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275章 代国女主祁氏:铁腕女王的权谋史诗与悲情谢幕

《五律?咏代国祁氏》

铁甲披残月,金钲启血关。

灯倾人主殒,袴庇圣婴寒。

炭炽千峰裂,牝鸣九塞垣。

风磨贺兰骨,雪论旧朝銮。

一、序章:草原舞台,女主登场!

公元3世纪末的蒙古高原东部,风卷云舒,草浪翻涌。这里的主角,是正在崛起的鲜卑拓跋部。他们刚从大兴安岭的密林里钻出来没多久,身上还带着森林的松香,脑子却已经飞速运转,琢磨着如何在广袤草原上“创业上市”——建立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国家(代国是其雏形)。

在这个“母系遗风”浓厚的社会里(想想看:丈夫死了,妻子不仅能继承家产,还能带着“资产包”再嫁,嫁的次数越多,证明你越有本事、越抢手!),女性可不是只会织毛毯、挤牛奶的角色。她们往往掌握着部族内部事务的话语权,甚至能左右对外战争与和平。就在这样一个“她力量”不容小觑的舞台上,我们的女主角——祁氏(也有史书说她姓惟)——闪亮登场了!

她的“原始股”相当优质:嫁给了拓跋部当时的核心领袖之一——拓跋猗迤。这位猗迤大哥可不简单,他是后来代国开国君主拓跋猗卢的亲大哥!猗迤是个“亲晋派”,跟西晋朝廷关系铁得很。曾经率领十万鲜卑铁骑,联合晋军,把匈奴汉国的开国皇帝刘渊打得找不着北(公元304年汾水之战),威震北疆。晋惠帝一高兴,大手一挥,封了他个响当当的头衔——“鲜卑归义侯”。这相当于官方认证的“草原合伙人”,地位杠杠的。

惟氏作为猗迤的正妻,肚子也相当争气,一连生下三个儿子:拓跋普根、拓跋贺傉、拓跋纥那。这三位小爷,日后可都是搅动代国风云的关键人物,是祁氏手中最重要的“权力期权”。此时的日氏,是风光无限的侯爵夫人,丈夫有权势,儿子有前途,生活美滋滋。但历史的剧本,总喜欢给主角安排点刺激的转折。

二、风云突变:老公挂了,权力真空!

好景不长。猗迤同志大概是在草原上风里来雨里去,操劳过度(也可能是当时医疗条件实在感人),英年早逝了。按照鲜卑“兄终弟及”的传统(哥哥死了,弟弟顶上),权力棒交到了他的三弟——拓跋猗卢手中。猗卢是个狠角色,趁着西晋“八王之乱”乱成一锅粥,中原自顾不暇,他果断在公元310年正式建立了代国,自称代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拓跋部算是“公司上市”了!

猗卢在位时,对内加强集权,对外开疆拓土,代国实力蹭蹭上涨。但这位“霸道总裁”晚年有点昏聩,干了些糊涂事,比如偏爱小儿子,想废长立幼,结果引发了内部火并。公元316年,猗卢被自己的长子拓跋六修给杀了!这剧情,妥妥的“权力的游戏”草原版。六修弑父后也没好下场,很快被猗卢的侄子拓跋普根(对,就是祁氏的大儿子)带兵给灭了。

普根顺理成章地被拥立为代王。然而,这位祁氏的长子,运气实在背到了家。他屁股还没在王座上坐热乎,仅仅几个月后,就莫名其妙地病死了!史书就给了四个字的记载:“普根寻卒”。这“寻”字用得妙啊,充满了历史的黑色幽默——刚上台就领盒饭,堪称史上最“短命”CEO之一。

三、导火索:那个男人,太耀眼了!

普根一死,代国的王位继承又成了大问题。普根的儿子还在襁褓之中,奶都没断利索,显然镇不住场子。于是,按照“兄终弟及”的老规矩(这次是堂兄弟了),权力落到了猗迤和猗卢的侄子——拓跋郁律头上。

这位郁律同志,绝对是代国历史上被低估的雄主!《魏书》对他评价极高:“姿质雄壮,甚有威略”。他上台后,那真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郁律的强势崛起和勃勃野心,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悬在了祁氏的头顶。为啥?因为郁律是猗迤同母弟拓跋弗之子,而祁氏的儿子除了普根外还有贺傉、纥那!虽然都是拓跋家,但不同“房头”啊。郁律越强大,他的子孙就越可能长期占据王位。祁氏那两个嗷嗷待“位”的亲儿子,还有机会吗?按照草原“强者为王”的逻辑,悬!

