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 第122章 记者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电视《时代人物》专访的播出,将张铁柱和张家沟的热度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那期充满泥土芬芳与真挚情感的节目,如同一股清流,冲刷着被各种浮夸叙事充斥的荧屏,在全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媒体如同发现新大陆般涌向这个藏于山坳里的“奇迹之村”。

省报、卫视、知名网络媒体……采访请求络绎不绝。铁柱在王翠花的协助下,尽量安排,但他定下了一个原则:采访必须在张家沟进行,尽量展现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不搞形式主义,不耽误正常农事和合作社运营。

这天,来的是一个以深度访谈和尖锐提问着称的知名财经杂志记者团队。带队的记者姓吴,三十多岁,眼神锐利,带着一种职业性的探究表情。他们的采访提纲里,问题远比央视要更加直接,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采访地点依旧选在了合作社的黄瓜大棚旁边。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顶花带刺的“美容黄瓜”,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瓜果香气。吴记者没有过多寒暄,在几个常规问题之后,便单刀直入,抛出了那个几乎所有成功者都会被问及,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

“张总,我们看到您和‘铁柱集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从白手起家,到如今估值惊人的准上市公司,从默默无闻的农村青年,到炙手可热的‘十大杰出青年’。在您看来,您成功的**核心秘诀**究竟是什么?是您个人抓住了某些关键机遇?还是您拥有某种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是‘超乎寻常’的商业直觉或能力?”

问题很犀利,隐隐又将话题引向了那些关于“听懂猪说话”的玄妙传闻,试图挖掘更深层次的、或许不那么“主流”的原因。

旁边的王翠花心里一紧,有些担忧地看向铁柱。李狗蛋在不远处竖着耳朵听着,手里无意识地揪着一片黄瓜叶子。

铁柱听了问题,并没有立刻回答。他弯腰,从藤蔓上轻轻摘下一根小黄瓜,在手里摩挲着,仿佛那粗糙带刺的表皮能给他带来灵感。阳光透过大棚的塑料膜,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几秒钟的沉默后,他抬起头,看向吴记者,脸上依旧是那副平和的笑容,但眼神却格外清澈、坚定。

“吴记者,您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俺。”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人说俺运气好,挖到了松露;有人说俺有贵人相助,遇到了冷总;还有人说……”他顿了顿,自嘲地笑了笑,“说俺有啥特殊本事,能跟猪唠嗑。”

现场响起一阵轻微的笑声,气氛稍微轻松了一些。

“但俺觉得,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铁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要说秘诀,俺琢磨了很久,觉得大概有这么几条,说出来可能不太‘高级’,但都是俺的实在话。”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第一,**心要正,脚要实。**”他指了指脚下的土地,“俺们农村人信这个,地不哄人。你糊弄它一时,它亏待你一年。做企业也一样,不能搞虚的,不能骗人。俺们的黄瓜好不好,鸡蛋香不香,消费者一吃就知道。把产品做好,把质量守住,这是底线,也是俺们能站住脚的根本。就像盖房子,地基打歪了,楼盖得再高也得倒。”

“第二,**别怕吃亏,眼光放长。**”他继续说道,“刚开始搞合作社,俺跟乡亲们说,赚了钱大家分,亏了算俺的。很多人觉得俺傻。但俺觉得,要想让大家跟你一条心,你就不能光想着自己捞好处。短期看是吃了点亏,但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信任,这比啥都值钱。还有宋思明那会儿跟俺打价格战,俺宁可少赚钱,也不降低品质去跟他拼,保住牌子比争一时长短重要。现在看来,当初那些‘亏’,其实都成了今天最厚的‘本钱’。”

吴记者飞快地记录着,偶尔抬头看铁柱一眼,眼神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专注。

铁柱伸出第三根手指:

“第三,**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的目光扫过不远处正在忙碌的村民们,“‘铁柱集团’不是俺张铁柱一个人的,是全体合作社社员的。俺们搞利益联结,让大家入股,年底真金白银地分红,让大家觉得这是在给自己干,不是在给俺打工。积极性这东西,不是靠管出来的,是靠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激’出来的。锅里有了,碗里才有;大家好了,俺才能真的好。”

他稍微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说出了最后,也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第四,也是俺觉得最要紧的一点,**得不断学习,但不能丢了自个儿的魂。**”他语气深沉,“俺没啥文化,刚开始连报表都看不懂,闹过不少笑话。但俺知道不能一直这样,所以俺去学,去请教,甚至去上了总裁班,听那些教授讲天书一样的理论。学习不是为了变成别人,是为了搞清楚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得更好、更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请大家收藏:()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他用力强调,“学了一圈回来,俺更明白了,俺的根在这儿,在张家沟这片土地上。那些理论、模型是工具,是地图,但真正走路还得靠俺们自己这双腿,靠俺们对这片土地的了解。不能学了几个新词,就忘了咋种地;不能见了大世面,就嫌弃自家的土疙瘩。**守住本分,不忘根本,这比啥学问都重要。**”

他没有提任何具体的商业策略,没有渲染个人奋斗的悲情,更没有提及任何“超常能力”。他用最朴素的四个观点——“心正脚实”、“别怕吃亏”、“利益共享”、“学习不忘本”——构建了他的“成功秘诀”。这些道理看似平常,却蕴含着诚信、格局、共享与坚守的深刻内涵,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对商业本质最接地气的理解。

吴记者停下了笔,看着铁柱,看了很久。他采访过无数商界精英,听过各种包装精美、充满机巧的成功学,但像张铁柱这样,将成功归结于如此朴素甚至有些“过时”的品质的,少之又少。

“所以,”吴记者缓缓开口,语气已经变得十分尊重,“您并不认为您个人的某种‘特殊直觉’或‘运气’是决定性的?”

铁柱憨厚地笑了笑,将那根小黄瓜放在鼻尖嗅了嗅,清新的气息让他神情愉悦。

“吴记者,运气这东西,就像地里的野兔子,你追着它跑,累死也抓不着。但你只要把地种好了,庄稼长旺了,保不齐它自己就撞到你跟前了。至于直觉……”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光彩,“可能就是在土地里待久了,跟庄稼、跟牲口打交道多了,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感觉’吧。就像老农民看天就知道啥时候下雨,没啥神秘的,就是经验。”

他巧妙地将“特殊直觉”解释为源于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再次避开了可能引发争议的解读。

采访结束后,吴记者在后续发表的深度报道中写道:“……在张铁柱身上,我们看不到丝毫的商业浮夸与精致利己。他的‘成功秘诀’朴实无华,却直指商业文明的基石——诚信、利他、共享与坚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追逐风口与捷径的时代,最强大的力量,或许恰恰蕴藏在我们曾经视为‘笨拙’的传统美德与乡土智慧之中。他不是创造了奇迹,他只是用最笨、也最聪明的方法,守护并激活了一片土地应有的生机。”

这篇报道,再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张铁柱的“成功秘诀”没有成为转瞬即逝的热点,而是沉淀为一种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开始反思,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忽略了那些最基本、也最强大的力量。

而铁柱自己,则把这次采访看作是一次对初心的重温。他知道,无论未来走多远,头顶多少光环,这几条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他和他企业的“定盘星”,一刻也不能偏离。

喜欢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请大家收藏:()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