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路上,给这条古老的老街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混乱的石子路老街上,布满了各种售卖的杂货摊,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市井画卷徐徐展开。
老街入口处,是王大爷的早点摊。
一口大铁锅咕嘟咕嘟煮着浓稠的豆浆,旁边蒸笼里的包子、馒头热气腾腾。
“来啦!
刚出锅的肉包子,皮薄馅大!”
王大爷洪亮的吆喝声,唤醒了老街的清晨。
几个上班族匆匆停下脚步,买上两个包子,一杯豆浆,边走边吃,开启忙碌的一天。
往前走几步,是张婶的蔬菜摊。
新鲜的青菜、带着露水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整齐地码放在竹筐里。
张婶一边择菜,一边和老主顾们唠着家常:“今儿这菜可新鲜了,一大早去地里摘的。”
一位大妈蹲下身,仔细挑选着蔬菜,和张婶讨价还价,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再往里走,有个卖小五金的摊位。
货架上挂满了各种钳子、扳手、螺丝刀,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零件。
摊主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正专注地擦拭着工具,偶尔抬头看一眼过往的行人,眼神里透着朴实和憨厚。
街边的角落里,坐着一位卖手编竹篮的老爷爷。
他的面前摆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竹篮,都是他亲手编织的。
老爷爷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竹条,动作娴熟地编织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几个游客被这些精美的竹篮吸引,驻足欣赏,忍不住买上一两个当作纪念品。
还有卖水果的摊位,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紫莹莹的葡萄,果香四溢。
摊主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尝尝,不甜不要钱!”
孩子们拉着父母的手,眼巴巴地望着水果,父母拗不过,只好买上一些,孩子们立刻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老街中间,有个卖旧书的小摊。
泛黄的书页,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有经典名着、武侠小说,还有一些旧杂志。
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一本一本地翻看着,仿佛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周围的喧嚣。
在老街的尽头,有个卖工艺品的摊位。
摊主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大姐,她的摊位上摆满了自己制作的陶瓷饰品、木雕摆件。
这些工艺品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吸引了不少爱美的姑娘前来挑选。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街渐渐热闹起来。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