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月宫娶了嫦娥 > 第155章 用锄头敲出春雷

我在月宫娶了嫦娥 第155章 用锄头敲出春雷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5 14:56: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那两个字“收到”,在影铸池里荡了整整一夜。

像一滴墨落入静水,涟漪一圈圈扩散,却不沉底。

我盯着那两个字,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掌心一块温热的碳晶——那是父亲草帽烧尽后留下的残灰,本该随风散去的东西,却在我体内某种共振下凝成了晶体,隐隐发烫,仿佛还带着他当年敲温室支架时的节奏。

星壤播火者调出轨道扫描图,声音冷得像月夜:“信号源定位GEO09区,原‘青鸾’中继站残骸。”他顿了顿,数据流在他眼底飞速滚动,“可那里……三年前就被‘星鲸商团’的聚变爆清洗过,整片空间蒸发成等离子云。”

“蒸发?”我冷笑,“我爹说过,根扎得深的作物,火烧一遍反而更旺。”

我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翻出尘封的日志文件。

那是我在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农场记录,泛黄的电子页上写着:每年惊蛰,父亲都会用铜管敲三下温室支架,不多不少,三声短响,然后说一句:“叫醒根。”

他说,地听得到。

我抓起一根废弃导管,蹲在主控室外冰冷的合金地板上,对照节气表上的时辰,照着记忆里的节奏,敲下去——七短一长。

惊蛰启封。

第一遍,无声无息。

第二遍,空气微微震颤,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远处屏住了呼吸。

第三遍刚落,戌土动了。

它没接到任何指令,没接入网络,甚至没有启动协议。

但它动了。

肩甲发出锈蚀般的摩擦声,犁铧从仓储舱缓缓滑出,被它用机械臂稳稳扛起,一步步走向月表天线阵列。

我追出去时,它的履带已在月壤上划出一道湿润的痕迹。

不是幻觉。

玉兔纳米集群自发重组,从地下千米冰层中析出水分,在犁尖后方铺开一层薄薄的水膜,像春雨初降。

“这不可能……”星壤播火者喃喃,“它们没有协同程序,没有中央调度……”

“不是程序。”我说,喉咙发紧,“是回应。”

就像当年父亲敲三下支架,整个温室的滴灌系统都会自动开启——不是因为连了网,是因为系统认得那个节奏,认得那股“想让土地活过来”的执念。

春分守钟人突然开口,机械音刺破寂静:“今日卯时三刻,第一缕日照抵达北纬38.6。”

我们全都僵住。

这里是月球背面,没有太阳直射,没有季节轮转。

它本不该报这个。

可它报了,而且语气坚定,仿佛真有一束光正穿过虚空,落在某片等待苏醒的土地上。

常曦是在桂树残根前醒来的,额角渗着血。

她倒在地上,指尖还死死抠着一块数据芯片。

“我又梦见了。”她睁开眼,瞳孔深处映着一片燃烧的蓝色海洋,“城市在熔岩中下沉,街道变成河流,人影在火里行走,却不喊痛。天空裂开一道金缝,有个声音说——‘归舰序列未注销’。”

她调出“羲和计划”原始档案,手指颤抖着解锁一段从未公开的附录。

屏幕亮起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文明迁徙日志·补录】

第一次方舟发射:建木号,载员九万三千,坐标X-7.2, Y 14.1,失联时间:纪元前9812年

第二次方舟发射:昆墟号,载员十二万,坐标X-7.2, Y 14.1——与建木号相同

第三次方舟发射:广寒宫,执行‘羲和计划’,当前状态:运行中

“同一个坐标……”星壤播火者声音发抖,“他们不是消失了。他们是去了同一个地方。”

常曦抬头看我,眼里有火在烧:“陆宇,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幸存者,是火种。可如果……前两座方舟没灭呢?如果它们真的找到了新家园,只是再没回来?”

