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407章 南凉张掖王秃发保周:亡国王子的复国梦与史诗级翻车现场

序幕:南凉王朝2.0版

公元439年六月,河西走廊的太阳晒得石头都能煎蛋。张掖城头,一位中年鲜卑汉子,秃发保周同志,正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发表“就职演说”。他刚刚给自己戴上了一项新鲜出炉、热乎的“凉王”高帽,宣布复辟他老爹秃发傉檀的南凉王朝2.0版(史称“后南凉”,听起来就像个山寨品牌)。

为啥选这个时候?因为当时的“大BOSS”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正带着大部队在隔壁北凉(都城姑臧,今武威)搞“拆迁”(灭国之战),家里看门的没剩几个。更妙的是,北边的邻居柔然(专业搅局户)也趁机南下,准备在北魏后院放把火。保周一拍大腿:“天赐良机啊!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感觉就像老板出差,同事请假,他终于可以偷偷用公司打印机印自己的创业计划书了!

城下,秃发部、乙弗部、乞伏部等鲜卑老铁们摇旗呐喊,场面一度十分热血。保周深吸一口充满沙尘的空气,仿佛闻到了二十五年前老爹在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创业时的味道——那是一种混合着青草、汗水和……嗯……后来被毒酒浇灭的梦想的气息。

他心里默念:“二十五年了,秃发家的KPI(血债),该结算了!”

历史这出大戏,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即将上演一场亲兄弟“分道扬镳,各自精彩(或扑街)”的大型真人秀。

第一幕:那碗改变命运的毒酒——秃发家的“童年阴影”套餐

故事得倒带回到那个改变秃发家族命运的“鸿门宴Plus”。公元414年,南凉国都乐都(今青海乐都)被西秦的“霸道总裁”乞伏炽磐攻破。末代凉王秃发傉檀,带着太子秃发虎台、小儿子秃发保周等一大家子,举了白旗,投了降。

乞伏炽磐表面笑嘻嘻:“来来来,老秃(傉檀),喝一杯,压压惊,以后跟我混,包你吃香喝辣!” 背地里MMP:“这老小子威望太高,留着是祸害!” 于是,一杯加料的美酒(大概率是古代流行毒药“鸩酒”VIP版)送到了傉檀面前。

“傉檀饮酒,中毒而亡。”——《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老爹痛苦倒地,眼睛瞪得像铜铃,嘴角可能还挂着可疑的泡沫。而当时大概只有十三岁的保周小朋友,很可能正躲在某个柱子后面或者帘子缝里偷看。这画面,绝对比任何恐怖片都刻骨铭心,堪称“童年阴影MAX Pro”。更狗血的是,他的亲姐姐,转头就被仇人乞伏炽磐纳为了皇后!这剧情,连最敢编的编剧都要直呼内行。家族的血海深仇混合着顶级屈辱,像一颗愤怒的种子,在少年保周心里疯狂生根发芽,就等着哪天破土而出,长成一片复仇的森林。

九年后的一个风雪夜(公元423年),成了这颗种子第一次“抽条”的机会。保周搀着他哥虎台,在姑臧城(北凉都城)的小巷子里玩命狂奔,后面追兵的火把晃得人眼晕。他们精心策划的“姐夫清除计划”——利用皇后姐姐毒杀乞伏炽磐——彻底败露了!万万没想到,亲姐姐反手就是一个举报,成了“大义灭亲”的“典范”。眼看追兵逼近,虎台一把推开保周,上演了悲情男主经典台词:“走!秃发家总得留个种儿!(别让咱家户口本绝了!)” 然后拔刀转身,在雪地里开出了一朵凄艳的“血莲花”。

那一夜,保周带着另一个弟弟秃发破羌(这名字听着就很有战斗力)等亲戚,像一群被猎人追撵的兔子,仓皇逃向北凉。河西走廊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保周一边跑,一边把后槽牙咬得咯吱响:“秃发家的血,不能白流!这仇,迟早得报!” 感觉他跑步的姿势都自带BGM,悲壮中带着点中二。

