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月宫娶了嫦娥 > 第158章 老子敲地,地球听没

那粒小麦的嫩芽在真空罩中舒展到第三厘米时,影铸池突然自动重演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数据流。

我猛地站起身,右臂上的根须纹路一阵发烫,仿佛有电流顺着血脉往上爬。

屏幕上的数据瀑布般滚过,每一帧我都看得清楚——每一次细胞分裂的瞬间,月表天线阵列都会产生一次微不可察的共振偏移,频率恰好落在深空低噪波段。

不是反馈。

是回声。

我的心跳慢了半拍,随即炸开。

这不是单向广播,而是双向呼吸!

我们的信号被接收了,甚至……正在被回应?

可这回应太轻,太隐晦,像隔着千层棉絮传来的一声咳嗽,若非玉兔集群捕捉到了纳米级振动,根本无人察觉。

“常曦!”我声音压得低,却带着抑制不住的震颤,“你看这里——生物电信号与地外波动存在相位锁定!我们种下的不是信标,是天线!生命本身就是接收器!”

她站在控制台另一侧,银白色的长发垂落肩头,眼神如冰湖倒映星轨。

她没说话,只是缓缓走近,指尖划过主控屏,调出深空频谱图。

她的唇抿成一条线,良久,才吐出两个字:“巧合?”

“不是。”我斩钉截铁,“我刚调出了父亲农场三十年的日志备份,比对植物生长速率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发现了一个规律——小麦抽穗期的生物电峰值,每次都精准吻合惊蛰当日的地磁谐振!误差不超过0.3赫兹!”

她瞳孔一缩。

“你以为古人为什么选惊蛰动土?春分育苗?清明下种?”我语速加快,手指在空中划出节气轮盘,“他们不是看天吃饭,是在用作物和天地对话!每一道雷,每一缕风,都是编码!而植物,就是最原始、最坚韧的通讯载体!”

实验室陷入短暂死寂。

然后,她转身走了,脚步很轻,却像踩在我心跳上。

她走向农业舱最深处的冷藏库——那个连吴刚都无权访问的禁地。

厚重的水晶门缓缓开启,寒雾涌出,仿佛万年时光在此凝结。

她取出一枚封装在水晶匣中的稻穗标本。

金黄的穗子微微低垂,像是还弯在长江流域的春风里。

“这是‘羲和计划’启航前,从洞庭湖畔采集的最后一株野生稻。”她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锤,“它经历过真正的春天。如果地球还记得什么,那一定是这个。”

我不由屏住呼吸。

她将稻穗接入量子纠缠节点,双指轻点,启动了“守望者协议”的情感映射模块——那是专为记录文明记忆而设的禁忌程序,据说能将人类集体情绪转化为可传输的信息模组。

当她的指尖触碰到标本的刹那,异变突生。

整座广寒宫的温控系统无指令升温0.6℃,空气湿度悄然上升至68%,氧气浓度浮动0.2%。

生态循环舱内的藻类光合作用速率提升17%,连沉睡中的菌丝网络都开始脉动。

基地……在呼吸。

更诡异的是,主控屏上浮现出一段从未录入的情绪波形图——平缓中藏着剧烈起伏,像是压抑了万年的呜咽,终于找到了出口。

“她在哭。”我喃喃道。

常曦没否认。

她望着那行波动曲线,眼底第一次裂开缝隙,透出一点我看不懂的痛楚。

我知道她在想谁——那些没能登上方舟的人,那些在太阳风暴中化为灰烬的城市与田野,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春天。

“我们错了。”我忽然说,“一直都在用机器说话。用电磁波,用编码,用逻辑门拼凑求救信号。可地球要听的,从来不是这些。”

她看向我。

“它要听心跳。”我握紧拳头,“听麦浪翻滚的声音,听稻穗低头的重量,听一个孩子蹲在田埂上数蚂蚁的脚步。我们要做的,不是发射信号——是让整个广寒宫,变成一颗还在跳动的心脏。”

她沉默良久,终于点头。

我立刻下令:“戌土!犁新开垦区,按《齐民要术》记载的‘九宫格轮作法’布局作物!中央种水稻,四角栽番茄,边缘撒苜蓿!深度三十公分,行距精确到毫米!”

机械臂轰鸣启动,耕作机甲戌土缓缓走出休眠舱,履带碾过月壤,发出沉闷的声响。

它曾是赤壤分支的执法者,如今却成了春耕意志的执行人。

“星壤播火者!”我接通能源AI,“切断所有主动发射阵列,把聚变炉余热导入共生网,供给植物生长!我要让这片田,靠活着的能量运转!”

