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相国在上 > 第112章 111【锦绣】

相国在上 第112章 111【锦绣】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0-21 07:10:12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112章 111锦绣】

沈园与影园不同,或者说与薛淮了解过的扬州园林皆不同。

扬州名园融合南北特色,讲究明朗疏阔、富丽奢华,便以薛淮昨日见到的影园风景为例,整座园林借山水之景闹中取静,更像薛淮前世见过的风景公园。

苏州名园则擅长以小见大,以淡雅含蓄为基调,不刻意追求高大气派,借精巧雅致之妙,营造出清雅意趣。

一如当下薛淮看到的沈园。

一路走来但见粉墙黛瓦围合,月洞门引景,廊道过渡,虹桥点睛,再辅以云岗迭石,处处能见巧思。

薛淮和沈青鸾并肩前行,丫鬟和仆妇们远远跟在后面。

沈青鸾边走边向薛淮介绍园内景致,诸如轩窗镂刻、匾额典故、砖雕陈设等等。

她端庄大气的仪态无可挑剔,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大家闺秀,起初薛淮还有些新奇,随后慢慢沉浸在沈青鸾悦耳的嗓音中。

待至临水小筑竹影阁,沈青鸾请薛淮入内小坐,进门时不动声色地给芸儿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地让其他人在阁外止步,只她一人入内侍候。

阁内半架水面,内设嵌螺钿漆画屏风,悬“竹影佳处”匾,窗外芭蕉掩映。

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薛淮来到窗边,身后忽地响起清脆的笑声。

他扭头望去,便见少女迈步走来,明亮的双眼定定地看着他,脆生生地说道:“淮哥哥!”

看得出来,沈青鸾今天刻意压制着某些情感,否则说不定刚才一见面她就会喊出来。

薛淮微笑道:“青鸾,半年不见,你过得如何?”

“我很好。”

沈青鸾请薛淮落座,然后坐在桌边望着他说道:“淮哥哥你呢?那次在贡院里是不是很凶险?”

芸儿见状便奉上香茗,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下。

薛淮品了一口清茶,在沈青鸾期待的注视中,将贡院风波简略讲述一遍,隐去了其中关于太子和姜璃的戏份。

“淮哥哥你真的好厉害。”

沈青鸾面上浮现真切的赞叹,继而道:“以前那些人说你空有一腔血勇,行事颠三倒四,如今让他们扪心自问,谁能在那般复杂的局势中,巧妙地游走于内阁大学士和礼部侍郎之间,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如此公正的结果?连我这般不通官场谋略的女子都能看出,淮哥哥当时的处境有多危险,一步踏错就有可能成为旁人手里的刀。”

“真有这么厉害?”

薛淮好奇地望着她。

沈青鸾毫不迟疑地点头道:“当然!先前我不知道此事细节,今日听淮哥哥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才明白想要做成一件事有多难。你必须弄清楚孙阁老和岳侍郎的立场,以及这二人背后势力的诉求和忌惮,尤其要将那位范总宪所代表的天子圣意考虑进去,光是应对一方势力就让人头疼,更遑论你要顾及到方方面面。”

她微微一顿,感慨道:“要是让我处在淮哥哥的位置,只怕两眼一抹黑,稀里糊涂就被人算计了。”

薛淮被她娇憨的神情感染,有心打趣道:“那可未必。我听说青鸾妹妹这两年声名鹊起,在江南颇为引人瞩目。你不仅能帮沈叔父稽核商号账目,还极有远见地将广泰号的触角延伸到浙江一带,有人认为你这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将来必能继承沈叔父的衣钵。”

沈青鸾笑眼弯弯,轻声道:“原来……淮哥哥也在关注我的消息?”

“嗯?”

薛淮微微一怔,他那番话的重点好像不在此处吧?

望着少女热切的目光,他微微点头道:“没错,从你离开京城后,我便让人留心打探你的消息。”

沈青鸾这一刻忽觉内心的忧虑尽数消退。

先前她曾委婉地向母亲杜氏提过,她绝对不会怀疑薛淮的品格,只是随着他的青云直上,难免会有几分患得患失。这个时代终究是读书为上品,如果薛淮上升的势头没有变化,按照士农工商的排序来说,她和他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在薛淮还只是翰林院编修的时候,沈青鸾身为沈秉文的嫡女,再加上两家世交的关系,她自忖还算登对,但是仅仅一别半年,薛淮就摇身一变成为扬州同知,这片地界上权势煊赫的大人物。

连她的父母在见到薛淮的时候都要主动行礼,虽说薛淮绝非轻狂之辈,官民之别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直到此时此刻,她从薛淮口中听到一个肯定的回答,虽然并非山盟海誓之类的言辞,但也足以让她那颗暗暗忐忑的心安定下来。

杂念既去,沈青鸾不再执着于落袋为安,岔开话题道:“淮哥哥,这次你来扬州有什么具体打算么?”

