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213章 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傀儡皇帝的无奈躺平人生

《五绝?咏东晋恭帝司马德文》

禅位抛金甲,耕烟废玉锄。

寒绫吞鹤雪,天地一蘧qú庐。

一、"天选倒霉蛋"的出厂设置

公元385年的建康城,司马皇族的育婴房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大戏。晋孝武帝司马曜正与宠妃张贵人玩着"君王cosplay",突然产房传来啼哭——这位沉迷角色扮演的皇帝可能想不到,自己酒后一句"汝年色既衰,当废矣"的戏言,将在二十年后引发惊天血案,更不会料到此刻降生的幼子司马德文,竟成了自家江山的"专业收尸人"。

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琅琊王,小司马的童年堪称"躺平界教科书"。当哥哥司马德宗(后来的晋安帝)因口齿不清被朝臣暗称"皇家复读机"时,他却在太学开启佛系学霸模式。《晋书》记载其"及长,颇识星纬",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精通星座运势的文艺青年。有次夜观天象后神秘兮兮地对侍从说:"紫微星暗淡,怕是要换物业公司了。"吓得老宦官当场表演原地失忆。

在门阀林立的东晋晚期,这位皇子的日常堪称清流:谢家公子在秦淮河包场,他蹲在乌衣巷口喂野猫;王家儿郎为抢"年度最美男子"头衔打破头,他捧着嵇康文集研究养生;桓氏子弟忙着军事演习,他在王府后院开垦出"御用菜园子"。某日孝武帝抽查功课,发现他书案上摆着《庄子》《肘后备急方》和自制有机肥配方,气得直拍大腿:"竖子竟想当陶渊明!"

二、"傀儡皇帝的自我修养"速成班

义熙十四年(418年)冬月,建康城飘着百年不遇的鹅毛大雪。我们的主人公正在王府研发"冬腌菜十八式",突然被兄长暴毙的消息砸懵——后世史学家通过《建康起居注》发现,晋安帝的"意外身亡"充满了职场暴力元素:刘裕特供的鸩酒、突然"中风"的太医、以及御膳房神秘失踪的醒酒汤。

登基大典堪称史上最寒酸的CEO就职仪式:内库穷得连新龙袍都置办不起,礼部官员翻遍仓库,找出的竟是三十年前晋孝武帝的旧礼服。当34岁的司马德文穿着改小的龙袍走向宝座时,刘裕贴心地帮他提了下过长的后摆——这个动作被后世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惊悚的温柔"。

新天子的职场日常,足以让现代社畜找到共鸣:

晨会篇:五更天被宦官"人肉闹钟"叫醒,朝会上刘裕每说一句"请陛下圣裁",他就条件反射地点头:"大司马所言甚是"。有次走神把"准奏"说成"准奏乐",硬生生把朝会变成了皇家音乐会。

奏折批阅:所有公文都被贴上"已审"黄签,皇帝唯一要写的是"照此办理"四字。某日他心血来潮在奏折上画了只王八,吓得中书令连夜送来《批阅奏章规范手册》。

后宫风云:刘裕精选的"寒门女子天团"个个都是演技派。某夜皇后娇嗔:"陛下可知臣妾在民间时,最羡那神仙眷侣?"皇帝望着窗外巡逻的火把,幽幽道:"朕现在最羡那打更人——至少能自己决定往哪边走。"

面对权臣的全方位监控,司马德文开发出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御花园种菜被讥讽"不务正业",他笑答"昔禹王亲耕,今朕效之";被迫封刘裕为宋王时,他特意把诏书中的"德侔往圣"写成"德侔往圣?",这个问号在千年后被考古学家发现,成为历史学界的着名悬案。

三、"禅位大戏"的奥斯卡级表演

元熙二年(420年)的禅位大典,堪称古代政治行为艺术的巅峰之作。这场精心编排的闹剧分为三幕:

第一幕:祥瑞大甩卖

建康城突然变成大型魔幻现场:会跳舞的石头(机关木偶)、能报时的公鸡(腹中藏更夫)、自动翻页的《河图》(丝线牵引)。最绝的是"龙现宋王府"特效——三百工匠连夜用丝绸、灯笼和驴皮影子戏打造的3D全息投影。

第二幕:劝进总动员

从北府军将领到街头乞丐,劝进表如雪片般飞来。有个文盲老农被塞了三个铜钱,按手印时嘀咕:"这年景,连要饭都要会写字了?"更离谱的是南燕降将的劝进表,开头竟是"臣慕容超顿首",而这哥们十年前就被刘裕砍了头。

第三幕:禅位仪式

当司马德文捧着传国玉玺走向刘裕时,突然狂风大作。史书记载"帝冠坠地,从容拾之",但据现场太监回忆,皇帝当时低声哼着民间小调:"大风起兮云飞扬,玉玺出手心发慌..."礼成后刘裕看着诏书上"其君临天下"的"其"字明显小一号,眼角抽搐着挤出笑容:"陛下这手飞白体越发精进了。"

