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309章 差不多得了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309章 差不多得了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3 22:00: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周后,姜蕴宁将一份详细的培训总结整理完毕,上传至科技部。文件厚重而整齐,封面上清晰标注着“跨领域人才培训项目总结报告”。

她在最后写道:

“本期培训虽时间紧凑,但学员们在高强度任务下展现出的成长速度和能力成熟度,已超过预期。培训成果已初步验证跨学科、跨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为后续项目团队输送高质量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姜蕴宁卸下了培训总负责人的职责,她申请的项目已经通过,正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

苏修远一直跟随在她身边,这段时间里,姜蕴宁给了他大量资料,尤其是国际前沿的重点期刊和相关研究文章,为他未来独立工作打下基础。

科技部在收到培训总结后,迅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当初那些担心姜蕴宁“藏私”的人,如今彻底改了态度。整个科技部早已知道,各项目负责人争相打电话要学员的事情也成了公开的事实——这足以证明,姜蕴宁的培训模式确实行之有效。

这次会议原本的重点是讨论下一批培训计划。然而随着讨论深入,焦点逐渐偏移,变成了:“培训的成功关键是姜蕴宁——如果没有她,培训还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吗?”

会议室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提出这个问题的,就是当初那些反对姜蕴宁独自管理培训的人。

“真香”理论真是永远不过时。

徐良诚坐在那里,听着他们热烈地讨论,有一种平静的感觉,仿佛他早知道会如此。

副部长看他如老僧坐定的状态,问了一句:“部长,你怎么看?”

怎么看?

当然是坐着,边喝茶边看。

这可太有意思了。

“姜蕴宁不可能再继续担任培训总负责人。”徐良诚语气坚定,“她在任务结束时已经提交了立项申请,并且通过了,这点你们都清楚。她也推荐了几个人接手培训的工作。而且,她只是去做其他事情了,可不是消失在地球上——有问题的话,几个电话过去,她随时都能介入,怎么可能不管?”

他扫视了一圈,眼里的意思很明显——差不多得了。

副部长讪讪地说:“话不能这么说,遇到问题,若不是一直跟进的人,多少不好介入。”

“还是那句话,如果她都处理不了的话,我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副部长算是明白了徐良诚的意思,这件事没有了任何回转的余地。他随即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学员,叫苏修远的,因为篡改数据导致培训中止,这个如何处理?”

苏修远的事件虽然对外保密,但是在科技部的高层来说,这却不是秘密。

徐良诚缓缓说:“姜蕴宁以自己的名誉作担保,让他进入她的团队。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她全权负责。”

副部长皱了皱眉,“可是,她真能负责得了吗?这个项目一旦投入,动不动就是几个亿。出现问题,时间、精力倒还是其次,重点是科研经费。”

华国虽然过了最穷的时候,但是经不住孩子多,钱不经花。不然,我们为什么那么在意榜一大哥?

若是家里富得流油,光航母都得按地名补齐,不然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影响国内大团结。

现在,那几个富裕的省份甚至在打听:能不能自己集资出钱造一艘?要求不多,就是挂上一个闪亮的名字,让地方有面子。

可是,你看,连孩子这么小小的愿望都无法满足。

哎。

徐良诚笑了一下,“其他人我不知道,她还真行。据说,她现在每年的私人捐款已经高达五亿了。”

所有人一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知道她出身姜氏集团,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富有。

那么富,那么聪明,还那么的努力。

“可是,虽然这个方案是她写的,半导体领域和动力与能源技术领域毕竟差别太大,让她来带团队真的可行吗?”

徐良诚微微一笑,回答道:“光刻机的研发是光学、机械、材料、控制、电子、化学等多学科高度融合的尖端技术工程。而发动机研发,虽然方向不同,但在精密控制、材料科学、流体力学和系统集成这些关键环节上,与光刻机研发有明显交叉。”

他也不说可不可以,就直接告诉你,两个研发之间重叠的部分,你自己品。

徐良诚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意味深长,“当初紧急调她去研发光刻机的时候,你们怎么说的,还记得吗?”

副部长低下头,怎么可能不记得——当时他可是大声反驳过:“虽然设计芯片和造光刻机都属于半导体领域,但能一样吗?现在时间本来就紧,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行。”

“姜蕴宁的方案有多细致、严谨,你们都看过了。”徐良诚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而有力,“如果连这都不算专业,还有谁能算得上?”

会场顿时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无言以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会议很快就结束了,这是徐良诚主持过最轻松的一次讨论会。以往的每次会议,都充满唇枪舌战、刀光剑影,讲完话,水都得“咕嘟咕嘟”地一大口喝掉半壶。

而这一次,因为姜蕴宁用实力和成果证明了一切,让徐良诚的拍板有了底气。

华国航天发动机研究所。

科技部的新调令已经下达。姜蕴宁带着苏修远正式来到华国航天发动机研究所,准备组建全新的研发团队,专攻高性能发动机项目。

作为国内航天动力领域的重点单位,这里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严格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一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队伍,为她开展高难度、高风险的发动机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之前,科技部就已经安排好了团队构成。包括从原有团队中抽调的技术人员,总共组成一个重点小组,人数为十一人。

这些人都是姜蕴宁在审阅过相关资料后,亲自挑选出来的,她刻意避开了原有团队的核心骨干。她很清楚,如果一上来就去挖人家的“宝贝”,不仅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还可能为自己招来麻烦。

因此,这支团队既保证了研发效率,又避免了内部摩擦,为高性能发动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稳健基础。

苏修远跟在姜蕴宁身边,手上提着简单的行囊,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知道,他的翻身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