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50章 南燕“拆迁队长”慕容昱:宿豫咸鸭蛋引发的帝国崩塌

《七绝?咏南燕济阳王慕容昱》

征尘蔽日暮云横,铁骑摧旗莒县倾。

百战竟因商羽起,残编空锁断弦声!

公元409年二月,江苏宿豫城外,尘土飞扬,大地在马蹄下颤抖。一支剽悍的鲜卑骑兵如沙暴般席卷而至,为首将领慕容昱勒马扬刀,对着紧闭的城门方向,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嗓子,内容虽无史料记载,但效果大致相当于:“开门!例行检查(战利品)!” 城头上睡眼惺忪的东晋守军揉揉眼睛,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打劫都这么理直气壮、创意十足了吗?

宿豫城门在铁蹄与刀锋的“劝说”下,很不情愿地打开了。慕容昱的部下如同逛自家后花园,瞬间涌入了这座边境小城。很快,一串串哭天抢地、被绳子绑着如同巨大“人形糖葫芦”的晋地百姓被驱赶出城,数量高达2500人。而我们的慕容将军,此刻正兴致勃勃地清点着战利品清单:“精壮男丁五百,妙龄女子两千,上好绸缎三百匹...嗯?等等,这三十大筐是什么玩意儿?”副将斛谷提赶紧凑上前,抹了把汗,谄媚地解释:“将军,此乃宿豫特产,咸香流油,下饭神器——咸鸭蛋呐!”

这位南燕宗室猛将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这趟“丰盛”的宿豫“采购之旅”,抢到的不仅是人口物资和一堆咸鸭蛋,更是不小心点燃了邻居刘裕这个超级火药桶的引信,直接给自己的国家预订了一张通往历史垃圾桶的单程票。

一、慕容家的“金牌拆迁队长”:从莒城煎饼到徐州战功

慕容昱在历史舞台的登场,完美符合十六国时期“拼爹(族)”的经典剧本——姓慕容,还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的族亲。这金光闪闪的“关系户”履历,让他在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滑县)登基称帝后,几乎没费什么劲就空降到了南燕军事集团的高管层。起点高,就是任性。

时间来到公元406年八月,山东莒城(今山东莒县)攻坚战打得正热火朝天。慕容昱骑着高头大马在阵前溜达,尘土呛得他直咳嗽,忍不住跟身边的副将吐槽:“慕容超这小子(指南燕末主慕容超),刚坐上龙椅屁股还没捂热乎呢,就把我们当‘拆迁队’使唤?瞅瞅这莒城城墙,修得比慕容钟(当时叛乱被平的宗室)的脸皮还厚实!” 话音刚落,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攻城锤正卖力地亲吻着城门。

就在这兵荒马乱、杀声震天的当口,慕容昱的“拆迁”专业素养突然爆发。他眯着眼,手指城墙上某处,大喊:“云梯组!左移三十步!对,就那儿!那几块墙砖都风化成山东煎饼了,一捅就破!” 事实证明,慕容将军的眼光毒辣。不久,东晋徐州刺史段宏就灰头土脸地从某个不体面的“狗洞”里钻出来,头也不回地奔向北魏寻求政治避难去了。尘埃落定,慕容昱一屁股坐在刚攻下的城头垛口上,掏出怀里揣着的青州特产——煎饼卷大葱,美滋滋地啃了起来。嗯,胜利的味道,就着大葱,格外香!

此役堪称慕容昱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KPI(业绩清单)亮瞎眼。

战略要地到手: 成功拿下鲁南咽喉莒城,像一把大钳子,咔嚓一声剪断了东晋北上的重要通道。

后勤大丰收: 缴获粮草堆积如山,足足十万石!够南燕君臣开三年“煎饼卷大葱”主题派对还有富余。

意外文化收获: 在某个被遗弃的官署里,还扒拉出一本《齐民要术》的手抄残卷。后来这本农业宝典成了慕容昱的睡前催眠读物(也可能是研究怎么种更多大葱?)。

捷报传到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龙椅上的慕容超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顺手就把手里把玩的一只精美琉璃杯给捏碎了(内心OS:这杯子质量不行啊!)。他大手一挥,兴奋地嚷嚷:“封!必须重赏慕容昱!加封他为济阳王...呃?等等!”旁边宦官赶紧小声提醒:“陛下,济阳王的‘编制’,您好像前阵子已经‘批发’给慕容凝(慕容超的堂兄弟)了...” 慕容超略显尴尬地挥挥手:“咳,那就...先记账!等下次立功一起补上!” 于是,慕容昱的“济阳王”头衔,就此成了一笔着名的历史糊涂账。

