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武大郎传奇 > 第27章 谜语的故事

武大郎传奇 第27章 谜语的故事

作者:包小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1 15:08:21 来源:武林小说网

岑夫子最近心情有点烦,整日眉头紧锁着,走一步路叹三口气。

前些天,知县魏文秋召集县里有名望的私塾、学院夫子们召开了场沟通会,其实说是“沟通会”

倒不如说是“誓师大会”

更恰当一些,因为涉及的内容主要便是为了明年八月份的解试。

临近年关了,县衙的各项工作进入到年终盘点阶段,来年的工作安排也提上了日程,而明年,县里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八月份的秋闱考试。

北宋的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沿袭和创新。

开宝六年,宋太祖赵匡胤创立了殿试,形成了“解试”

“省试”

和“殿试”

三级考试制度,并为后代所沿袭。

明年是科考之年,北宋崇尚文学,科举考试被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这种事关知县魏文秋政绩的大事他自然不敢怠慢。

因而一场誓师大会之后,压力便转移到了岑夫子身上,身为县学的教授,纠察学风,提拔人才,他责无旁贷。

阳谷县隶属于东平府,本就是一片文学的沙漠,文化落后,学风不昌,仅有的几个好苗子也被私塾收了去,使得岑夫子这个县学教授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北宋时,私学发达,各种私塾蓬勃发展,小到不知名的村孰、乡孰,大到名震后世的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等,这些私塾书院蓬勃发展,广招门徒,收揽了大批优秀的学生。

在与私塾书院的竞争中,县学由于朝廷所拨经费、师资等方面的原因,逐渐式微起来,生源不足,尤其是优秀生源的不足使得县学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

就拿阳谷县来说,三年前的秋闱考试县学共有七十人人参加,结果竟无一人中榜,一时成为众私塾学院的笑谈,这样的升学率也难怪招不到优秀的生源了。

眼看着秋闱考试日期的临近,岑夫子也变得焦虑起来,这是自己接任教授之后迎来的第一次科举,倘若还是无人能中榜的话,自己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呢,恐怕一世英明尽丧于此了,晚节不保啊……

岑夫子叹息着,目光从门下弟子的脸上一一扫过,看一个摇摇头,再看一个还是摇摇头,这些孩子并非资质不佳,而是限于家境,一边读书一边帮衬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罢了。

有钱人家的孩子都进了私学,穷苦人家的孩子无法进学,而小康人家的孩子便进了县学,这便是阳谷县学风的如实写照了。

岑夫子叹息着,目光殷切充满了期盼,只是这样一个个望去,浑浊的眼中失望远大于希望。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梵羽身上的时候,不由得精神一振,这个自己从路边捡回来的弟子,让人着实看不透,有潜质。

梵羽自入学那****以一首《论诗》一鸣惊人之后,开始崭露头角,其学识之渊博,见闻之奇特,连岑夫子都感到震惊。

只是令岑夫子颇为奇怪的是,这样的绝世奇才,非但声名不显,反而在阳谷县成了懦弱无能的代名词,这让他十分的费解。

不过,费解归费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岑夫子还没有好奇到去挖掘别人秘密的地步。

在岑夫子看来,无论这人是奇才也好,良才也罢,都出自自己门下,假如自己弟子中有人能够出类拔萃的话,非此人莫属了。

“大郎,你尽带着这些孩子嬉戏玩乐,殊不知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加深对学问的认识……这样吧,你出一些简单的谜语,让他们来猜,如何?”

岑夫子捋着胡须笑道。

雪日放晴,正是赏雪好时节。

尽管解试在即,他也没有着急着授课,而是让学生们斗雪为乐,体验自然之趣。

岑夫子与陈纪常、范文庆等人顾念身份,再说一大把年纪了肯定不能像小孩子一般在雪地里尽情玩耍,不然哪里还有为人师表的尊严,因而他们只是在旁边照看,并未真正参与到嬉戏之中。

然而,令他们几个老夫子相当无语的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梵羽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像是一个老顽童似的,又是打雪仗又是堆雪人的玩得不亦乐乎。

当下梵羽听了,遥身向岑夫子作揖,表示领命,然后把那群孩子们召集到一处,笑道:“我出谜语,大家来猜,怎么样?”

众孩童异口同声道:“好。”

梵羽想了想,便道:“大家听仔细了,白色,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原从天上来——谜底是什么?”

众孩童不假思索,献宝似的抢答道:“雪!”

梵羽“哎呦”

一声,露出一副惊奇的神情,道:“挺聪明的嘛,接下里我要出一道大大的难题,你们听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