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270章 代国“闪电侠”拓跋普根:百日王朝与鲜卑权游大戏

《五律?咏“百日代王”拓跋普根》

刀光裂帐残,马踏玉阶寒。

百日腥膻重,孤魂朔漠酸。

冰河悬朽冕,母抱冻儿冠。

谁解裈kūn中火?燎原北魏丹!

公元316年,阴山脚下的代国王庭,空气中弥漫着烤肉味(也可能是血腥味)。老代王拓跋猗卢刚被亲儿子六修“孝出强大”(字面意义上的“大义灭亲”),篡位成功的六修正准备开瓶草原马奶酒庆祝,马蹄声就如惊雷般炸响——他的堂兄,坐镇中部的拓跋普根,带着“亲情慰问团”(全副武装那种)杀到了!电光火石间,刀光一闪,六修的王位体验卡当场过期。普根踩着堂弟未凉的“创业成果”,一屁股坐上了代国CEO的宝座。鲜卑各部首领表面高呼“领导英明”,内心OS大概是:“这位新老板…能撑几天?”

一、 草原“富N代”:开局一条爹,地盘全靠继承

拓跋普根可不是草根逆袭的剧本,人家是标准的“鲜卑权贵圈”VIP。他爹是威震草原中部的大佬——穆皇帝拓跋猗迤(注意:这个“迤”字在《魏书》里写作“猗?”,是鲜卑语音译,别纠结写法,知道是他就行)。

当老爹在公元305年光荣“下线”,普根就稳稳继承了中部这片“家族自留地”。当时的代国,实行的是“三巨头分治”模式(他爹猗迤管中部,叔公禄官管东部,另一个叔公猗卢管西部)。普根在中部当了11年的“地方诸侯”,在两位叔公大佬的夹缝中努力刷存在感。史书对他这段“地方任职经历”惜墨如金,但能在猛人辈出的鲜卑部落里稳坐钓鱼台11年,没点“办公室政治”绝活是不可能的——至少证明他不是个“傻白甜”。

命运的转折点比草原的沙暴来得还快。公元316年,统治全境的代王拓跋猗卢和他儿子拓跋六修上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惨剧(六修把爹给砍了)。消息传到中部,普根眼睛一亮:“哟呵!天赐良机,堂弟这波操作简直是‘神助攻’啊!” 他立刻点齐兵马,以“替叔公报仇、维护家族和谐”的正义之名,快马加鞭冲向王庭,手起刀落,把刚上位的六修送走。普根:“感谢堂弟送来的王位体验卡,我笑纳了!”

二、 百日“CEO”:史上最快翻车记录?

普根的登基仪式可能连策划方案都没写完,麻烦就找上门了。他这个王位,拿得是快、准、狠,但也埋下了两颗大雷。

得位“太物理”:靠武力强抢,合法性天然不足(尤其是西部叔公猗卢旧部不服);东西“地域黑”:代国东西部长期分治,互相看不上眼,积怨已久。

《魏书》用了六个字精准概括他上任后的局面:“普根代立,国中大乱”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老板上任,公司炸锅!”

更“精彩”的是,普根能快速搞定六修,背后站着一位关键金主妈妈——祈氏(也称惟氏)。这位女士出身乌桓族(和鲜卑关系密切但不同源),娘家势力杠杠的,是普根夺位的强力外援。可当普根坐上王位,这位“最强辅助”瞬间变成了“Debuff”——西部鲜卑贵族们集体不爽:“凭啥让个有乌桓背景的当老大?我们纯种鲜卑不要面子哒?” 东西部矛盾瞬间升级为“草原版地域大战”。

就在普根焦头烂额,试图用他那11年地方经验稳住局面时…啪! 他人没了!史书没写具体死因(吃饭噎死?熬夜猝死?被暗杀?),只知道他在位仅仅几个月,就领了盒饭。这速度,堪称十六国版“上任即巅峰,巅峰即剧终”。普根:“我还没开始表演,怎么就谢幕了?!”

三、 “裤管婴儿”上位:史上最离谱的权力交接

普根走得突然,留下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他那位彪悍的母亲祈氏女士,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着普根成年的弟弟(贺傉、纥那)不用,硬是把普根刚出生的遗腹子(还在喝奶那种)抱上了王位!她自己则垂帘听政,成为实际掌舵人。

祈氏女士的脑回路,现代人可能觉得匪夷所思,但在当时可能是个“天才(或者绝望)的操作”。婴儿=白板:不会像成年王子那样自带派系标签,东西部暂时找不到理由激烈反对(总不能跟一个吃奶娃计较吧?);亲奶奶掌权:祈氏作为实际控制人,可以继续依靠乌桓娘家势力,并试图拉拢各方。

于是,草原上出现了史上最魔幻的一幕:一群满脸横肉的部落大人,对着一个只会吐泡泡、可能还在尿裤子的婴儿,一脸严肃地宣誓效忠…这画面,想想就充满了黑色幽默。可惜,塞外的寒风对婴儿太不友好。这位史上最年幼的君主(没有之一),在王位上仅仅坚持了几个月,就夭折了。祈氏女士的“婴儿维稳计划”宣告破产。