二、宿豫大劫案:一车咸鸭蛋引发的血案

时间快进到公元409年早春。广固皇宫的议事大殿里,气氛有点凝重,还弥漫着一股烤羊腿的香气。权臣公孙五楼(此君以专权闻名)唾沫横飞,正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陛下!咱们必须给建康城那个姓刘的(指东晋权臣刘裕)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咱大燕不是好惹的!” 坐在龙椅上专心对付一条烤羊腿的慕容超,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点头:“嗯...有道理!慕容昱听令!你带人去宿豫(今江苏宿迁)那边‘活动活动筋骨’,记住,多‘请’些会吹拉弹唱的回来...宫里的乐班子该换新人了。”

于是,二月料峭的寒风中,宿豫城的守军还在抱着长矛打盹儿,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突然,地面传来一阵闷雷般的震动。“哒哒哒...哒哒哒...” 越来越近,越来越响!守城校尉一个激灵惊醒,扒着城墙垛口往外一瞧,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家乡话都飙出来了:“俺滴亲娘咧!鲜卑‘拆迁大队’又来搞强拆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慕容昱这次“闪电拆迁行动”效率高得惊人,成果斐然。

拆迁速度: 短短几个时辰,半个宿豫城被搬得比脸还干净,堪称古代“搬家式劫掠”的典范。

人口“引进”: 超额完成“文艺人才引进计划”,2500名男女老少被“打包”带走,计划送往广固进行“艺术再就业”(其实就是当宫廷乐工)。

土特产发掘: 除了常规战利品,还意外“发掘”并“采购”了宿豫着名土特产——三十大车咸鸭蛋!后来这批鸭蛋进了南燕御膳房,据说开发出了几道宫廷秘制小菜。

当这批“艺术人才”在广固皇宫里,被迫集体表演充满乡土气息的《沂蒙山小调》时,慕容超看得是眉开眼笑,拍着大腿直呼:“值!太值了!这趟买卖划算!”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确幸里,压根没注意到,千里之外的建康城中,收到战报的刘裕,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手中的那份报告,已经被捏成了一团废纸。刘裕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鲜卑小儿!欺人太甚!老子这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七天无理由上门退货’!还是带刀枪弓箭的那种!” 刘裕北伐南燕的战争机器,被慕容昱这一车咸鸭蛋(当然主要是掳掠人口)彻底激活了。

三、消失的济阳王:朝堂摸鱼与末日焰火

南燕的朝堂,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现代职场宫斗剧。当权臣公孙五楼一手遮天,把持朝政,看谁不顺眼就准备“优化”掉谁的时候,慕容昱同志展现了极高的生存智慧——他熟练掌握了“朝堂摸鱼隐身术”和“装傻充愣保命法”。

某次气氛紧张的朝会上,公孙五楼突然把矛头指向正在神游天外(可能琢磨煎饼新吃法)的慕容昱:“慕容将军!你对淮南前线的最新战况,有何高见呐?” 大殿瞬间安静,所有目光“唰”地聚焦过来。只见慕容昱不慌不忙,捋了捋他那精心打理的胡须(保持形象很重要),慢悠悠地开口:“这个嘛...末将近日潜心研读《孙子兵法》,愈发觉得其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奥义,实在是高深莫测,妙不可言啊...”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然后一脸真诚地补充道:“具体如何实施呢?...哎呀,诸位同僚,你们看今日这天光,真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实乃吉兆啊!” 成功把话题带偏到天气预报频道。众人:“……” (内心OS:将军,您这太极打得,比攻城锤还猛!)

关于慕容昱的爵位问题,更是历史学家们吵得面红耳赤的一笔烂账。《晋书》白纸黑字说他是“济阳王”,可《资治通鉴》那边又言之凿凿地说济阳王是慕容凝的专利。现代史学家们为了这顶“王冠”到底该扣在谁头上,在学术期刊上唇枪舌剑,就差约架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慕容昱,他的墓志铭(如果还能找到的话)大概正在地下偷着乐:“争吧争吧,使劲争!反正老子的工资条和爵位证书,早跟广固城的灰一起扬了!”

