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站在太极殿前,望著飞檐上斑驳的铜铃。暮春的风卷著柳絮掠过丹墀,他腰间的鱼符在衣袍下微微发烫。三日前边疆急报,北庭都护府查获三百车西域香料,暗格中藏著大月氏金幣——那是齐王私通敌国的铁证。
“摄政王今日气色不佳。“帘后传来玉扳指叩击檀木的声响。叶寒秋素白裙裾扫过鎏金香炉,麝香混著龙涎香扑面而来。她广袖下露出半截羊脂玉鐲,正是三年前苏牧平叛归来所赠。
“臣启稟太后,北庭送来的...“
“哀家说的是昨夜之事。“叶寒秋突然截断他的话,丹凤眼在纱帘后若隱若现,“听说摄政王在平康坊待到子时,与玉衡书院山长密谈?“
苏牧垂眸看著青砖缝里的蚂蚁:“郭敬之的帐册里记著齐王二十年的进项,臣需要確凿证据。“
“证据?“叶寒秋轻笑,玉釵上的东珠微微颤动,“哀家倒是听说,平康坊新来的胡姬善弹《胡笳十八拍,摄政王可是知音?“
殿外突然传来宦官唱名声:“齐王爷覲见——“
苏牧退后半步,与叶寒秋保持三尺距离。齐王萧承煜阔步而入,腰间横刀在阳光下映出冷光。他扫过苏牧,將一卷文书呈给太后:“臣弟今日收到弹劾,说北庭都护府滥用职权,无故扣押西域商队。“
叶寒秋接过文书,指尖在“苏牧“二字上轻轻摩挲:“摄政王对此事有何看法?“
“臣已命大理寺彻查。“苏牧的目光锁在齐王腰间的羊脂玉佩上,“不过据臣所知,齐王名下的通远鏢局每月往西域运送三百车货物,不知...“
“摄政王说笑了。“齐王突然抽出横刀,刀锋直指苏牧咽喉,“通远鏢局专营瓷器丝绸,难道也犯法?“
叶寒秋的玉扳指“咔“地断裂。苏牧纹丝不动,鱼符在胸口灼烧。太极殿外传来甲冑摩擦声,八百羽林军已將宫殿合围。
“齐王这是要清君侧?“苏牧的声音像浸了冰的丝帛,“还是说,大月氏的金幣比王法更重要?“
齐王的刀身突然颤抖。殿外传来幼帝清亮的嗓音:“皇叔为何动刀?“萧承启身著青衫,腰间悬著苏牧送的象牙算筹,“儿臣今日算出,西域商队的关税比去年少了三成。“
叶寒秋的瞳孔骤然收缩。齐王收刀入鞘,皮笑肉不笑:“皇上天资聪颖,臣弟佩服。“
待齐王离去,叶寒秋遣退宦官。苏牧正要开口,却见她突然解开裙带,素纱襦裙如晨雾般滑落。她背对著他,月光在蝴蝶骨上流淌,左肩胛骨处的硃砂痣像一滴凝固的血。
“这是臣妾十五岁那年,你在驪山射猎时留下的箭伤。“叶寒秋的声音带著水汽,“你说'此箭为证,他日必护你周全'。“
苏牧喉结滚动,想起那个暴雨夜。她被叛军围困在城楼,他单骑破阵,箭雨穿透她的衣衫。此刻殿內烛火摇曳,他能清楚看见她后颈新添的抓痕——那是三日前他失控留下的印记。
“寒秋...“
“嘘——“叶寒秋转身,指尖抵住他的唇。她的指甲染著凤仙汁,在他唇角留下淡红印记,“明日早朝,哀家会当眾支持彻查通远鏢局。“
苏牧抓住她的手腕:“你可知此举会引火烧身?“
“哀家当然知道。“叶寒秋贴近他,鬢边的茉莉蹭过他的鼻尖,“但哀家更知道,若让齐王得逞,你我都活不过中秋。“
她突然咬住他的耳垂,齿间传来咸涩的血味。苏牧反手扣住她的腰,將她抵在朱漆廊柱上。她的髮簪滑落,三千青丝散落肩头,像极了那年他在梅林初见她时的模样。
“明日卯时三刻。“叶寒秋在他颈间低语,“臣妾会让玉案上的《贞观政要翻到第三卷。“
苏牧猛地推开她,踉蹌后退半步。叶寒秋拾起髮簪,对著铜镜重新綰髮,仿佛刚才的亲密从未发生。苏牧弯腰捡起她遗落的玉佩,发现內侧刻著一行小字:“永徽七年,驪山行宫“。
“臣告退。“苏牧抱拳时,袖口擦过她的手背。殿外月色如水,他的身影在迴廊里拉得很长,像是一柄出鞘的剑。卯时三刻,金鑾殿的铜漏滴答作响。苏牧看著玉案上摊开的《贞观政要,第三卷泛黄的纸页上,“用人“二字被硃砂圈出。他指尖轻触,发现“人“字的最后一捺微微发皱——这是叶寒秋约定的暗號。
“启稟摄政王,通远鏢局的货物清单送到。“大理寺少卿魏徵將帐册呈过,眼神在烛火下忽明忽暗。苏牧翻开帐册,三月初七那页记载著“瓷器三百件,运往碎叶城“,但“瓷器“二字的墨跡明显重描过。