四、血夜惊变:王帐里的“母爱之刃”

公元321年,一个注定要染红代国史册的年份。郁律的万丈雄心,成了祁氏心中最深的恐惧。她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不行!为了我儿子们的未来,为了猗迤这一脉的香火(权力),必须先下手为强!一个冷酷而周密的计划在她心中成型。

第一步:制造借口。祁氏利用自己长辈(郁律的伯母)和部落贵妇的身份,放出风声:有关于部落未来发展的“重要家事”需要和王以及各部首领商议。这个理由冠冕堂皇,难以拒绝。

第二步:设下鸿门宴(草原升级版)。地点就选在象征权力中心的王帐。祁氏暗中布置好亲信死士,埋伏在帐幕之后。她约定了一个极其简单又冷酷的信号:灯座倒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三步:请君入瓮。郁律虽然雄略,但对这位伯母大概缺乏足够的警惕(或者说,他低估了一个母亲保护“幼崽”的决心)。他带着十几位忠于他、手握实权的部落大人(首领)们,应邀进入了王帐。

帐内,气氛或许开始还带着家族议事的“温情”。祁氏可能还在说着些无关痛痒的家常。突然,“哐当”一声!不知是“失手”还是“有意”,灯座轰然倒地!

第四步:杀戮时刻!这声响就是地狱的号角!埋伏的死士如饿狼般从帐幕阴影中扑出!刀光剑影瞬间撕裂了帐内的宁静!郁律和那十几位部落大人,猝不及防,连拔刀的机会都没有,顷刻间血溅王帐!《魏书》记载:“大人死者数十人”。鲜血浸透了华美的毡毯,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在曾经庄严的王帐之中。

五、“女国”时代:铁腕太后的非常手段

政变成功!祁氏以雷霆万钧之势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她立刻拥立自己当时还在世的次子拓跋贺傉为新的代王。然而,谁都清楚,贺傉只是个“橡皮图章”。真正的掌舵人,是垂帘听政(可能连帘子都懒得挂)的祁氏!代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国”时代(史书戏称“祁氏**,时人谓之女国”)。

这位“女国主”上台后,展现了极其强硬且务实的作风,彻底扭转了郁律时代的扩张政策。

外交大转向:抱紧后赵“大腿”。郁律想逐鹿中原?祁氏觉得太冒险!她选择了“苟住发育”(其实是偏安)。她火速派遣使者,向当时中原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俯首称臣,请求和好。石勒正忙着跟各方势力掐架呢,看到北方代国主动示好,乐得接受。于是,代国从郁律时代的“争霸模式”切换到了祁氏时代的“依附生存模式”。代价?独立性和话语权大大降低。

内政大清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郁律的旧部和支持者?那必须赶尽杀绝!祁氏展开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这直接导致了拓跋部内部严重的分裂。那些忠于郁律或者不满祁氏统治的部落,比如实力强劲的独孤部、贺兰部等,离心离德,甚至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抗。代国的根基被严重动摇。

经济骚操作:饮鸩止渴的“资源劫掠”。为了快速聚敛财富,维系统治和满足后赵可能的索求,祁氏干了一件被后世史家痛批的蠢事:放任甚至鼓励在代国核心区域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毫无节制地开采地表裸露的煤炭(当时叫“石炭”)! 为啥说蠢?

生态灾难:大规模露天开采,破坏草场植被,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挖煤产生的废渣废水污染水源。《水经注》里隐约提到的某些河流变黑变浊,源头可能就在这儿。草原牧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草场和水源被破坏,民怨沸腾。

经济短视:为了眼前利益,贱卖资源(主要是卖给后赵换取一些奢侈品或有限的支持),无异于杀鸡取卵。堪称古代版“牺牲环境换GDP”的失败典型。

技术低下:当时开采技术原始,事故频发,矿工(很多是奴隶或俘虏)死伤惨重,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

诙谐点评:祁氏太后要是穿越到现代,开个矿业公司,估计能靠“野蛮生长”迅速上市,然后因为环保问题、安全问题被罚得倾家荡产,最后登上“3·15”晚会头条。这波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哦不,是“我儿在位,哪管草场变煤坑”!

六、儿子们的“坑妈”接力赛:权力下的悲催人生

祁氏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双手沾满鲜血,为儿子们抢来了王位。然而,她可能忘了给儿子们配套一份“帝王速成手册”或者“治国理政宝典”。结果,她这两个坐上王位的儿子,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坑妈接力赛”。

第一棒:愁死的代王——拓跋贺傉 (321-325年在位)贺傉同志性格比较…呃…懦弱。史书说他“未亲政事”(不管事)。他坐在王位上,看着帐下那些彪悍的、眼神里可能还带着不服甚至仇恨的部落首领们,心里直发毛。尤其是他妈妈杀了那么多人,这些人的亲朋好友能给他好脸色吗?他越想越怕,越怕越想,最后做出了一个极其“骚”的决定:迁都!从政治军事中心盛乐,迁到了靠近他母亲娘家贺兰部势力范围的地方(具体地点有争议,可能在阴山以北)。这意思很明显:姥姥家离得近,有安全感!结果呢?远离了核心统治区,更难以控制各部,权威进一步下降。天天活在恐惧和忧虑中,仅仅在位四年(321-325年),这位年轻的代王就“郁郁而终”了。史书含蓄地写道:“时人言其以忧卒”。说白了,就是自己把自己愁死了!

