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雾里余温 > 第160章 寒露的菊花

雾里余温 第160章 寒露的菊花

作者:鲽萌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1-15 01:36: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寒露的晨霜打湿了院角的菊丛,紫的、黄的、白的花瓣上凝着冰晶,像给花朵镶了层银边。思砚捧着个粗瓷盆蹲在花前,看露珠从花瓣滚落,砸在盆底的青苔上,溅起细小花纹。风吹过,菊香混着霜气漫过来,清冽得像刚滤过的泉水。

“别碰霜打的花瓣,会蔫的。”苏晚正用剪刀修剪过长的枝条,枯黄的叶子落在盆里,“你外婆总说‘寒露赏菊,霜重香愈浓’,这菊花就得经点霜,花瓣才更挺括,香气才更足。”她把母亲寄来的旧陶盆摆在石桌上,盆身上刻着“采菊东篱下”的字样,“这是你外婆养菊用的,说‘老陶透气,根须长得旺’。思砚伸手碰了片黄菊的花瓣,冰凉的触感让他缩了缩手,却笑出声:“比冰块还香。”

林砚在屋檐下搭了个竹架,把盆栽的菊花搬上去避霜。“夜里温度低,得让它们挨着墙根,”他往花盆里添了把新土,“外婆说‘寒露的菊要添肥,来年才能分根’。”思砚举着自己画的菊花,是用彩笔涂的,花瓣层层叠叠像小太阳,“这个贴在竹架上,让菊花知道有人夸它们好看”。林砚笑着把画纸用钉子固定在架上,风一吹,画纸和花瓣一起晃,倒像幅活的画。

来老先生的孙女挎着竹篮过来,里面是她家蒸的菊花糕,米白色的糕上撒着晒干的菊瓣,甜香混着药香。“我爷爷说,寒露的菊花能泡茶,加些冰糖,喝着败火,”她把竹篮放在石桌上,帮苏晚把残花捡进簸箕,“我们的菊糕配着你的菊花茶,一口甜一口清,像把秋天的味都含在嘴里。”

思砚立刻从菊丛里掐了朵小白菊递过去,两个孩子蹲在竹架边,数着黄菊的花瓣,一片、两片、三片……数着数着就被花香勾了神,托着腮帮子发呆。思砚的鞋面上沾着白霜,是刚才踩在草上蹭的,他却不在意,指着天边的朝霞说“那颜色像外婆染的红菊”。老先生坐在堂屋的藤椅上,喝着菊花茶说:“这菊花啊,不与春花争艳,专等秋深露重时开,像有骨气的人,越经考验越精神。你外婆不就总说‘花品如人品,耐寒方可贵’?”

街坊们来讨菊苗时,手里都带着些秋物。张奶奶端来碗萝卜汤,“新挖的萝卜,炖着喝暖身子”;老板娘拎着袋炒栗子,“寒露吃栗,健脾养胃”;思砚举着他刚掐的紫菊,给每个人看,花瓣上的霜落在栗子袋上,惹得大家直笑“思砚把香雪带过来了”。

“要给外婆寄罐菊花茶,”林砚把晾干的菊瓣装进玻璃罐,阳光透过花瓣,映出淡淡的黄,“让她用温水泡,说我们的菊花经了霜,香得久。”思砚找来张画,上面画着个小人在摘菊花,旁边摆着茶杯,说是“外婆看到就知道我们在喝菊花茶”。他把画贴在罐身上,胶带被露水打湿,却粘得牢牢的。

傍晚,夕阳把菊丛染成金红色,霜气渐渐散了,花瓣舒展开来,比清晨更显精神。苏晚用新鲜的菊瓣煮了粥,米香混着菊香,思砚喝得鼻尖冒汗,说“比白糖水还清口”。林砚给他剥了个栗子,“慢点吃,外婆说‘寒露的吃食要带点苦,才能败去秋燥’”。

夜里,菊香顺着窗缝钻进来,和着蟋蟀的鸣声,像支清寂的夜曲。思砚躺在被窝里,手里攥着片干菊瓣,说是“给外婆的小茶包,泡在水里会开花”。苏晚坐在床边,给他讲菊花的故事,说“这花在霜里站了那么久,就等寒露这阵香,把清苦都酿成了甘,就像我们等外婆来,盼了些日子,见面时才更觉亲”。

林砚走进来,手里拿着件新做的厚褂子,是用母亲寄来的深灰棉布缝的,领口绣着小小的菊花。“明天穿这个去学堂,”他把褂子放在床头,“风硬了,这布挡风,像裹着菊香的暖。”苏晚摸着棉布的纹路,突然觉得这寒露的菊花里,藏着最清贵的盼——是孩子贴在罐上的画,是老人的菊糕,是街坊的栗子,把秋天的霜都酿成了香。

这个寒露,没有惊天动地的芬芳,只有院角的菊丛、杯里的清茗和家人的相守,却比任何华丽的篇章都更动人。因为他们都知道,最坚韧的美,从来都藏在这些经霜的绽放里——是思砚沾着霜的指尖,是老先生的茶杯,是林砚搬花的手,是寒露夜里那缕清冽的香,藏着岁月的风骨与期盼。

而那些开在霜里的菊,那些泡在杯里的香,那些藏在罐里的甘,终将像这渐深的秋意一样,在时光里慢慢沉淀,让每个秋天的日子,都带着菊花的清,带着相聚的暖,等那个最牵挂的人,笑着揭开茶罐,说声“这菊花经了霜,香得比去年还耐品呢”。

喜欢雾里余温请大家收藏:()雾里余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