权力真空再次出现,这次,实力派人物拓跋郁律(普根的堂兄弟)被推举上位。这位老兄有点东西,把代国带进了一个小**,甚至放出豪言:“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中原没老大?老天这是要赏饭给我啊!)——格局打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你以为祈氏女士会认输?太天真了!公元321年,当郁律在外面吃了败仗(被后赵石勒揍了),威望受损时,祈氏女士闪电出手!发动政变,亲手(或指使)干掉了郁律!然后把她的另一个亲儿子拓跋贺傉扶上了王位。这场血腥清洗中,有个年仅一岁的小娃娃拓跋什翼犍(郁律之子),被他妈机智地“匿于袴中”(藏裤管里),靠着不哭不闹的神级演技,躲过了追杀。这个“裤管里捡回一条命”的娃,三十年后将成为代国复兴的关键人物! (历史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四、 追封疑云:短命老板的长尾效应

拓跋普根虽然在位时间短得像个“实习生”,但他死后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像蝴蝶效应一样深远。他死后近二十年,代国陷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疯狂内斗(贺傉、纥那、翳槐轮流坐庄),直到公元338年,当年那个“裤管婴儿”拓跋什翼犍长大成人,才重新稳住局面。而什翼犍的孙子,就是日后建立强大北魏王朝的拓跋珪!

当拓跋珪在公元386年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开始追封列祖列宗、给先人“发荣誉证书”时,拓跋普根的名字被重新擦亮镀金。但有趣的是,史书对他到底该叫啥“谥号”出现了分歧。《魏书》说他被追谥为“文平皇帝”(“文”表温和,“平”表稳定,听着像守成之主);《北史》等记载他为“景皇帝”(“景”字有光明、强大之意,听着像有雄才大略)。

为啥会有“双职称”? 这可能反映了后世对他评价的矛盾性:北魏官方(拓跋珪一系)可能更强调他“过渡性”、“合法性”(毕竟他干掉了弑父者六修);其他记录或派系可能更看重他短暂展现的果断和能力(迅速平乱上位),认为他本可大有所为(可惜天不假年)。

更深层看,普根的悲剧是制度的锅! 代国当时处于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型的“青春期”。权力继承规则?没有!全看谁拳头大、谁后台硬、谁运气好。普根用生命证明了:在这个混乱的转型期,抢到王位只是开始,搞不定下面那群“股东”(部落首领)的利益平衡,那龙椅就是带刺的仙人掌,谁坐谁疼(甚至要命)!

五、 历史的哈哈镜:短命君主的N种打开方式

拨开历史的迷雾,拓跋普根的形象就像草原上的云,变幻莫测。北魏官方史官(如魏收):他是承前启后的正统君王,干掉了大逆不道的六修,必须点赞!西部鲜卑部落大佬:他?哼!不过是个靠乌桓丈母娘上位的“关系户”,我们不服!他妈祈氏:好大儿!妈拼了老命也要保住你的血脉和基业(虽然方式有点…清奇)!

现代视角再品一品:他短暂统治期间的东西部冲突,本质是部落传统(分权自治) 与 国家集权 的剧烈碰撞。祈氏立婴儿的操作,更是把部落联盟体制在国家构建中的“水土不服”暴露得淋漓尽致——当血缘政治(立亲孙子)撞上地缘/实力政治(需要成年强主),荒诞剧就上演了。普根这一支虽然在当时的权力游戏中惨败(自己早死、儿子夭折、兄弟被杀),但历史的剧本很神奇。最终,那个从他家“裤管”里幸存下来的血脉(什翼犍-拓跋珪),却开创了更伟大的北魏王朝!拓跋珪追封他,多少有点“饮水思源”(虽然这源有点浅)的意思。

最有趣的是,几百年后,北魏那位着名的汉化改革皇帝孝文帝元宏(拓跋宏),在太和年间(477-499年)给皇家祖庙(太庙)搞“牌位大整理”时,正式把拓跋普根列为北魏的远祖之一,享受后世香火。今天,如果你去山西大同(平城,北魏早期都城)的北魏陵园遗址溜达,在那些沉默的石雕间,或许还能感受到这位“百日君王”在时间长河中投下的、远超其生命长度的悠长影子。

公元316年的那个寒冬,当拓跋普根的棺椁被送入阴山南麓的冻土,送葬队伍里的人或许都在嘀咕:这摊子可咋整?他们想不到,他留下的“烂摊子”,会在血与火中孕育出新的生机。他彪悍的母亲祈氏掀起“女国主”风暴,他雄心的堂弟郁律壮志未酬,而那个靠藏在裤管里捡回一条命的婴儿什翼犍,最终成为代国中兴之主。权力如草原上的野草,一岁一枯荣,而历史的长风终将把所有的权谋、血泪与偶然,酿成民族融合的醇厚史诗。 当北魏的铁骑最终踏破中原的门户,拓跋普根这颗转瞬即逝的流星,也终于在王朝的星图上,找到了自己永恒的位置——一个短促却无法绕过的起点。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