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 > 第180章 潜锋筑链拓新局,智投生态暖民生

第一百八十章 潜锋筑链拓新局,智投生态暖民生

2029年12月29日(周一)的江苏常州,御景园6幢1601的晨光裹着八宝粥的甜香——妈妈正扶着刚满一岁的小电走学步车,小家伙攥着车把,路过茶几上小雨画的“科技乡村”草稿,突然指着上面的机器人图案,清晰喊出“机、机”;林凡蹲在旁边笑,伸手点了点画里的机器人:“对,是机器人,以后帮爷爷浇地的。”苏晚晴帮小雨整理新画稿,姑娘捏着平板皱眉:“哥,农智科技的张总说,想把‘AI监测仪 机器人巡检’画一起,可怎么把‘光储供电’串起来?总不能画三根线吧?”

“用一条金色的能量线,从光储站连到监测仪,再连到机器人,旁边标‘全链供电’,画个小电的卡通举着能量线,既显整合又贴咱们的业务。”林凡刚说完,目光落在手机“初创科技融资周报”上,脑海里突然涌来比上次更清晰的预知画面——不是零散的公司信息,是五家深耕硬核科技的初创公司,连他们的技术卡点、资金缺口、未来价值都清清楚楚:

一家叫“锐芯微”,做车规级固态电池管理芯片,设计稿已完成,却缺2000万流片资金,3个月后会因没钱流片,被国外芯片巨头低价收购;一家叫“灵行机器人”,做乡村巡检机器人,样机已出,但“履带式底盘在田埂易卡壳”,缺适配的微型电机技术,半年后会放弃乡村市场;一家叫“智农脑”,做农业AI大模型,能精准测产,但缺边缘算力服务器,没法在无网的偏远村落地;一家叫“量核科技”,做小型化量子计算温控设备,卡在“-270℃超低温制冷效率”,急需新型隔热材料;最后一家叫“聚核能”,做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的超导线圈,材料强度不够,实验屡次失败,快撑不下去——这五家的痛点,刚好全是云帆能补上的:钱,有之前股市赚的闲置资金;技术,陈教授团队的材料、强子的电机、公司的光储算力,全能对接;更关键的是,预知里明确,这些公司3年后会成为国内硬核科技的“隐形冠军”,投资他们不是单纯赚钱,是能把“芯片-机器人-AI-量子-核聚变”串成链,以后乡村的巡检、农田的AI测产、甚至未来的清洁能源,都能靠自己的生态搞定。

林凡把小电抱到怀里,摸出手机给强子、周彤、陈教授发消息:“上午9点开会,带齐技术、法务、资金的资料,有五家初创公司要布局。”转头对苏晚晴说:“晚晴,这周不跑项目,专门对接这五家——咱们设个‘潜锋科技基金’,只给钱给技术,不干涉他们管理,让他们安心搞研发,以后这些技术全能用在乡村、医疗上。”妈妈把刚热的糖糕递过来:“去吧,小电有我呢,刚又指着画喊‘机’,糕揣着,上午饿了垫肚子。”

上午9点,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强子带了技术团队的核心,周彤备了股权协议模板,陈教授手里攥着材料样本。林凡把五家公司的信息投在屏幕上,每一家都标清“痛点”“云帆能提供的支持”“合作方式”:

“第一家锐芯微,车规芯片缺流片钱。”林凡指着屏幕,“周彤,从闲置资金里划2000万,不要股权,算‘无息借款’,等他们流片成功,优先给咱们的车载电池供货就行——不占人股份,免得他们有顾虑。”周彤点头:“我查过他们的设计稿,技术达标,借款协议加‘优先供货’条款,上午就能拟出来。”

“第二家灵行机器人,履带底盘卡壳。”林凡转向强子,“他们的问题是电机扭矩不够,咱们车间不是刚做了‘微型高扭矩电机’?给他们送10套样品,派2个工程师去指导改装,技术免费共享,只要求他们的机器人优先用咱们的光储电池。”强子掏出电机样品:“这电机刚测完,田埂通过率95%,今天就能送过去。”

“第三家智农脑,缺边缘算力。”林凡看向陈教授,“咱们乡村光储站不是有闲置的算力服务器?拆10台给他们,装个‘低功耗系统’,刚好够偏远村的AI测产用——算力免费借,以后他们的AI模型优先适配咱们的监测仪。”陈教授点头:“服务器改改系统就行,下午就能调通。”

