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158章 东晋醉司马谢奕:官场的"暴脾气"与真性情

《七绝?咏东晋醉司马谢奕》

醉掀冠冕震朝端,狂语曾惊虎帐寒。

剡(shàn)水一悬明镜澈,乌衣千载酒痕酸。

一、陈郡谢氏的另类贵公子

东晋永和年间,建康城的乌衣巷内,一群世家子弟正围坐在竹林下清谈。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与他们的玄言妙语相得益彰。突然,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这份雅致。

"哈哈哈!你们这些酸儒,整天说什么'圣人无情',我看是'圣人无趣'才对!"

说话之人正是谢奕。只见他一手持酒壶,一手拍着大腿,丝毫不顾及溅出的酒水弄脏了华贵的丝质衣袍。这般做派,在建康贵族圈子里简直是个异类。

谢奕生于陈郡谢氏,这个家族在当时虽不及琅琊王氏显赫,却也在稳步崛起。作为谢家长子,他本该循规蹈矩,做个温文尔雅的世家公子。可这位少爷偏不,他就像一坛烈酒,在满是清茶的雅集上显得格外扎眼。

《晋书》记载他"少有美誉",但这"美誉"来得颇为有趣。据说他十岁时,有客人来访,见他正在院中练剑,便故意考他:"小公子可知《论语》?"谢奕头也不抬:"知道一点。"客人又问:"那'君子不器'作何解?"谢奕突然收剑,直视对方:"就是说君子不该像你这样的器皿,整天装模作样!"语毕继续练剑,留下客人目瞪口呆。

这般率性而为的性格,让他在讲究"雅量"的东晋上流社会显得格格不入。但也正是这份真性情,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声名。当时的建康城流传着一句话:"谢家无奕,如席无盐。"意思是谢奕就像宴席上的盐,虽然不起眼,但缺了他就索然无味。

二、剡县任上的"霹雳县令"

咸康年间,谢奕初入仕途,出任剡县(今浙江嵊州)县令。这个职位对世家子弟来说不过是个跳板,大多数人都是敷衍了事。可谢奕偏不,他要把这个县令当出花样来。

上任第一天,他就搞了个大动作。当时剡县有个积弊:县衙小吏常借征收赋税之机盘剥百姓。谢奕到任后,命人准备了几十套平民衣服,带着几个亲信化装成百姓去交税。结果亲眼目睹了衙役的恶行,当即亮明身份,把那几个衙役当众杖责,引得围观百姓拍手称快。

《会稽志》记载了这么一件趣事:有个豪强强占民田,前任县令都不敢管。谢奕接到诉状后,直接带人闯进豪强家。当时豪强正在宴客,见县令突然造访,还假意邀请入席。谢奕也不客气,坐下就吃,吃饱喝足后把诉状往桌上一拍:"吃饱了,该办公事了!"当场勒令豪强退还田地,还罚了他一笔钱赈济贫民。

谢奕断案更是别具一格。他常在县衙前的空地上公开审理案件,允许百姓围观。有一次,两个商人为了匹绸缎争执不休,一个说是自己的,一个说是买的。谢奕听完,突然命人端来一盆清水,把绸缎浸入水中。不一会儿,水面上浮起一层染料。谢奕大笑:"这分明是新染的布,还敢说是祖传的?"原来他早注意到布料颜色过于鲜艳,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让骗子现了原形。

当地百姓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霹雳县令",说他办案如闪电般迅速,又如雷霆般威严。但私下里,百姓们又亲切地称他为"醉县令",因为他常常在微醺状态下审案,却总能做出公正的判决。谢奕自己对此的解释是:"酒至微醺时,最能看透人心。"

三、与桓温的"酒肉朋友"

永和元年(345年),谢奕迎来了仕途转折点——被征辟为安西将军桓温的司马。这段关系堪称东晋官场最奇特的上下级关系。

桓温何许人也?当时东晋最有权势的军事强人,后来差点篡位的主儿。一般人见他都战战兢兢,谢奕倒好,直接跟他称兄道弟起来。史书记载二人"每因酒酣,辄失礼度",说白了就是喝高了就勾肩搭背,完全不顾及身份。

最经典的当属"追酒"事件。某次军中宴饮,桓温不胜酒力想溜,躲进夫人南康公主的寝帐。按常理,下属该识趣告退了。可谢奕偏不,他拎着酒壶追进去,非要桓温继续喝。南康公主哪见过这场面,正要发怒,却见谢奕一本正经地行礼:"臣这是在帮将军练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功夫呢!"一句话把公主逗乐了,桓温也只好苦笑着出来继续喝。

不过谢奕并非只会喝酒。作为司马,他在军务上极为干练。有一次前线军情紧急,正值隆冬,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谢奕当即下令打开府库,把准备过年的酒肉全部分给将士,还把自己的狐裘给了站岗的士兵。有人提醒他这不合规矩,他眼一瞪:"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结果士气大振,打了个漂亮仗。

桓温曾这样评价他:"谢奕这个人,喝酒时像个疯子,办事时像个疯子,但偏偏每件事都办得妥妥当当。"这话看似矛盾,却道出了谢奕的独特之处——他用看似随性的方式,做着最靠谱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四、吏部尚书的"另类"选才术