四、"退休再就业"的魔幻生活

下岗再就业的零陵王,开启了史上最憋屈的VIP养老生活:

居住体验:从三百亩皇宫搬进三进小院,侍卫数量是住户的十倍。某夜皇帝起夜,八个带刀侍卫集体转身的场面,让他写出了名句"如厕观星汉,铁甲耀银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饮食管理:刘裕特供的"安全套餐"让御厨失业。有次皇帝看着银针发黑的菜汤感慨:"早知今日,当年该跟葛洪学炼丹。"偷偷在院中种驱毒草药,结果被举报"搞封建迷信"。

文娱活动:唯一合法读物是《孝经》,但司马德文发明了"加密创作"——用米汤在书页空白处写打油诗,遇碘酒显形。其中"昔坐龙椅观虎斗,今卧草席数跳蚤"被评为年度最佳地下文学。

临终时刻:当刘裕派来的杀手端着毒酒出现,司马德文展现了最后的幽默:"佛说自杀者不得往生,卿等既要送我上路,不如先听段《金刚经》?"据小道消息,他临终前在墙上用指甲刻下"来世不做皇家人",后来被粉刷工当成小孩涂鸦覆盖了。

五、"权臣凶猛"背后的那些事儿

要说司马德文的躺平人生,不得不提他的"好同事"刘裕。这对CP的相爱相杀,堪称古代职场剧典范:

刘裕的升职记:从卖草鞋的北府军参谋到"九锡专业户",刘裕的简历写着"专业改朝换代"。他给司马德文的新年贺卡总是同一句"愿陛下龙体安康",直到后来史官发现这是批量印刷的。

那些年玩过的权术:

祥瑞制造局:专门生产会写字的乌龟(腹中藏侏儒)、自动指南车(内置磁石)。有次翻车导致"神龟越狱",建康城掀起寻找吉祥物的全民运动。

舆论水军:豢养三百太学生当"键盘侠",在茶馆酒肆散布"晋室气数已尽"的星象解读。

军事恐吓:让士兵假装难民在皇宫外唱"刘将军,法力无边",成功实现精神施压。

经典对话赏析——刘裕:"陛下近日读何书?"司马德文:"在看《史记·项羽本纪》。"刘裕:"哦?项王何以败?"司马德文:"大约是不会种菜。"

(空气突然安静)

六、"咸鱼朋友圈"的众生相

在司马德文的躺平生涯中,这些配角同样戏精附体:

王皇后:寒门出身的影后级人物,每天坚持表演"帝后情深"。真实身份是刘裕的远房表侄女,任务日志记载:"戌时三刻,确认皇帝未藏利器"。

张太监:双面间谍,白天汇报皇帝动态,晚上偷记《零陵王起居注》。后来隐居蜀中写成《我在皇宫当卧底》,成为古代纪实文学开山作。

御厨老周:原米其林级大厨,被迫改行做"试毒员"。研发的"银针验毒十八式"后来流入民间,成为古代食品安全标准操作。

菜园三人组:负责御用菜地的老农,真实身份是北府军侦察兵。每天记录作物生长情况,某次上报"萝卜长势暗示反心",成为军情处年度笑谈。

七、历史的AB面:那些被篡改的真相

在《晋书》《资治通鉴》的夹缝中,藏着另一个司马德文。

未焚信札:1998年南京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他写给高僧慧远的信:"闻君立莲社,不知可留半席之地?"原来佛系人设不是装的!

神秘地图:王府遗址发现的青石板,刻着疑似通往南洋的航线。学者推测这位躺平皇帝,竟暗搓搓研究过海外移民。

菜园密码:通过对御菜园布局的复原,发现作物排列竟对应二十八星宿。这位"农学爱好者",可能在用蔬菜搞天文观测。

八、当我们谈论司马德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站在南京鸡鸣寺的观景台,俯瞰玄武湖烟波浩渺,突然参透了这个末代皇帝留给我们的人生哲学。

在躺平与抗争的第三条路上,他走出了优雅的曲线——用自嘲化解屈辱,以幽默对抗强权,借种菜守护尊严。那些看似消极的妥协里,藏着东方智慧的精髓:柔能克刚,弱可胜强。

当我们在职场被PUA时,在生活遭暴击时,不妨想想这位种菜皇帝:他没能改变世界,但也没让世界改变他眼里的光。就像他留在《孝经》夹缝里的那首小诗:"金銮殿上槐花香,零陵院中菜畦忙。莫问兴亡谁家事,且看云卷云自舒。"

或许,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最温暖的启示:在时代的洪流中,允许自己当块聪明的石头,被冲刷时不失去棱角,沉底时仍仰望星空。

后记:《更漏子?铜驼埋鼎记》

刈yì麦青,瘗yì穗赭。陇月暗窥残瓦。

蝉甲裂,坠茄花。砧声碎岁华。

苔垣冷,铜驼哽。腐草结霜埋鼎。

宫树秃,暮乌遮。金塘泛汉槎。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