青铜车铃震得檐角铜鸟乱晃。稷儿缩在廊柱后头偷看,见楚王的车驾最威风,车辕上铸着九头凤,拉车的马鬃都染成了赤色。

"肃静——"

司礼官的长号响彻宗庙。稷儿赶紧归位,捧着玉簋的手心里全是汗。国君们鱼贯而入,冕旒撞出细碎声响,衮服上的日月星辰图案在烛光里明明灭灭。

最年轻的是燕国太子,束发的玉冠还嵌着东胡进贡的绿松石。稷儿盯着他腰间的玉佩,想起师父说过,诸侯祭祀时的佩玉规制,差一寸都不行。

"迎神——"

老祝史点燃柏枝,浓烟裹着香气直冲殿顶。稷儿看见国君们齐刷刷跪下行稽首礼,额头几乎贴到地砖。他偷瞄了眼楚王,见那人身子绷得笔直,冕旒却微微发抖。

酒醴三献时出了岔子。

齐国使臣捧着牺尊敬酒,手抖得厉害。稷儿听见旁边的小宫正嘀咕:"听说齐侯病重,怕是..."话音未落,牺尊里的酒液晃出来,洒在玉磬上。

"当啷——"

磬声惊得梁间燕子扑棱棱乱飞。稷儿看见老祝史脸色煞白,赶紧捧着匜盘上前,装作给使臣擦手,实则悄悄塞了块鹿皮帕子——这是师父教的应急法子,免得酒渍污了祭器。

祭到第七节,该奏《大濩》乐了。

三十六名舞者头戴兽面纹青铜胄,手持干戚入场。鼓点如雷,稷儿数着节拍——这是商汤伐桀的战舞,每一步都得踩在鼓点上。领舞的武人挥戈太猛,胄上的雉羽扫过烛火,燎起一小簇黑烟。

"小心!"

稷儿差点喊出声。好在那武人眼疾手快,用戈柄敲灭了火苗。老祝史抹了把汗,低声骂道:"这群粗坯,宗庙可不是演武场!"

送神时,稷儿跟着师父将未焚尽的祭肉分给诸侯。这叫"胙肉",得带回去供在自家宗庙。他注意到鲁国大夫接过肉时,偷偷在袖中塞了块玉珏——这是求祝史在祝祷时美言的规矩。

月上中天,宗庙终于静下来。

稷儿蹲在井边洗簋,铜器映着月光泛着冷白。老祝史摸出个油纸包,里头是半块冷硬的祭饼:"吃吧,祭过天地的,管饱。"

"师父,为啥祭肉不能过夜?"

"这叫'不宿胙'。"老祝史咬了口饼,"肉放久了腐坏,就像人心生了邪念。当年周公制礼..."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远处传来更夫打更声,梆——梆——

稷儿望着宗庙飞檐上的镇兽,突然觉得那些狰狞的面孔也没那么可怕了。夜风卷起柏枝灰烬,混着残余的酒香,在月光里飘成条朦胧的河。

三年后,稷儿成了主祭祝史。

当他第一次执铜勺浇鬯酒时,手心里还留着师父敲打的疼。白茅束承住酒液的刹那,他忽然明白那些繁琐规矩里藏着的魂——那是周人传了八百年的敬畏,是把日月星辰、祖宗神灵都装进青铜鼎里的痴念。

再后来,诸侯们渐渐不来了。

稷儿守着空荡荡的宗庙,给斑驳的鼎纹刷漆。有商旅路过说,秦国的铁骑踏碎了洛阳的编钟。他摸着后母戊鼎上新生的铜绿,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礼崩乐坏时,总得有人守着这鼎里的春秋。"

某个雪夜,稷儿梦见诸侯们又回来了。楚王的九头凤车辕上挂着冰凌,燕国太子的绿松石玉佩叮当作响。他们在雪中起舞,干戚划破月光,落进青铜鼎里,化作永不熄灭的星光。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