“我正想请教你。”

薛淮顺势说道:“如今扬州境内的大体情形,还请青鸾妹妹为我讲解一番。”

“看来昨夜那些人在影园的安排让淮哥哥很不满呢。”

沈青鸾莞尔道:“其实类似的情形半年前就发生过一次。当时谭府尊新官上任,府衙那群官吏在影园设宴,席间来自天南地北的珍馐佳肴难以尽数,此外还有几位如似玉的佳人入席相伴。据说谭府尊没有推辞,后来便一步步陷入本地大族编织的巨网。淮哥哥昨夜应该能看到,谭府尊在某些时候说话的分量未必比得上刘家那位通判。”

此刻室内没有旁人,又是在薛淮面前,她的言辞自然极其直白大胆,本质上是不想让薛淮造成误判。

薛淮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话虽如此,他并不认为谭明光真的毫无还手之力。

从他果断让渡权力的举动来看,这位府尊大人并非看不清形势、被人牵着鼻子走,他的种种决定归根结底其实是无奈的选择。

上面没有靠山,下面没有拥趸,谭明光空降扬州,身边仅有两三个忠心的幕僚,如何能够撬动本地这群紧密抱团的豪族官绅?

若他年轻一二十岁,兴许还会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但他如今年近半百,自然一心求稳。

沈青鸾清楚薛淮想知道什么,于是继续说道:“淮哥哥,扬州官场细究起来有三种人,其一是依靠本土富绅支撑的官员,如府衙通判刘让、推官郑宣、经历胡全、江都知县李春久等人,他们盘根错节相互勾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不好惊动。这些人隐隐以刘家为首,淮哥哥尤其要注意刘家家主刘傅,我爹说这位刘老爷子人老成精,而且和江苏巡抚关系莫逆,是个极难对付的人物。”

“嗯,我记下了,还有呢?”

“其二便是明哲保身的一派,如……那位谭府尊,他们大多是外乡人来到扬州为官,在本地没有人脉,又被本土官吏严防死守,很难找到破局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选择置身事外,也有人主动投靠本土官吏,纵然拿不回多少权力,至少能靠着扬州的富庶吃得盆满钵满。”

沈青鸾眼中浮现一抹厌憎,继而道:“最后一派人数最少,他们是真心想为扬州百姓做一些实事的官员,然而囿于种种掣肘和困难,他们想做事面临的难度极大。”

这一刻薛淮脑海中忽然浮现昨日在东关码头,见到的那位仪真知县章时。

紧接着便听沈青鸾沉重地说道:“我听我爹提过,仪真章知县颇有志气抱负,奈何他面对的是自成一体的府衙,下属们也都各怀心思。去年江堤决口之前,他便来到府衙求见原知府韩翊,请求府衙组织民夫加固堤坝,最终被韩翊以虚耗民力拒绝,后来江堤果然决口,百姓们损失惨重。”

“韩翊不会有好下场。”

薛淮从京城而来,自然清楚朝中的风向,这句话算是让沈青鸾稍感安慰。

她收拾心情,继续为薛淮介绍道:“淮哥哥,扬州本地大族除了我们沈家,还有刘乔郑王四姓,此外便是葛、白、赵等盐商。这些年我爹与他们斗来斗去,两边都奈何不了对方。其实那群人并非铁板一块,据我所知刘家和乔家在五年前发生过极其激烈的冲突,甚至一度闹到布政司,最后勉强平息事态,但两家已是老死不相往来。正是因为他们内部不和,我们沈家才能趁势发展壮大。”

薛淮登时了然。

沈青鸾提供的信息很关键,扬州府错综复杂的局面在他眼前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从官场到民间,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层层迭迭,但他至少能确认一点,并非所有人都满足于现状,那么他昨夜在影园的表态传开之后,肯定能够发挥一定的效果。

一念及此,薛淮饶有兴致地看着沈青鸾问道:“青鸾,你觉得我应该从何处入手?”

这当然不是考校,沈青鸾觉得这是他对自己的信任,因而认真地说道:“淮哥哥,我认为你或许不必急着大刀阔斧地改革,因为扬州的问题绝非收拾几个官吏可以解决。与其让那些人受迫而抱团,不如找准机会擒贼擒王!”

“你是说……刘家?”

薛淮略感讶异,这丫头的想法竟然和他不谋而合。

沈青鸾点头道:“对,就是刘家,只要淮哥哥能够拿下他家,其他大族不足为惧,必然树倒猢狲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