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栖霞镇的细雨依旧缠绵,将青石板路洗刷得光可鉴人。
众人辞别了醉仙楼,马车再次启程,沿着蜿蜒的河岸前行。
约莫至午后,马车驶入一片更为开阔清幽的地界。
前方,一座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雅致庄园,在烟雨朦胧中逐渐显露出轮廓。
白墙高耸,黑瓦如鳞,门前两尊石狮古朴威严,门楣上悬着匾额,上书“静园”二字,笔力遒劲,透着不凡气度。
谢尘望着那熟悉的门庭,嘴角微微弯起,语气中带着一丝放松:“诸位,前面便是寒舍别院。到家了。”
马车在门前停下,早有仆从恭敬等候。
众人下车,还未及细看,便见一位中年男子含笑迎出。
他身着素雅锦袍,面容温润,目光清亮有神,举止从容得体,正是谢家家主谢知渊。
“谢伯父。”沈云舟、纪千秋等人皆拱手行礼。
谢知渊含笑回礼,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稍显好奇张望的方梨身上时,那目光停留了刹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探究。
“诸位贤侄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入内奉茶。”他侧身将众人引入府中。
踏入府门,眼前豁然开朗。
与外表的素雅不同,府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精巧布局,回廊曲折通幽。
细雨中的园林更添一份静谧与诗意。然而,在懂行之人的眼中,这看似随意的布局却暗藏玄机,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似乎都隐隐契合着某种阵法韵律,并非杀阵,却似有预警、困敌之效,一步一景,皆有可能暗藏机关。
众人被引至一处临水的花厅。厅内布置清雅,焚着淡淡的檀香,与窗外的雨声相得益彰。
侍女奉上香茗。谢知渊与众人寒暄几句,便含笑看向谢尘:“尘儿,许久未对弈,来一局?”
谢尘微笑颔首:“恭敬不如从命。”
父子二人移步至窗边的棋枰前,相对而坐。
棋子落盘,清脆有声。
两人看似闲适对弈,言语间却机锋暗藏。
“听闻尘儿此行,颇多波折?”谢知渊落下一子,状似随意地问。
“历练而已,些许风浪,不足挂齿。”谢尘从容应对,指尖白子落下,化解了黑子的一处攻势。
“遇事当思虑周全,谋定而后动。锋芒太露,易折。”谢知渊再落一子,隐含告诫。
“父亲教诲,孩儿谨记。然事有轻重缓急,当断则断。”谢尘微微一笑,白子轻点,反守为攻,棋风锐利又不失沉稳。
“嗯。”谢知渊看着棋盘上儿子展现出的成长与锋芒,眼中掠过一丝赞许,不再多言。
一局快棋结束,谢尘险胜半子。
谢知渊含笑点头,目光转向安静坐在一旁的方梨。
语气温和地问道:“这位便是奕星峰的方姑娘吧?气质灵秀,甚是不凡。不知仙乡何处?家中长辈可还安好?”
方梨正小口抿着清茶,闻言放下茶盏,努力做出乖巧状:“谢伯父谬赞了。晚辈自幼上山修行,家乡…是处偏远小地,名字都不太记得了。家中…已无亲人在世。”她语气尽量平静,内心却有点打鼓:「“查户口?谢爸爸好敏锐!统子,我答得还行吧?”」
统子:【“标准答案!宿主稳住!父母双亡上山早模板启动!完美!”】
这时,一位衣着素雅、眉目温婉的妇人带着侍女端来茶点,正是谢尘之母,苏挽秋。
她笑着打断:“知渊,孩子们刚到家,舟车劳顿,哪有这般盘问的?”她亲自将一碟精致的荷花酥放到方梨面前,“方姑娘,尝尝这江南的小点心,莫要拘束。”
她温柔地告知众人休息的客房,又特意对方梨道:“姑娘的客房安排在听竹苑,清静雅致,离尘儿的墨韵斋也近,方便你们年轻人走动。”
安排妥当后,苏挽秋便借着送茶点的机会,与方梨闲话起来。
“尘儿在宗门,性子闷,心思又重,多亏你们这些师兄师妹照应。”她语气温柔,带着母亲的关切,“他若有哪里做得不周到,姑娘莫要见怪…看姑娘这般灵秀品貌,谈吐不俗,家中定是书香门第吧?”
方梨头皮发麻,内心哀嚎:「“又来了?!统子,救命!这怎么接?”」
统子:【“重复标准答案!语气要自然!带上一点伤感!对!就是这样!”】
方梨努力挤出一点黯然模样,低声道:“伯母过誉了。晚辈…真的记不清了。”
就在气氛略显微妙之际,一个清脆活泼的声音如同雀鸟般打破了宁静。
“哥哥!阿娘!听说来客人了?是不是天衍宗的仙子姐姐来了?”
话音未落,一个身着鹅黄衣裙、梳着双丫髻的灵动少女便跑了进来,正是谢尘的妹妹谢婉宁。
她眼睛亮晶晶的,先是崇拜地看了一眼谢尘,然后目光就黏在了方梨身上,满是好奇与兴奋。
“这位就是方姐姐吗?哥哥信里提过!姐姐你好漂亮!像画里的仙女!宗门里是不是很好玩?能不能教我飞?”她叽叽喳喳,问题一个接一个,天真烂漫,瞬间冲散了方才那点微妙的试探气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师妹摆烂了,师兄们又争又抢请大家收藏:()小师妹摆烂了,师兄们又争又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