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190章 规则,也可以改写

会议结束当晚,灯塔国代表团在酒店会议室召开闭门会议。

哈罗德脸色阴沉,手指敲击着桌面:“她说那只是‘部分成果’,你们怎么看?”

玛丽安翻开便携终端,调出一份此前情报:“我们情报系统从未捕捉到‘苍穹X2’,甚至‘苍穹X3’的实质进展,但这恰恰说明问题。他们可能已经绕开部分国际供应链,搭建起本土研发闭环。”

莱斯沉声道:“她不需要证明有没有‘苍穹X2’,她只需要让我们不敢赌他们没有。”

华国向来擅长顶级阳谋——

明明白白地让你看到真相,却让你无可奈何,除了眼睁睁看着别无他法。

除非,被逼得脸都不要了,撒泼耍赖。

众人沉默。

几秒后,情报负责人压低声音补充道:“她的说辞非常巧妙,既不明确透露,也不夸大其词,这正是典型的战术模糊。通常只有掌握实质底牌时,才敢采用这种策略。”

玛丽安冷冷一笑:“技术是刀,我们被她逼着承认,她手上可能还藏了另一把。”

“甚至可能不止一把。”

哈罗德目光扫过众人,声音骤然冷硬:“立刻启动多级验证,尽快重新排查本地所有第三方代工厂、外包测试平台、设备采购链条,重点盯‘西北实验室’和‘华芯体系’近期的流转记录——我不管是藏着,还是装的,我要知道他们到底做了什么。”

情报负责人神情严肃地补充道:“根据刚刚传回来的消息,如果‘苍穹X2’甚至‘X3’确实存在,很可能已完成实验验证,甚至接近设计成熟,但——尚未进入大规模量产。”

“为什么不投产?”玛丽安眯起眼。

“有两个可能,”情报官缓缓道,“一是他们手里关键材料或制程节点还未完全打通;二是,他们担心过早公开部署,反而引发全面围堵或技术外泄风险。毕竟,只要不落地,就仍在‘不可证伪’的战略模糊状态。”

莱斯皱眉:“所以——他们其实已经完成了突破,但选择了按住不发?”

“很有可能,”情报官点头,“这是主动控制节奏。他们要的不是现在就投产,而是用这项技术压住我们,把我们拖进‘不能确定对方是否领先’的困局里。”

“用看不见的‘X3’,钉住我们现在所有的博弈动作。”玛丽安低声说道。

哈罗德冷笑一声:“他们怕外泄,我们怕被超越——这正是他们现在手里最锋利的武器。”

他靠回座椅,语气压低:“但这种战略模糊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一旦我们确认其未能闭环,压力就能再次转回来。”

“所以,”他顿了顿,目光如冰,“从现在起,我们要逼他们犯错。增加谈判压力、技术验证要求,制造‘他们必须拿出真货’的局面——如果那只是虚张声势,就能戳破;如果是真的,我们就必须抢在他们投产前建立压制网。”

莱斯眉头微皱:“如果‘X2’真的接近成型,我们是不是该考虑调整谈判策略?硬压,可能反而会逼他们全面转向封闭。”

倘若“苍穹X2”真的存在——一套真正摆脱外部EDA体系、完成自主制程适配与国产IP全链路构建的系统平台……那这一局的主动权,根本不在谈判桌上,而在他们根本看不到的地方。

他终于意识到,这场“合作谈判”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平等交易,而是一次能力展示。

带着警告意味的展示。

如果说“苍穹X1”是试探对方的底线,那“苍穹X2”与“X3”的可能性,则像一柄悬在他们头顶的剑。

真正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技术共享与否”,而是:他们是否还握有主导全球规则制定的资格。

“你说得对。”哈罗德叹了口气,“但我们也不能退。我们必须掌控技术规则,否则就等着被他们反规则。”

空气再次沉默。

没人否认,今天谈判桌上,姜蕴宁不只是一个技术代表,更像一个战略操盘者。

哈罗德第一次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而这压力,居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华国女子带来的。

一个小时后,一份关于姜蕴宁的资料送到了哈罗德手上。

昏暗灯光下,哈罗德仔细看那份只有一页的资料——

孤儿院长大,15岁中考状元,同年六月找到亲生父母;曾作为德语翻译参与关键技术对接,甚至一度压制德国专家;16岁高考状元,考入国防大学;此后神秘消失一年半;18岁时突然出现,三个月后又再次销声匿迹;直到今天,几乎未曾在公开场合露面。

哈罗德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嘀咕:

“查了这么久,查了个寂寞……”

现在,灯塔国的情报竟然沦落成这样?

还是说,华国对关键人才的保护早已滴水不漏?

一点实质性的情报都没有。

那些能够体现她学术成长和技术积累的细节完全缺失,仿佛她的才能是凭空出现的一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晚,华国代表团也在驻地会议室召开内部复盘会议。

灯光昏黄,气氛格外凝重。

“他们动了。”

芯片架构工程师韩致远翻开一份内部简报,语气低沉,“我们的人在亚太区代工线上收到了风声,灯塔国可能要重新审查第三方封测厂的后台流转数据。”

“这是试探。”宋承泽眼神冷静,“他们已经在猜我们的真实底牌,尤其是‘X2’和‘X3’的存在状态。我们这次释放得够精准,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现在的优势是——他们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已经成功研制但未量产’,这正是我们留出的模糊区间。”韩致远点点头,“一旦我们提前亮牌,他们反而会调动资源围堵投产路径。但只要他们还不确定,就只能在顾虑中调整策略。”

一旦“苍穹X2”和“苍穹X3”实现量产,整个生产流程将极其复杂,敌对势力可介入干预的环节也会大幅增加。

姜蕴宁环视一圈,缓缓开口:“‘苍穹X2’和‘X3’的确已完成核心验证,系统架构和指令集体系已趋成熟,但我们不会贸然投入生产。我们要守住这个模糊地带,让他们持续推演、怀疑、自我限制——这是我们的空间。”

“哪怕只是半年,”宋承泽接道,“只要我们保持战略主动权,这半年就是他们不敢封锁、也不敢让步的真空期。”

“我们要逼他们犯错,不是自己先出牌。”姜蕴宁目光冷静,“他们若继续用技术规则压我们,那我们就让他们知道——规则,也可以改写。”

想要时刻卡别人的脖子,就得警惕自己也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