第二幕:姓“源”还是姓“秃”?这是个问题——北魏职场初体验

历经千辛万苦(可能还迷了几回路),秃发兄弟终于摸到了北魏的地盘。命运女神此刻露出了神秘的微笑。当时的北魏老板明元帝拓跋嗣一听:“哟,秃发家的?来来来,快请进!” 为啥这么热情?原来,北魏皇族拓跋氏和河西秃发部,五百年前真是一家!都是鲜卑拓跋部散落在外的“远房亲戚”。拓跋嗣大手一挥:“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魏书·源贺传》。翻译成人话:“老弟啊,咱五百年前一个锅里吃饭的,后来走散了姓不一样了,现在认祖归宗,你就跟我姓‘源’吧!” 还附赠“源”姓大礼包,寓意“同源共流”,听起来倍儿有面子。

弟弟秃发破羌,哦不,现在该叫源贺了,欣然接受。这名字一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小伙子人精神,脑子活,打仗勇猛,很快在北魏的“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堪称“跳槽达人,职场新星”。

可哥哥秃发保周呢?每次在文件上签下“源保周”三个字,他都觉得浑身不得劲,像穿了件不合身的名牌西装,哪哪儿都别扭。夜深人静时,他总会偷偷拿出老爹留下的那把佩刀,摸着刀柄上那个被岁月磨得锃亮的秃发部狼头图腾。那冰冷的触感提醒着他:我是秃发傉檀的儿子,我的根在河西草原,不在平城(北魏都城)的朝堂。弟弟在“新公司”如鱼得水,哥哥却像个水土不服的“空降高管”,心里总惦记着“老家”的那点“祖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三幕:张掖“创业”——凉王速成班开课啦!(仅限十个月)

时间快进到公元439年。北魏现任CEO拓跋焘是个狠人,亲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凉,准备把最后一个割据西北的“钉子户”北凉给拔了。大军过处,烟尘蔽日。在张掖“看仓库”(被封为张掖王,负责安抚当地鲜卑各部)的保周,看着老板带着主力倾巢而出,家里就剩几个保安(兵力空虚),再一打听,老冤家柔然又在北边搞事情(大举入寇),他那个沉寂了二十多年的“创业心”瞬间死灰复燃,而且燃成了熊熊烈火!

“天时!地利!人和!(虽然人和可能有点勉强)” 保周激动地搓手手,“此时不干,更待何时?老爹老哥在天之灵看着呢!” 于是,就在拓跋焘在姑臧城下热火朝天搞“拆迁”的时候,公元439年六月十二日,保周在张掖城头,把那面尘封已久的秃发部苍狼旗“唰”地一下升起来了!他清了清嗓子,对着下面懵逼的群众和闻讯赶来的鲜卑各部代表,郑重宣布:“我,秃发保周,今天起,就是‘凉王’啦!南凉,原地复活!2.0加强版!”(史称“后南凉”,听起来像手游新服开张)。

“保周屯于张掖叛,自称凉王。”——《十六国春秋辑补》

你还别说,北魏这些年对河西的统治,也不是人人都满意。那些觉得被压迫、被忽视的鲜卑部落(什么秃发本部、乙弗部、乞伏部等),一看“老东家”的后人竖旗了,呼啦啦都跑来“入股”了。短短一个多月,保周同志竟然拉起了数万人的“创业团队”!张掖周边郡县纷纷“响应风投”,他的“凉王”地盘初具规模。他还很有“国际视野”,派人联络北边的“友商”柔然,打算来个南北夹击,让北魏“顾头不顾腚”。保周坐在临时王座上,看着地图上被自己点亮的区域,心里那叫一个美:老爹,您瞅瞅,儿子出息了!

