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 > 第129章 世态炎凉恶不分

“小兄弟,怎么闷闷不乐的。”

“这位大哥,你说人活在世上真的很累,为什么还有人喜欢长生呢?”

“因为活得累的想修仙熬死那些活得长的然后给自己争口气,想着打不过还熬不过嘛,活得开心的想把这份开心延续下去,当然巴不得长生。”

“是这样吗?”

“不是,我乱扯的,小兄弟有故事啊,说来听听,小二上酒。”

“大哥,我恐怕没钱请你喝酒。”

“我请,你随便喝。”

“那我就谢过大哥了,我啊,其实是不远的揠苗国三皇子,王子期。。。。。”

北域揠苗国,立冬后的第一场雪下得比往年都早,雪片像撕碎的棉絮,一层层糊在朱墙碧瓦上。王子期裹着一件旧狐腋裘,站在昭阳殿最西头的廊柱后头,呼出的雾气刚出口就被风吹散。狐裘是去年生辰母妃遗物,袖口磨得发亮,毛尖却仍旧雪白,衬得他那张圆脸愈发没有棱角。此刻早朝刚散,金砖地上脚印凌乱,像一张被揉皱又摊开的宣纸,印满权势的褶子。他数着脚印,数到第十七对时,听见大哥的笑声从殿里滚出来——低沉、短促,却像石子击水,层层荡开;紧接着是二哥的声音,清亮得近乎甜腻,一句“父皇圣明”拐了三个弯,像绸缎里抽出的金丝,软却韧。他忽然想起母妃临终前抓着他的手,指甲掐进他腕肉里,说的却是极轻的话:“期儿,别学你大哥的‘玲珑’,也别学你二哥的‘花巧’,那两条路都太窄,容不下一个想喘气的人。”

可宫里教人喘气的缝隙向来不多。王子期记得七岁那年,大哥已能在一盏茶工夫里把《盐铁论》背得滚瓜烂熟,父皇高兴,顺手把镇纸金狮赏了;二哥更绝,当场用那金狮压了一张花笺,写“兄友弟恭”四个小楷,呈上去,父皇笑得眼角堆起千层褶,又赏了一匣南珠。他站在旁边,手里攥着母妃前夜替他温好的《千字文》,却怎么也张不开口——“天地玄黄”四个字像四块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也咽不下。那一刻他第一次明白,自己连“陪跑”都算不上,只是御阶前的一枚落叶,风一吹,就得让路。

长到十六岁,这种“让路”成了日常。尚书房里,太傅讲“夺嫡”二字,眼神有意无意掠过他,像扫过一张空椅子;演武场上,二哥一袭月白窄袖,箭箭穿杨,回头冲他笑:“三弟,来试试?”他接过弓,弦还没拉满,箭已软绵绵栽在脚边,围观的内侍们低头憋笑,肩膀抖得像风里的芦苇。回宫路上,他听见两个小太监躲在影壁后学他拉弓的姿势,胳膊伸得笔直,嘴里配“啾”的一声,然后一起笑瘫在地。那天夜里,他独自把寝殿所有铜镜反扣,可仍旧挡不住脑海里一遍遍重放的“啾”,像根竹刺,轻轻一拨就疼。

所以父皇驾崩的消息传来时,他反而松了一口气——终于要有个结果了,哪怕结果与他无关。大殓那天,梓宫停在太极殿,白幡拖曳十几丈,像一条冻僵的河。他跪在尾班,抬头看见大哥的背脊在孝服下绷成一张弓,二哥更是哭得梨花带雨,泪珠恰到好处地砸在金砖缝隙,溅起极小的水花。而他木然叩首,额头触地时,只觉地砖冰凉,像一口深井的井沿。后来史官记录,说“三皇子哀不及声,状若痴木”,他听了,心里竟生出几分感激——原来“透明”也是一种保命符。

可透明终究遮不住血统。夜里亥时,内侍急叩府门,递来二哥手谕:宣纸洒金,墨香未干,上头极客气地称他“三弟”,却连寒暄都省了,直接一句“越州仓曹,明日启程”。他捧着那张纸,指尖沾到未干的朱砂印泥,像沾了一滴血。第二日拂晓,雪停了,宫墙根堆着未扫的残雪,灰白里掺着泥,像一块发霉的糕。他独自出玄武门,回望时,只见城楼角旗被风扯得笔直,猎猎作响,仿佛替他挥手,又仿佛催他快走——原来连“落败”都算不上,只是被棋局遗忘的一粒闲子,随手扫进沟堑。