诙谐点评:贺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强扭的瓜不仅不甜,还可能把自己噎死。妈妈给你抢了个王位,你却活成了“惊弓之鸟”,最后生生愁死。这心理素质,当个部落小头目都够呛,别说当王了。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结果…化了(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棒:跑路的代王——拓跋纥那 (325-329年第一次在位)贺傉一死,接力棒交到了弟弟拓跋纥那手上。这位三弟比二哥稍微强点,至少胆子大了些(也可能是无知者无畏)。但他面临的局面更糟了:内部人心更加涣散,外部强敌环伺。

公元327年(或328年),后赵的猛人石虎(石勒的侄子,超级能打)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过来了!纥那硬着头皮率军抵抗,结果被打得大败亏输!眼看老巢不保,纥那展现了惊人的“运动天赋”——跑! 一路狂奔,逃到了北方宇文部的领地寻求庇护。代国几乎亡国!

虽然几年后(329年),趁着后赵暂时无暇北顾,在支持猗迤一系的部落拥立下,纥那又跑回来复辟了。但好景不长,到了公元335年,当年被祁氏打压的郁律旧部势力(尤其是独孤部等)联合起来,发动政变,把纥那再次赶下了台!他只能再次踏上流亡之路,最后默默无闻地死在了宇文部。

诙谐点评:纥那的职业生涯总结起来就是:上台→被打跑→回来→又被赶跑→卒。完美诠释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再跌倒一次”。妈妈拼了老命抢来的江山,被儿子玩成了“跑跑卡丁车”真人版。这“败家”能力,也是没谁了。如果“躺赢”是一门学问,贺傉和纥那兄弟绝对是“学渣中的学渣”。

七、历史的审判台:自私毒妇?悲情枭雌?

祁氏和她儿子们的时代落幕了。后世史家(尤其是北魏官方史书《魏书》,毕竟北魏是郁律的曾孙拓跋珪建立的)给她盖的“棺材板”上,钉满了批判的钉子。

“拓跋罪人”论:这是主流观点。核心论点是:她为一己私欲(确保儿子继位),悍然发动政变,杀害了雄才大略、有望带领拓跋部走向强盛的拓跋郁律及其大批忠臣良将。打断了代国崛起的脊梁,导致国家陷入分裂和内乱,走向依附和衰弱。“祁氏的自私之举,使拓跋氏放缓了崛起之路”成为定论。特别是对比郁律的“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的豪情,和她依附后赵的“苟且”,更显得她短视、误国。

“牝鸡司晨”论:在男权社会视角下,她的“女主**”本身就是“反常”的,是祸乱的根源。史书常用“妇人之仁”(虽然她一点不仁)或“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母鸡打鸣,家要败光)这类词来影射。

然而,跳出传统史观,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下看,祁氏的形象或许更复杂:母系社会的“卫道士”? 在鲜卑早期“兄终弟及、舅权强大、财产传女”的浓厚母系遗风习俗下,祁氏拼死维护自己儿子的继承权,本质上也是在维护部落的传统继承法则(猗迤死了,权力应在其子侄中流转,而非完全跳到猗卢一系)。她的行为逻辑,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根基。她的铁腕和冷酷,也是那个弱肉强食的乱世中,一个母亲、一个家族首领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极端生存策略。

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她的两个儿子实在不给力,这大大放大了她政变带来的负面效果。如果她的儿子是拓跋珪、拓跋焘那样的雄主,历史对她的评价可能会是“深谋远虑、奠定基业”的贤母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她既是施害者,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和继承人选择的悲剧人物。

历史“神反转”的铺垫者?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她当年欲除之而后快的郁律之子——裤裆里逃生的拓跋什翼犍——在流亡近十年后(主要在舅家贺兰部),于公元338年被各部迎回,重建了代国!什翼犍在位近四十年,设置百官,制定法律(“建国之制”),定都盛乐,使代国真正具备了国家雏形,成为后来北魏王朝最直接的奠基者!祁氏机关算尽,最终却为仇人之子的崛起扫清了道路(干掉了郁律,赶跑了纥那,留下了权力真空和人心思变的土壤),这历史的玩笑开得够大。

后记:《浣溪沙?祁氏弑夜》

灯影噬魂血未干,金钲在握骨犹寒。

贺兰山雪锁眉弯。

护犊尽屠千帐肃,权倾自致九边残。

暗摩腹印叩更阑。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