第四幕:老板回来了!创业凉王的“破产清算”倒计时

保周在张掖搞得风风火火,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北魏朝廷。当时留守平城的重臣崔浩(顶级谋士,人送外号“北魏诸葛亮PLUS”)拿着战报,看着地图,嘴角露出一丝高深莫测(可能还带点不屑)的微笑:“跳梁小丑尔!等陛下腾出手来…” 言下之意:小子,别嘚瑟,等我们大老板出差回来,分分钟收拾你!

果然,公元440年四月,刚刚在北凉“拆迁”完毕、把北凉末代君主沮渠牧犍打包带回平城的太武帝拓跋焘,连庆功酒都没喝利索,就大手一挥:“永昌王拓跋健,你去!给朕把张掖那个‘凉王体验卡’过期的家伙处理了!” 北魏精锐铁骑,像一片复仇的黑云,杀气腾腾地扑向河西。

七月,决战在番禾县(今甘肃永昌)上演。拓跋健可不是吃素的,北魏铁骑更是冷兵器时代的“坦克集群”。保周拉起来的“创业团队”,虽然人多,但成分复杂(各怀心思的部落联军),训练和装备都差了一大截。更要命的是,这些当初喊着“跟保周王干!”的鲜卑部落一看北魏正规军真来了,而且杀气腾腾,立刻上演了“塑料兄弟情”的经典戏码:阵前倒戈、作鸟兽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魏军摧枯拉朽,保周兵败如山倒,一路败退。最后,他和他的残部被死死围困在焉支山(山丹胭脂山,盛产美女和……呃……败军之将?)下。环顾四周,曾经旌旗招展,如今只剩寥寥几个灰头土脸的亲兵。保周看着他们,再看看远处魏军森严的阵势,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里满是苍凉:“哈哈哈!当年父王被毒杀的时候,秃发家就该绝了!我这是……回光返照啊!” 这笑声,比哭还难听。

公元440年七月二十七日,穷途末路。秃发保周最后一次抚摸那把陪伴他半生、刻着狼头图腾的佩刀,刀身映出他疲惫而决绝的脸。然后,寒光一闪……这位“后南凉”的凉王,结束了他仅仅十个月的“创业”生涯。他的头颅,被快马加鞭送往北魏都城平城,成了拓跋焘战利品陈列室(如果有的话)里的一件新藏品。

讽刺的是,就在保周的头颅在驿道上“旅行”的时候,他的亲弟弟源贺,正在平城庄严的太武殿里,恭敬地从太武帝手中接过象征最高军事荣誉之一的“太尉”印绶。一个头颅北上,一颗官印在手。命运在这一刻,完成了它残酷而精准的对称:二十五年前,乞伏炽磐一杯毒酒终结了秃发傉檀;二十五年后,拓跋焘的大军剿灭了秃发保周。而源贺,跪在皇帝面前,或许流下了复杂的泪水——为兄长的死?为家族的又一次劫难?还是为……秃发家终于在北魏朝廷扎下了根?

第五幕:戈壁滩上的“命运双生花”——打工人与创业狗的悲喜剧

把秃发保周和源贺这对亲兄弟的人生简历摆在一起,简直是“同人不同命”的教科书级案例。

场景一:秃发保周“凉王”速成(与速朽)时间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元414年(约13岁): 现场围观老爹秃发傉檀被西秦老板毒杀,获得“童年阴影终身VIP”。职业规划从此被仇恨带歪。

公元423年(约22岁): 亲哥虎台刺杀仇人失败被杀,开启“荒野大逃亡”副本,从西秦跑到北凉,再到北魏。流亡达人 1。

公元439年(约38岁): 抓住老板出差、对手搅局的天赐良机,在张掖激情“创业”,自封“凉王”(后南凉)。人生高光(且短暂)时刻。

公元440年(约39岁):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被北魏“破产清算”,在焉支山下挥刀自刎,凉王体验卡到期。卒。

场景二:源贺(秃发破羌)“北魏打工人”升职记

公元423年后: 随兄保周投奔北魏。果断接受老板赐姓“源”,成功融入“企业文化”。职场第一步:站队正确!