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到了公元410年。刘裕的大军如同铁桶般围死了南燕的都城广固。城破之日,史书对慕容昱的记载戛然而止,他像一滴水融入了血海,消失得无影无踪。民间倒是有不少充满想象力的传说:有人说他怀揣着宿豫咸鸭蛋的独家秘方,单骑突出重围,远遁漠北草原开咸鸭蛋连锁店去了;也有人说他艺高人胆大,剃了胡子换了衣裳,抱着把破琴混在被俘的乐工队伍里,成功“再就业”了。然而,最冰冷也最可能的现实是:当刘裕下达对南燕慕容宗室“尽诛之”(《资治通鉴》载宗室三千余人被杀)的残酷命令时,这位曾叱咤风云的“拆迁队长”,最终也成了自家王朝废墟下被无情“拆解”掉的一块砖瓦。他未能(或不愿)像一些降将(如慕容镇、韩范)那样留下名字,结局大概率是随着广固的陷落,一同湮灭。

四、历史天平上的鲜卑砝码:拆迁与自拆的荒诞剧

回望慕容昱这不算太长却足够“精彩”的一生,简直像一场充满黑色幽默的行为艺术。

专业“拆墙”,最后“拆家”: 攻城拔寨是他的拿手好戏(如莒城),结果在宿豫的一次“顺手牵羊”,却亲手给自己的国家挖好了坟墓。

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混成历史“背锅侠”: 顶着慕容氏的金字招牌出道,兢兢业业打仗,没参与叛乱(如慕容钟、慕容法),最后却因为一次执行上峰(慕容超、公孙五楼)的“馊主意”,成了加速南燕灭亡的“罪魁”之一(至少在刘裕看来)。

“拆迁办主任”亲手拆垮了自家“违章建筑”: 他每一次为南燕开疆拓土或劫掠财富的行动,都像在给这座根基不稳的“违章建筑”敲钉子,最终宿豫一役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筐...咸鸭蛋?

后世史家点评慕容昱,也常带着一丝哭笑不得的调侃。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宿豫事件时,忍不住批了一句:“此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也。”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想占小便宜,结果亏到姥姥家了!现代的战略分析家们点评得更犀利:“这简直就是把一封普通的挑衅信,愣是用血书写成了宣战书的典型反面教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当我们站在今日青州古城(广固故地)的残垣断壁之下,指尖抚过那些历经沧桑的砖石,或许能触摸到一丝超越荒诞的悲怆底色。慕容昱,这个慕容家族里相对“老实干活”的将领,每次冲锋都身先士卒,为他的家族和君王流血流汗,却在煌煌史册中连一幅清晰的画像、一个确切的王爵都没能留下。宿豫那三十车被他“发掘”的咸鸭蛋,如今作为地方特产可能都比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头更响亮。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慕容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他意气风发地策马冲进宿豫城门,他满心以为是在为南燕书写开疆拓土的功业碑文,殊不知笔尖滴落的墨,早已变成了签署国家死刑判决书的印泥;当他志得意满地清点着哭嚎的俘虏和成筐的咸鸭蛋,他以为是在为空虚的国库填充财富,却浑然不觉自己正一筐一筐地往敌人刘裕的火药桶里填塞着复仇的引信。

在十六国那个群雄逐鹿、命如草芥的血色棋盘上,慕容昱终究只是一颗勇猛却身不由己的过河卒子。他用手中弯刀在对手城墙上刻下的每一道胜利战痕,最终都扭曲变形,化作勒紧南燕脖颈的冰冷绞索。当广固城头那面绣着“燕”字的大旗,在冲天烈焰中痛苦地蜷曲、化为飞灰的那一刻,那2500名被掳宿豫百姓被迫在宫廷奏响的哀婉乐声,竟成了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小王朝,最荒诞、也最凄凉的安魂曲。

如今,莒县古城墙的砖缝里,倔强的小草在风中摇曳,或许它们还记得一千六百多年前,曾有个鲜卑将军在此处城头,就着胜利的硝烟,大口啃着煎饼卷大葱的豪迈身影。而历史留给慕容昱最“接地气”的墓志铭,恐怕早已融入宿豫一带百姓口耳相传的民间智慧里,化作一句带着苦涩笑意的歇后语:“学慕容昱抢鸭蛋——赔了夫人又折兵,顺带还把自家房子点着了!”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