越州远在江南,驿路两千里,他走了整整一个月。出京时只给了一辆青篷骡车,车辕吱呀,像老人干咳;随行的内侍半路称病,溜得不见影,倒是母妃留下的老嬷嬷硬要跟,却在第三晚染了瘴疟,高热说胡话,死前抓着他的腕子,指甲掐进肉里,声音嘶哑得像锉刀:“殿下……别回……别回……”他抱着尸体在野店坐到天亮,店主人缩在柜台后头,算盘珠子拨得飞快,算的是棺材钱。那一夜,他第一次尝到“穷”——原来皇子身份在荒郊野外,连一口薄皮棺都抵不上,最后还是当了母妃给的玉佩,才换来四块松板、一抔黄土。

越州城门外,春汛刚至,护城河浊浪翻卷,像一锅煮坏的羹。杜别驾领着僚属在埠头“迎”他,官服外头罩了油绸雨衣,雨帽压得极低,只露出两撇花白胡子,湿答答贴在下巴上,像倒长着的杂草。见面第一句话,杜别驾没喊“殿下”,也没称“王参军”,而是抬手拱了拱,笑道:“哟,京里来的大菩萨,可算让我们这小庙蓬荜生辉。”声音不高,却顺着河风钻进耳朵,凉丝丝的。王子期下意识还礼,手还没放下,就听见后面一串闷笑——州判、录事、户曹、兵曹,十几张陌生脸,五官被雨气蒸得模糊,只看见一排排白牙,像一群等投喂的锦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请大家收藏:()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下来的日子,他才算真正“落地”。官舍原是个废弃驿亭,四面墙倒了两面,剩下一扇木门摇摇欲坠,风一刮就“吱嘎”唱歌;床是两条长凳架几块门板,翻身时“轰”一声,像打鼓。第一夜雨停,月光从瓦缝漏进来,恰好落在脸上,他睁眼到天亮,数着光斑里飞舞的尘埃,一共三百七十二粒。第二天去衙署点卯,杜别驾把一摞账簿推到他面前,说是“秋粮尾欠”,要他“核个准数”。账簿纸张发黄,霉味冲鼻,翻开一看,字迹比蝌蚪还乱,数字被虫蛀得七零八落,像被老鼠啃过的月饼。他熬到四更,总算理出头绪,次日上交,杜别驾随手翻了两页,便笑着摇头:“王参军,这数目不对吧?”说着拈起朱砂笔,在首页画了个大大的叉,红得刺目。再退回来,附一张纸条:“格式纰漏,重核。”他捧着那摞烂纸,回破亭的路上,正逢州里兵曹骑马经过,溅了他一身泥,回头冲他咧嘴:“对不住,道窄!”那笑里分明藏着钩子,把“皇子”二字撕下来,踩在泥水里。

更难受的是“群嘲”。州里每月“旬会”,设在城隍庙后殿,乌泱泱几十号人,围成半月形,中间留一张孤零零的椅子——那是他的“专座”。第一次开会,他刚坐下,椅子腿“咔嚓”断了一条,整个人仰面翻倒,后脑勺磕在青砖上,嗡的一声,像敲了一口破钟。满屋哄笑,杜别驾抬手压了压,胡子抖个不停:“王参军果然不同凡响,连椅子都想给您行大礼。”笑声更响,浪潮似的,一层层拍过来,他坐在碎木屑里,后脑勺起了包,却怎么也爬不起来,最后还是户曹的小吏“好心”拽了他一把,手心却暗暗使力,指甲几乎掐进他胳膊肉里。会后回官舍,他对着镜子摸包,肿得发亮,像嵌了颗鸽子蛋,忽然就想起二哥当年在御花园递给他的那颗南珠——圆润、冰凉,如今却换成血肉模糊的“赏赐”,命运果真幽默。