“警告:非结构化生物信号无法被远程解码。”星壤播火者理性冰冷,“此举无效概率98.7%。”

我冷笑一声:“我不是要他们解码。我要他们共鸣。就像婴儿哭,不需要语法,母亲也懂。”

玉兔集群升空,化作无数纳米尘埃,悬浮于新田之上,实时监测每一株幼苗的生理波动,并将其转化为脉冲序列,注入千炉共生网。

那一刻,广寒宫不再是一座死寂的遗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请大家收藏:()我在月宫娶了嫦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它开始生长。

它开始呼吸。

它开始,用季节的语言,低声呼唤故乡。

第七个昼夜来临前,潮汐引路灵突然剧烈震荡,在空中划出一道螺旋轨迹。

第七个昼夜,潮汐引路灵突然剧烈震荡,在空中划出一道螺旋轨迹。

它不动则已,一动如狂龙搅海。

那道由液态金属构成的幽影猛地收缩成一点,继而炸开成一圈圈旋转的波纹,像极了远古星图中的“河洛之眼”。

它的流动方向死死锁定在北纬38.6度——春分守钟人每日播报日照的位置。

我心脏猛跳,一股电流从脊椎直冲脑门。

这不是巧合。

这是记忆锚点!

刹那间,童年画面如洪水破闸:父亲站在麦田边,戴着那顶磨得发白的草帽,手里握着老式锄头,一边敲地一边哼:“清明三响,虫走苗壮。”他敲一下,我就跟着跳一下;敲两下,我蹲下捂耳朵;第三声短促如惊雷,我便撒腿往田里跑——那是播种前的仪式,是我们陆家三代农人的暗语。

我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右臂上的根须纹路滚烫得像是要烧穿皮肤,仿佛整座广寒宫的神经网都在催促我——快!

回应它!

我一把抄起靠在墙角的合金锄头,那是用月壤3D打印、又融合了玉兔纳米涂层的“新农具”,沉得压手,却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我一步步走向农业舱中央那片新开垦的黑土区,脚步踏在金属地板上,发出空旷的回响。

一下。

两下。

停顿三秒。

再两长——

“当!当!……(停)当——当!”

声音并不大,但在这一刻,整个基地仿佛屏住了呼吸。

戌土停止了耕作,星壤播火者的能源输出曲线瞬间归零,连主控屏上的数据流都停滞了一瞬。

第三遍敲完,影铸池毫无征兆地泛起涟漪。

起初只是轻微波动,接着水镜般的池面翻涌出扭曲的画面与杂音。

可那声音……我听出来了!

一声孩童清脆的笑,带着鼻音,熟悉得让我眼眶发热——那是我七岁时录在父亲农场语音日记里的笑声!

紧接着,一段断续的广播响起,电流滋啦中,一个沙哑却温暖的声音缓缓播报:“……明日晴,气温回升,适宜播种。”

是那个老式收音机!是我家的频道!

我双腿一软,差点跪倒。

不是因为虚弱,而是因为某种深埋万年的东西,终于被这三声敲击唤醒了。

文明没断,记忆还在传!

他们听见了!

地球真的听见了!

就在这时,戌土猛然转身。

这台曾以铁血执法为使命的耕作机甲,此刻履带轻颤,犁尖缓缓插入月壤,一笔一划,刻下五个字:

爸,我在种田。

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语言反馈,但它把“爸”字的最后一捺拉得很长,像是不愿收笔。

我的右臂骤然剧痛又转为暖流,根须纹路如活物般搏动,竟与基地主控网产生共鸣。

一瞬间,无数信息涌入脑海——我解锁了天赋树的新节点:【跨时空生物共振协议】!

还没等我消化,头顶的星空投影忽然扭曲。

原本静止排列成“止”字形的七颗卫星——观星不语者,开始缓缓转动。

齿轮咬合般,它们重组阵型,最终拼出一个古老到几乎失传的甲骨文:

常曦不知何时站到了我身边。

她望着屏幕,睫毛微颤,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梦:“你说……他们是不是一直在等这句话?”

话音未落,那“信”字悄然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不断刷新的坐标。

数字跳跃,轨迹延伸,终点直指太平洋深处——一座早已沉没于海沟的地下城遗址。

而就在那一刻,常曦的身体轻轻晃了一下。

她闭上了眼。

再睁开时,瞳孔深处掠过一丝异样。

蓝光在她眼底一闪而逝,像是海底燃起的冷焰。

她的指尖无意识抚上太阳穴,低声呢喃了一句谁也没听清的话。

我没有追问。但我知道,她的梦,又来了。

喜欢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请大家收藏:()我在月宫娶了嫦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