“第四家量核科技,缺超低温隔热材料。”林凡敲了敲屏幕,“咱们给医疗设备做的‘真空隔热棉’,-270℃导热率达标,陈教授带团队去对接,材料按成本价供,不占股,只要求他们的设备优先给国内实验室用。”老教授立马起身:“我现在就联系他们,下午去他们实验室。”

“第五家聚核能,超导线圈材料不行。”林凡最后说,“强子,把咱们给风电设备做的‘碳纤维复合导线’样品送过去——强度比他们现在用的高30%,技术团队帮他们测试参数,同样不占股,只盼着他们的核聚变实验能成,以后乡村能用上清洁能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一步“精准对接,去繁就简”,周一(12.29)到周二(12.30)——没开冗长的谈判会,全是“直接解决问题”:

周彤上午把2000万借款打到锐芯微的专项账户,协议只签了两页纸,没加任何干涉条款;强子中午把电机、导线样品送到灵行机器人、聚核能,工程师跟着驻场,当场拆样机改;陈教授下午去量核科技,用云帆的隔热棉做实验,制冷效率立马提升20%;智农脑的人傍晚来拉服务器,当场就在公司调通了系统,工程师笑着说:“你们这效率,比找投资机构快10倍!”

第二步“实地验证,不搞虚的”,周三(12.31)——林凡带核心团队去五家公司跑了一圈:在锐芯微的设计室,看了他们的芯片布局图,确认技术达标;在灵行机器人的测试场,看改装电机的机器人在田埂上跑,没再卡壳;在智农脑的实验室,看AI模型用云帆的服务器,在无网状态下精准测出小麦产量;在量核科技的低温实验室,摸了摸裹着云帆隔热棉的设备,外壳不结霜;在聚核能的车间,看他们用云帆的导线缠线圈,强度测试一次过。

每到一家,林凡只说一句话:“你们专心搞研发,钱、技术、资源我们补,绝不插手你们的管理,咱们只做‘帮衬’,不做‘老板’。”锐芯微的创始人王锐红着眼眶:“之前找了8家投资机构,全要占30%以上股份,还要派董事,你们是第一个只帮不抢的。”

第三步“签框架,定长期”,周四(1.1,元旦)——虽然是假期,五家公司的创始人全主动来云帆签框架协议:没有复杂的对赌条款,只有“资源支持 优先合作”的约定:锐芯微流片后优先供云帆车载电池;灵行机器人的巡检车全用云帆光储;智农脑的AI模型只适配云帆设备;量核科技、聚核能的技术优先给国内用。

签完字,聚核能的创始人李岩握着林凡的手说:“之前外资给1亿,要我们把技术卖给他们,我们没同意,现在有你们支持,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核聚变,肯定能成!”

第四步“落地保障,稳后续”,周五(1.2)——强子派了10个工程师,分驻五家公司,做“技术顾问”,只答疑不决策;周彤设了“潜锋基金”专户,每家公司的后续需求,24小时内响应;陈教授把五家的技术卡点,列成“协同研发清单”,云帆的实验室免费对他们开放。

晚上回家,客厅里挂着小雨刚画完的“科技乡村全景图”——光储站连着AI监测仪,机器人在田埂上跑,芯片、量子设备的小图标藏在角落,小电的卡通举着金色能量线,把所有设备串在一起。小电扶着画,指着机器人喊“机、机”;妈妈炖了羊肉火锅,强子、周彤、陈教授带着家人来做客,灵行机器人的张总还送了个缩小版的机器人模型,强强和小电围着模型爬;苏晚晴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搞科技离咱们远,现在才知道,帮着这些小公司,就是帮着咱们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

林凡看着满屋子的暖,突然觉得能力升级的真正意义,不是能预知多少机会,是能把那些“快撑不下去的坚持”、“想做却没条件的梦想”,用自己的力量托一把——不用占股、不用控制,就单纯地“你缺啥,我有,就给你”,看着他们把芯片做出来、把机器人改好、把AI用到田里,比赚多少倍回报都踏实。

周末,锐芯微的流片申请提交了;灵行机器人的改装样机送到了西北村,村民围着看机器人浇地;智农脑的AI模型在石洼村测产,误差不到3%;量核科技的制冷设备效率达标了;聚核能用云帆的导线,缠出了第一组合格的超导线圈。林凡抱着小电,陪苏晚晴在阳台看雪,雪花飘落在小雨的画稿上,画里的金色能量线,像极了此刻的日子——暖乎乎的,又充满了盼头。

喜欢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