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雾里余温 > 第123章 清明艾草

雾里余温 第123章 清明艾草

作者:鲽萌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1-15 01:36: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明的雨丝细得像绣线,斜斜地织着,把巷子里的青石板润得发亮。思砚挎着个小竹篮,跟着苏晚往郊外的田埂走,裤脚沾了层湿泥,却蹦蹦跳跳地没个停,眼睛盯着路边冒头的艾草,绿得能掐出水来。“要采带露水的,”苏晚弯腰掐下一株,叶片上的水珠滚进篮里,“你外婆总说‘清明插艾,百病不来’,这草得趁鲜摘,晒了干才够劲。”

林砚扛着把小锄头走在后面,竹篮里装着纸钱和供品,是给故去的长辈准备的。“等会儿去给太爷爷上坟,”他把思砚歪了的斗笠扶正,“要记得磕头,外婆教过的规矩。”思砚的小篮子里很快堆了半篮艾草,他举着棵最长的,说“这个给外婆当扫帚,扫掉坏东西”。

母亲寄来的清明粿模具摆在厨房案台上,是块雕花木板,刻着“福”字和梅花纹。苏晚把艾草烫过挤干,和着糯米粉揉成团,青绿色的面团在手里转,像块揉软的碧玉。“你外婆做的清明粿,总爱包笋干肉馅,”她往面团里加了点白糖,“说‘甜咸都有,日子才周全’。”思砚伸手揪了小块面团,捏成个歪歪扭扭的小饼,说是“给外婆的小元宝”。

来老先生的孙女提着个竹筐过来,里面是她家采的鼠鞠草,毛茸茸的叶片带着白霜,“我爷爷说,鼠鞠草做的粿更软,”她把草放进盆里,帮思砚把小饼摆在蒸笼里,“我们混着做,又香又糯。”

思砚立刻把自己的艾草往她筐里放,两个孩子蹲在案台前,看苏晚把馅料包进面团,再用模具压出花纹。思砚的小饼没包馅,却在上面按了个深深的指印,说“这样外婆就知道是宝宝做的”。老先生坐在堂屋的竹椅上,看着蒸笼冒起的白汽说:“这艾草啊,看着普通,却最通人情。清明采它,不是为了治病,是为了让活着的人,借着这草木气,跟故去的人说说话。”

街坊们来帮忙时,总爱带点自家的馅料。张奶奶端来盆豆沙,说是“甜馅的供祖宗,讨个吉利”;老板娘拎着袋咸肉,“腌过的肉香,包在粿里不腻”;思砚举着他的指印小饼,给每个人看,面团沾在手上,像抹了层绿颜料。

上坟回来时,雨停了,田埂上的蒲公英沾着水珠,风一吹就打着旋飞走。思砚把带来的清明粿摆在太爷爷坟前,说“太爷爷尝尝,宝宝也会做了”。林砚在坟前培了新土,苏晚插上带来的艾草,青绿色的枝叶在风里轻轻摇,像在应和。

蒸好的清明粿摆在竹匾里,青团上的花纹被热气熏得模糊,却透着股清苦的香。思砚捧着个笋干馅的,吃得嘴角发绿,说“比糖果有味道”。苏晚给他递过杯热茶,说“慢点吃,外婆总说‘清明的粿,要配着思念吃才够味’”。

夜里,艾草的香混着雨气飘进窗,思砚躺在被窝里,手里攥着片干艾草叶,说是“给外婆的护身符”。苏晚坐在床边,给他讲清明的故事,说“这一天的雨,不是伤心泪,是老天爷在帮我们洗干净念想,让牵挂像艾草一样,年年都能长出来”。

林砚走进来,手里拿着件新做的夹袄,是用母亲寄来的蓝印花布缝的,口袋上绣着小小的艾草。“明天穿这个去学堂,”他把夹袄放在床头,“天还有点凉,穿上像裹着艾草的暖。”苏晚摸着布上的纹路,突然觉得这清明的艾草里,藏着最绵长的念——是孩子按在粿上的指印,是老人的模具,是街坊的豆沙,把生者与逝者的牵挂,都揉进了这青团里。

这个清明,没有惊天动地的悲戚,只有田埂的艾草、蒸笼的清香和家人的陪伴,却比任何华丽的篇章都更动人。因为他们都知道,最厚重的思念,从来都藏在这些草木的轮回里——是思砚沾着草汁的指尖,是老先生的鼠鞠草,是林砚培土的手,是清明夜里那缕清苦的香,藏着岁月的敬畏与传承。

而那些插在坟前的艾,那些蒸在笼里的粿,那些埋在土里的念,终将像这雨后的春笋一样,在时光里慢慢生长,让每个思念的日子,都带着草木的韧,带着相守的暖,等那个最牵挂的人,笑着接过清明粿,说声“这味,跟当年的一样”。

喜欢雾里余温请大家收藏:()雾里余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