升任吏部尚书后,谢奕把这个主管官员任免的要职干出了新花样。当时选官讲究门第、清誉,谢奕却更看重真才实学。

他有个绝招:请候选人吃饭。不过这不是普通的饭局,而是刻意安排的"鸿门宴"。席间让人故意激怒候选人,或制造各种意外状况。谢奕就躲在屏风后观察,看对方如何应对。他认为,一个人在突发状况下的表现最能反映真实品性。

《晋阳秋》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王蕴的寒门士子,才学出众但性格耿直,在清谈场上得罪了不少人。谢奕特意设宴试探,席间让人故意刁难他。王蕴不卑不亢,既坚持己见又不失礼节。谢奕当场拍板:"此人可用!"后来王蕴果然成为一代能臣。

更绝的是谢奕的"街头偶遇"法。他常常微服私访,在茶楼酒肆间偶遇考察对象。有一次,他扮成商人与一个候选官员同船,故意在船上制造纠纷。那人处理得当,后来被破格提拔。当对方得知真相前来道谢时,谢奕哈哈大笑:"别谢我,要谢就谢你那天的好脾气!"

这些不拘一格的选才方式,在当时引起不少非议。有人弹劾他"有失体统",谢奕上朝辩解:"我选的是能做事的官,不是会演戏的戏子!"把满朝文武噎得无言以对。

五、谢氏家族的"总设计师"

表面上看,谢奕是个性情中人;实际上,他是谢氏家族崛起的"总设计师"。他就像下围棋,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对弟弟谢安,他采取"放养"策略。当时谢安隐居东山,整日与名士游山玩水,就是不肯出仕。舆论都说谢家老二不务正业,谢奕却从不催促。有人问他为何不管教弟弟,他神秘一笑:"你们不懂,我这弟弟是在下一盘大棋。"果然,谢安后来"东山再起",成为挽救东晋危局的关键人物。

对儿子谢玄的培养更是别出心裁。谢玄小时候贪玩,不爱读书。谢奕不怒反喜:"好!会玩的孩子才有出息。"他特意找来些军事模型,陪儿子玩打仗游戏。谢玄玩着玩着,竟自学成才,后来成为北府兵统帅,在淝水之战中立下不世之功。

联姻方面,谢奕同样深谋远虑。他把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这桩婚事把谢家和琅琊王氏绑在了一起。议亲时,王羲之起初不太情愿,谢奕直接带着家酿美酒上门。两人从书法谈到兵法,从诗词聊到玄学,酒过三巡,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这种"酒桌政治",谢奕玩得炉火纯青。

六、暴脾气下的"反差萌"

别看谢奕整天横眉竖眼,这位暴脾气刺史却有个不为人知的癖好——养猫。他在豫州府衙养了十几只狸奴,还给每只猫都起了官职名号。有次接待巡察御史,正谈着军务,突然有只叫"虎威校尉"的橘猫跳上案几,把公文踩得满是梅花印。御史刚要发怒,却见谢奕小心翼翼把猫抱下,还赔着笑脸:"这是本官幕僚,让您见笑了。"后来建康城流行起"谢公猫"的传说,说这些猫儿会替主人巡视军营。

更令人捧腹的是他的"书法外交"。谢奕的字迹狂放如野马脱缰,偏他最爱给人题字。有次给琅琊王氏写匾额,"德馨堂"三字写得龙飞凤舞,王家人看了半天愣是认成"德响堂"。还是王羲之出来打圆场:"无奕兄这字,响彻云霄,妙哉妙哉!"后来这错字匾额竟成时尚,建康贵族争相求他"写错字",谢奕气得直骂:"你们这些附庸风雅的,懂个锤子!"

七、突然离世的遗憾

升平二年(358年),谢奕在豫州刺史任上猝然离世,年仅四十余岁。关于他的死因,史书语焉不详,但结合他平日豪饮的习惯,很可能是饮酒过度引发疾病。

出殡那天,建康城万人空巷。桓温亲自扶柩,叹息道:"自今以后,再无人敢追着我喝酒了。"这话看似玩笑,却道出了对这位挚友的深切怀念。

谢奕生前最爱的酒壶,按照他的遗嘱随葬了。壶上刻着他自题的诗句:"酒中自有真天地,醉里能观大乾坤。"这或许就是他一生的写照——在醉与醒之间,看透了世事沧桑。

八、历史长河中的独特浪花

谢奕死后,弟弟谢安和儿子谢玄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成就了更为显赫的功业。但细究起来,正是谢奕为谢氏家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唐代史学家在《晋书》中评价他"性粗强",但也承认他"有当世才具"。这个评价颇为公允。谢奕确实不够"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他显得格外真实可爱。

如今我们回望东晋那段历史,谢奕就像是一坛陈年烈酒,在满是清茶雅韵的时空里散发着独特的醇香。他告诉我们:历史不只需要温文尔雅的君子,也需要这样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真性情之人。

下次当你端起酒杯,不妨想想这位东晋的"暴脾气"名士——人生在世,既要活得明白,也要活得痛快。就像谢奕常说的:"做人若不能痛饮,何如不做?"当然,他忘了补充后半句:但也要记得适可而止。这或许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教训。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