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珙翻身上马,问道:“我还有约,可要同行?”
“风口浪尖,下次吧。”
“嗯,走了。”
范闲目送林珙走远,心里突然跳脱的想到:不知二哥吃饭,给不给钱?
折回书房。
范闲将林珙转述林若甫的话,复述了一遍。
范建笑道:“瞧见了吧,林相看得很透彻。”
滕梓荆若无其事地伸出右手,五指张开,反复比划五个爹。
范闲恶狠狠地瞪了滕梓荆一眼。
范建也看向了滕梓荆,愁眉不展:“现在就看陛下的决断会不会如你所料,让范闲出使北齐了。”
滕梓荆心说:我是开了天眼,拿了剧本的,无论小翅膀再怎么扇动,庆帝最想知道的依然是神庙的秘密,只要这一点不改变,就必然会发生范闲押送肖恩出使北齐的事。
无独有偶。
无巧不成书。
说曹操曹操到。
下人又来通传,说陛下遣使传达口谕,此刻正在府外静候。
这一次,连范建也得出府去迎。
等三人到了府门外,为首者果不其然是老熟人,侯公公。
范建上前问候。
侯公公还礼,口称司南伯,两人非常客套。
范闲则是碍于人多眼杂,侯公公传个口谕而已,随行的太监和大内侍卫足有数十人,比林珙带的人都多。
只能正常寒暄道:“侯公公,中午好,这个点儿前来,不如待会儿留下一起吃个饭?”
这与众不同地打招呼方式,一点儿都不正常!
范建就听得一愣,扭头看了一眼儿子,心想闲儿什么时候和内侍搭上的关系?
侯公公倒是习以为常了,乐呵呵地回答道:“不了,传完陛下口谕,老奴还得赶紧回去伺候着。”
“好吧,您受累,不知陛下这次说了什么?”
侯公公清了清嗓子,收敛笑容,站姿端正地宣读道:“陛下口谕,着淳安县男范闲明日进宫。”
声音戛然而止。
范闲听得摸不着头脑,抬头问道:“没了?”
“没了。”
“这口谕怎么没头没尾的,还望侯公公解惑。”
“好事儿。”
侯公公给范闲吃了定心丸,然后对范建说道:“陛下还说,让司南伯看着安排,明日赶早一些,先去觐见太后和诸位嫔妃,再让小范大人去御书房候着。”
范建朝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臣,明白了。”
“那老奴便回宫复旨了。”
“公公慢行。”
随后的半天时间里,整个司南伯府上上下下都在为这件事忙碌。
范建吩咐柳如玉陪同进宫,免得范闲粗莽,不知礼数,无端冲撞了后宫贵人们。
而范闲觉得无聊,就叫上了范若若明日一起去。
范思辙眼见娘和兄长、长姐都去,高呼我也要去!
不出意外地被范建一个死亡凝视,盯得息声哑火...
实则如果他大着胆子再说一遍,范建便会准许了...
说到底宜贵嫔是范思辙的小姨,借着这个机会进宫看望一番,并无逾矩不妥之处。
折腾到晚上,范闲人都麻了...
单单礼仪规范就学了半个多时辰,花在量体裁衣上的时间足足三个时辰!
直到酉时才最终选定了一套靛蓝色华服,可接下来还要挑选适配的头冠和玉饰...
范闲复杂,柳如玉和范若若只会更复杂。
头面、礼衣、配饰等,须得精挑细选,颜色和款式不合适的通通不行。
此外还要准备给各宫娘娘们的礼物,多为针线,并非是金银玉器。
而娘娘们也会在觐见完毕后还礼,多为布帛。
这可不是行贿受贿,是正正经经的礼法,一来一回便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