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195章 她是谁?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195章 她是谁?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3 22:00: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与灯塔国的四轮关键性技术谈判中,华国代表团稳扎稳打,充分发挥了自身在本地化适配、架构容错与协议整合方面的技术优势。

在面对灯塔国持续施压、试图单方面主导接口标准的背景下,华国拒绝接受其设定的技术前提,而是通过连续的数据模拟与结构验证,迫使对方在三项关键参数上作出实质性调整,最终实现了协议层面的对等接入。

这意味着,双方芯片在最底层的通信协议与接口规范上实现了真正的对等互通,而非由一方被动适配另一方预设的“主导格式”。

通俗来说,这并不是说两国的芯片直接混用,而是指双方设计的芯片能够“用同一种语言交流”,接口标准完全兼容,确保彼此能够无障碍地互联互通。就像两个人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都能使用一套共同的翻译协议顺畅对话,而不是单方面强迫对方说自己的语言。

这样一来,双方芯片在系统集成时无需进行繁琐的适配和改造,实现了平等且高效的合作。

这一突破,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

此次谈判结果虽未显性改变全球技术格局,却释放出清晰信号:

灯塔国不再拥有绝对的规则设定权。随着更多国家在底层技术标准中掌握主动,这种“去中心化的技术秩序”或将成为常态。

“没落”的开端,不是从溃败开始的,而是从对手第一次拒绝低头开始。

与此同时,与德国的谈判则展现出另一种格局。

华国技术团队以扎实的工程验证为基础,迅速建立起共同理解框架,并在短时间内推动对方开放关键权重阈值定义。这一成果,不仅为后续芯片系统集成扫清障碍,也使德方逐步接受华方在整体芯片架构设计中的主导意见。

最终,在多边技术标准尚未完全定型的关键节点上,华国成功确立了自身在下一代核心融合方案中的话语权,不仅稳住了技术底线,还拓展了战略主动。

这一系列谈判释放出明确信号:

华国有能力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以技术为基石赢得平衡与优势,拒绝被动接受标准,而是积极塑造标准、引领走向。

协议达成后,相关国家陆续与华国发布联合声明,简要阐述各自合作方向与共识重点,均明确强调“技术协同与底层互通”将成为未来合作的基础。

虽未披露关键技术细节,但这一连串公开表态,已足以彰显格局变化——规则的设定,正在由单边主导走向多边共建。

在这场悄然推动格局重塑的谈判中,一个名字悄然登上前台。

她,正是姜蕴宁。

各方反应来得比预期更快。

协议公布当日,数十家海外技术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发布了专题报道:

【东方谈判代表打破旧规则】

【拒绝标准霸权】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

【她是谁?】

【一个人的架构,一场国家的博弈】

而在数小时内,多家欧美智库同步更新了关于华国半导体技术态势的分析报告,报告首页,赫然印着姜蕴宁在谈判会场上的身影——那是一张清晰度不高,却极具压迫感的画面,她正起身发言,手中拿着一份协议草案。

“她到底是谁?”

所有人都在问。

令人惊讶的是,关于她的公开资料却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位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前的经历却像是被刻意隐去一般,仿佛一片空白。

她的崛起不仅令人好奇,更让人意识到,未来的技术竞争与国家博弈,或许正被这位神秘而强大的女性悄然改写。

华国对外发布的新闻稿仍然克制,仅以“华方代表团”“项目组专家”指称技术主导,未透露姓名。

但在专业技术论坛与投资分析圈内,她的代号“JYN”开始频繁出现。从系统协议的细节破解,到对EDA底层架构兼容性的深入推演,不少人意识到:这个隐藏在复杂技术幕后、不轻易露面的工程师,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半导体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活跃在全球技术竞争的最前沿。

更引人注目的是——

灯塔国一位资深谈判代表在一场闭门会议中直言:“姜蕴宁展现出了极为罕见的战略眼光和技术洞察力,她不仅精准把握了谈判节奏,更在关键时刻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化解了多轮压力。她的表现不仅令对手刮目相看,也重新定义了谈判中的技术博弈标准。可以说,她是那个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策略的对手。”

德国技术团队则在一封内部总结信中称:“我们低估了她的洞察力和防守反击能力。她对协议细节的精准把控以及对潜在风险的敏锐捕捉,使我们难以获得优势。她不仅坚定维护华国利益的底线,更善于发现我方存在的漏洞,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谈判结果最大程度上符合华方利益。”

而在华国内部,一种近乎肃然的认知逐渐清晰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让大家明白,这已不是过去的技术战,而是一场全新的较量。

直到所有流程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又过去了半个月。

姜蕴宁带着技术组从国际会议中心出来,越过那扇厚重的玻璃门时,她才真正感到这段紧绷的日子告一段落。

宋承泽从旁边走来,步伐不急不缓,恰好与她并肩。他没有刻意,但出现得刚刚好,像是这段时间配合默契而培养出来的习惯,在这一秒成了自然。

“再见,宋外交官。”

姜蕴宁语气平稳、礼貌,看不出情绪。

这段时间里,她对他的印象的确不错。

头脑灵活,决策干脆,场上沉稳可靠……

但这些认识都仅限于会议室里,限于职业身份。

至少,她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再见,姜工程师。”宋承泽轻轻点头,嘴角微勾,眼神里带着常人难察的温和与情绪,“路上小心。”

姜蕴宁转身时的动作干脆利落,没再多说一句,径直离开。

然而,宋承泽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转角,久久未曾移开视线。

心里似乎是有什么话,他仍旧藏着,没有在今天说出口。

而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像姜蕴宁这样全面出色且年纪轻轻的人,他至今也只见过这一个。

她的脑海里装满了技术与数据,而他的思绪几乎全部围绕谈判展开。

宋承泽忽然对姜蕴宁产生了好奇:她偶尔……会不会也想想技术之外的事情呢?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