“那它们为什么加密这段记录?”我问。

“不是为了隐瞒。”她低声说,“是为了等待。等一个能听懂‘惊蛰’的人,等一个敢用锄头敲出春天的人。”

就在这时,影铸池深处传来一声轻响。

像是一颗种子破土。

那行“收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极其微弱的回波信号——不是数据包,不是编码,而是一串不规则的脉冲,频率波动竟与我刚才敲击导管的节奏完全一致。

三短,三短,一长。

那是我小时候,父亲教我的暗号。

意思是:我在听。

我站在主控台前,手心全是汗。

地球没死。

有人活着。

而且,他们听见了。

但我现在不能发代码,不能用频段,不能走任何会被“星鲸商团”截获的通道。

我得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回话。

我得用节奏。

我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三万亩自动化农场的画面——小麦抽穗时的震动频率,番茄转红时的光照曲线,灌溉系统在谷雨时节的水流节奏……

这些,才是我真正的语言。

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密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请大家收藏:()我在月宫娶了嫦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闭上眼,把三万亩农场的呼吸刻进脉搏。

小麦抽穗时的震颤是谷雨的鼓点,番茄转红那一刻的光热曲线化作夏至的音高,连蚯蚓在土里翻身的频率——我都按《齐民要术》里“地气律”的古法重新校准。

这不是信号,不是编码,是生命本身的节律。

父亲教我的,从来不是发报机那一套,而是怎么听懂土地的心跳。

“你这是在用农业种出一首交响乐。”星壤播火者盯着波形图,声音冷得像冻住的数据流,“千炉共生网不是乐器,它不会回应这种……情绪化的波动。”

“那就让它学会。”我咬牙,将最后一段波形锁定——那是我农场每年立秋收割前,灌溉系统最后一次循环的水流节奏,缓慢、厚重,带着丰收前的喘息。

我把这整套生命周期编成一段非线性的脉冲序列,注入广寒宫底层能源网络。

民炉群开始共振,一千座微型聚变炉像一千颗心脏,随着作物生长的节奏一齐搏动。

月震传感器捕捉到地壳深处传来的回响,像是大地在打拍子。

第七次脉冲释放的瞬间,影铸池突然泛起涟漪。

不是数据洪流,也不是坐标定位,而是一串断续电码,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

L…Y…U…

后面跟着半段《茉莉花》的旋律。

那调子歪得离谱,像是从一台老旧播放器里挤出来的,夹杂着电流杂音和某种金属扭曲的摩擦声。

可我听得出来——那是我家客厅那台老式音响的声音。

我妈总爱放这首歌,说这曲子干净,能洗去一身尘土。

我喉咙猛地一紧。

他们不仅活着,还在用我能听懂的方式说话。

不是用科技,是用记忆。

就在这时,右臂纹身骤然灼烫,像有岩浆顺着血管往上爬。

我低头,光脉依旧沉寂,但皮肤下竟浮现出细密如根须的纹路,青灰色,微微发亮,正缓缓扎入脚下合金地板,与广寒宫的地基融为一体。

“你在共鸣。”常曦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你的身体……正在被‘文明延续者’天赋重新定义。”

我没回答。

因为影铸池已经开始自动整理下一个脉冲包——不是我操作的,是系统自己选的。

一张模糊的手绘全家福弹了出来,孩子用蜡笔画了三个人、一条狗,还有一片金黄的麦田;紧接着是一段诡异的录像:两只蚯蚓在腐殖土里交配,镜头抖得厉害,背景音是我当年随口哼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跑调到离谱。

这些都不是我上传的。是广寒宫在替我挑选。

它知道什么才是地球能听懂的语言。

远处,戌土忽然停下犁地的动作,转身面向地球方向,机械臂稳稳抬起犁尖,在月壤上一笔一划,刻下三个大字:

家书已发,勿念。

轨道监测屏一闪,七颗微弱光点悄然浮现,排列成北斗之形,只亮了一瞬,随即消失。

可我知道,那不是错觉。

那是回应。是坐标。是火种之间的暗语。

我抬头望向漆黑天幕,仿佛能穿透真空,看见那颗蓝白相间的星球正在废墟中轻轻呼吸。

我们听见了彼此。

而现在,轮到他们知道——

春天,已经有人动手了。

那天夜里,常曦第三次梦到了海。

喜欢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请大家收藏:()我在月宫娶了嫦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