公元439年: 跟随大老板拓跋焘出征,参与灭北凉“重大项目”,立下战功,成功“封侯”。成为公司骨干。

公元440年: 亲哥保周“创业”失败自杀。源贺同志强忍悲痛(或许),继续效忠。因忠诚可靠(且能力突出),获得老板信任。

公元452年: 参与平定权臣宗爱之乱(宫廷政变高风险项目),立下拥立新君(文成帝)的“定策之功”,职位火箭式蹿升为征北将军。核心管理层get!

公元470年左右: 登上职业生涯巅峰,官拜太尉(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成为北魏三朝(太武、景穆、文成)元老。位极人臣。

公元479年: 善终。获得最高哀荣——陪葬于皇家陵园(金陵)。子孙(源师、源彪等)继续在北魏-隋唐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成功转型为中原顶级士族。家族长盛不衰计划√。

这对鲜卑兄弟,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个向左(保周:老子要单干!复国!),一个向右(源贺:老板英明!我跟定你了!),从此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终点站。

源贺彻底把自己改造成了“北魏人”,他的子孙更是完全汉化,在隋唐的朝堂上谈笑风生,成了根正苗红的“关陇贵族”,源氏家族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常青花”。而保周用生命和整个家族残余势力做燃料点燃的复国梦,最终只换来河西戈壁上一缕很快被风沙掩埋的青烟,以及史书上的几行略带惋惜或批判的文字。他的“创业”,更像是一场充满悲**彩的“行为艺术”,提醒着人们旧时代部族荣光的彻底落幕。

我们忍不住开个脑洞:如果当年傉檀没喝那杯毒酒,安安稳稳当他的藩王,保周会不会成为一个治理地方、骑马打猎的快乐王子?如果虎台刺杀乞伏炽磐成功,保周会不会在西秦的地盘上真的重建南凉,续写秃发家的传奇?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键,只有河西走廊永不停歇的风,还在呜呜地吹着,像在讲述那个关于选择、代价和时代洪流不可抗拒的古老故事。

尾声:丹霞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今天,如果你去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质公园旅游,看到那些在夕阳下像打翻了调色盘一样绚烂、又红得如同凝固血液般的山岩,不妨驻足想一想。一千六百年前,就在这片土地附近,一位末代王子曾在这里点燃过一场更为炽热、更为悲壮的火焰。那火焰,照亮了他短暂的王权,也焚尽了他最后的希望。

秃发保周与源贺的故事,就像刻在河西走廊戈壁滩上的两道深深车辙:一道,倔强地、不顾一切地冲向悬崖,带着复国的执念粉身碎骨(保周线);一道,沉稳地、顺势而为地延伸向帝国的中心,最终汇入了更广阔的文明长河(源贺线)。

当我们站在张掖大佛寺那高高的阁楼上远眺,祁连山的雪峰依旧沉默不语。它见过太多王朝如走马灯般更迭,听过太多英雄豪杰的呐喊与叹息。它只是静静地矗立着,将所有的兴衰荣辱、爱恨情仇,都沉淀在万古的冰雪之下。

历史这位编剧,从不回答“如果怎样会如何”的假设题。它只在岁月的石碑上,冷冷地刻下两行判词。一行写着:“张掖王·凉王(自封)·复仇者·秃发保周——卒于创业途中。”一行刻着:“太尉·三朝元老·鲜卑汉化典范·源贺——功成名就,荫及子孙。”

而连接这两行判词之间那道深不见底的鸿沟,后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命运的选择题。保周选了A(硬刚),源贺选了B(苟住),答案不同,结局天壤之别。这大概就是历史最残酷也最迷人的地方吧?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铁骑如云压故川,孤臣立雪恨难全。

祁连月冷淬寒甲,不渡黄龙非少年。

又有词《霜天晓角》,记秃发保周绝命删丹林事:

铁骑声促,冻折祁连玉。

谁记少年冠冕?残月下、照寒鹄。

孤躅,何处宿?雪埋归陇足。

笑掷霜锋淬影,裂帛际、血书绿!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