“魏大人可知道,碎叶城去年就被大食国攻占了?“苏牧的指尖划过“碎叶城“三字,帐册上残留的檀香味让他想起叶寒秋的妆匣。魏徵额角渗出冷汗:“卑职...卑职这就去查...“
“不必了。“苏牧合上帐册,“把通远鏢局的东家押到天牢,严加审讯。“他起身时,朝班中齐王的空位望去,九旒冕冠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太极殿外突然传来喧譁。八名羽林军押著个戴枷的老者闯入,正是通远鏢局总鏢头。老者看见苏牧,突然喷出一口黑血,倒地身亡。魏徵惊呼:“这是...鹤顶红!“
苏牧蹲下查看,发现老者右手拇指內侧有月牙形刺青——正是暗夜族的標记。他抬头时,看见叶寒秋在帘后微微頷首,广袖下露出半截羊脂玉鐲。
退朝后,苏牧绕道椒房殿。宫女引他穿过牡丹园,月光在太湖石上投下斑驳树影。叶寒秋倚在贵妃榻上,正在看一本《大月国志,书页间夹著半片枫叶。
“三百车香料里,藏著十万两黄金。“苏牧將帐册放在檀木桌上,“齐王要拿这些钱买突厥的铁骑兵。“
叶寒秋放下书卷,指尖划过“黄金“二字:“突厥可汗新丧,王子们正在爭夺汗位。齐王是想...“
“扶持阿史那贺鲁。“苏牧接过话头,“若让贺鲁登上汗位,突厥铁骑三个月就能打到长安城下。“
殿內突然响起瓷器碎裂声。叶寒秋的茶盏摔在青砖上,茶汤浸透了《大月国志的书页。苏牧弯腰收拾碎片,发现其中一片刻著“永徽七年,驪山“。
“这是...“
“当年你送我的定情信物。“叶寒秋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你说等平定叛乱,就带我去驪山看烽火戏诸侯的遗址。“
苏牧想起那个暴雨夜,她被叛军刺伤,他抱著她突围时,玉鐲碎成十二片。此刻她腕上的羊脂玉鐲,是他用当年的碎片重新熔铸的。
“寒秋,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苏牧抽出手,“二十年前的驪山之变,父皇就是因为轻信了...“
“所以你现在连我也不信?“叶寒秋突然站起,裙裾扫落案上的《大月国志。苏牧瞥见书页间夹著张泛黄的纸,正是当年齐王与突厥可汗的密约。
“你早就知道齐王通敌?“苏牧的声音发颤。叶寒秋冷笑:“我不仅知道,还知道他私铸的大月氏金幣,此刻正在平康坊的地下钱庄。“
苏牧猛地推开殿门。夜风卷著桂香袭来,他看见檐角铜铃无风自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叶寒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戌时三刻,平康坊八號当铺。“
当苏牧带著飞虎军衝进当铺时,地下密室里只剩下满地的金幣。他捡起一枚,发现幣面的月桂纹与叶寒秋的胭脂盒如出一辙。墙角有半片烧焦的信笺,残字写著“永徽七年...血祭...“
“侯爷,东市起火!“斥候的声音带著惊恐。苏牧登上城楼,看见冲天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火光中,他看见叶寒秋的鸞驾正向城外疾驰。
“追!“苏牧翻身上马,鱼符在胸口灼烧。他们追至灞桥时,鸞驾突然停住。叶寒秋身著素纱襦裙,独自站在桥头,月光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苏牧,你终於来了。“她转身时,玉釵上的东珠滚落尘埃,“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苏牧勒住马韁,看见她手中握著柄黄金匕首,刀刃上刻著大月氏的图腾。叶寒秋突然將匕首刺入心口,鲜血染红了素纱。
“寒秋!“苏牧衝过去接住她。叶寒秋颤抖著从怀中掏出半块虎符:“去...去驪山行宫...密道...“
苏牧握紧虎符,发现与自己的鱼符严丝合缝。他抬头时,看见驪山方向腾起青色狼烟——正是当年他们约定的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