真正让他心凉的,是“无人应答”的窘迫。一次,城外官仓走水,半仓新粮被烟熏得发黑,杜别驾命他“即日勘验”。他带两个小吏去,到了却发现仓门紧锁,守仓兵丁醉醺醺躺在门槛上,呼噜声赛过打雷。他好言好语,兵丁翻个白眼:“钥匙?杜别驾没给。”转身又睡。他赶回州府请示,却被门房拦在仪门外,说“大人歇午”。六月毒日头悬在头顶,石阶烫得能煎蛋,他站了一个时辰,眼前发黑,差点晕厥。好容易等到杜别驾踱出来,端着茶盏,吹了吹浮沫,慢悠悠一句:“哦?钥匙?想是忘了吧。”随手把腰间铜匙扔给书童,“陪王参军走一趟。”那书童一路拖拖沓沓,到仓已申末,粮堆早被附近百姓扒走小半,黑灰扬得漫天。他当场发狠,叫人绑了守仓兵丁,可嗓子喊破,身后两个小吏却像聋子,低头数蚂蚁。他忽然意识到:在这座城里,“皇子”只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连配角都懒得客串。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炭”——腊月里,州里发俸,照例折成米、盐、炭。他的那份,米是陈的,盐是潮的,炭却“刚好差两斤”。他拎着那筐炭回破亭,半路被风掀了盖,黑炭滚了一地,沿路的小童跑出来抢,一边抢一边唱:“三皇子,丢炭啦,丢完炭,哭哇哇!”他弯腰去捡,手指冻得通红,却怎么也捡不完,最后索性坐在雪地里,看那些孩子把炭块抛来抛去,黑雪似的,落得到处都是。夜里,他抱着膝坐在床板上,门窗漏风,寒意像无数细针往骨缝里钻。他把所有能盖的都裹上身——狐裘、夏布、甚至那本《千字文》,可仍旧止不住抖。窗外雪光映进来,照得地面惨白,他忽然想起母妃说过:“人一旦觉得自己可怜,就真的完了。”那一刻,他清清楚楚听见心里“咔”一声,像冰面裂开第一道缝——不是愤怒,是彻底的荒凉。

于是,他逃了——辞表都没写,只留一封空信函,压在断腿桌上。出城那天,雾气浓得化不开,城门口的兵丁打着哈欠,连盘问都懒得,挥手放人。他雇了条小船,顺流而下,船篷漏雨,滴滴答答落在脚边,像给他打拍子。三天后,船在沅水口靠岸,他弃舟登岸,眼前是一马平川的早稻田,秧针刚出水面,嫩得能掐出水来。他深吸一口气,稻香混着泥土腥,竟有种劫后余生的错觉。可没走两步,就听见田埂上有人嚷嚷:“快点!拔高点!明儿个苗就能长一截!”那声音熟得刺耳,他抬头,一眼认出——刘侍郎,昔年兵部堂上,曾拍着桌子骂“三皇子乳臭未干”的那位;再远点,柳给事中、张御史……一个个紫袍换褐衣,锄头却拿反了,像举着笏板。见他来,刘侍郎先是一愣,随即苦笑:“殿下也来了?皇上隆恩,叫我们‘体验稼穑’。”说着指指身后,“您瞧,这苗长得慢,咱给它‘提个神’。”顺他手指望去,只见几亩田被拔得东倒西歪,苗根裸露,像被拔过毛的鸡皮。王子期脑中“嗡”一声,史官笔下那场三百年前的饥荒突然活了——赤地千里,易子而食,国名因此改成“揠苗”,如今旧戏新唱,连台本都不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请大家收藏:()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连夜折返,再赴京城。夏夜闷热,他却在金水桥下打哆嗦,牙齿撞得咯咯响。登闻鼓前,守卫拦他,他掏出皇子的鎏金腰牌,对方却笑:“新朝规矩,先皇之子,一律称‘臣’。”他跪,一下一下叩,额头血顺着鼻梁滴在鼓面上,像给蒙皮添了暗红花纹。鼓声闷沉沉,传不出多远,倒把巡夜兵招来,一拥而上,扭送金殿。殿上灯火通明,新皇二哥高坐,龙袍晃得人眼花,袖口缠枝莲纹里掺了银线,一动就闪,像无数把小刀。他伏地,血滴在金砖,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再拔一次苗,国就空了!”皇帝撑着下巴,指甲上新染的蔻丹红得刺目,半晌才笑:“三弟还是不懂,盛世要有盛世的模样。”随手掷下一支朱签,“流放西漠,即刻出京。”又颁诏——国号改为“华锦”,府库半数抽去江南购丝,要“织尽天下霞光”。

他出狱,被押回旧府收拾行李。府邸早被抄过,空得能听见回声。他转了一圈,只找到母妃留下的那把苗刀——刀身薄,锈迹斑斑,刀刃却仍旧锋利。他用破布包好,系在背上,像背着一截残缺的梦。出京那天,他没走正门,怕被人看笑话。十里长亭外,柳絮飞雪,他牵着一头花五文钱买来的瘦驴,驴背上只有两箱书、一把苗刀。远处官道尘土扬起,是押送绸缎的驿马,金铃叮当,像给帝国唱最后一首摇篮曲。王子期把斗笠压得很低,低声对自己说:“走吧,这出戏没人要听劝。”驴蹄踏在泥上,一步一个小洼,很快又被风吹平,仿佛从没有人来过。

喜欢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请大家收藏:()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