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85章 尚铭的家财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85章 尚铭的家财

作者:咱叫刘可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03:09:26 来源:就是看

第85章尚铭的家财

不多时,万安进得饭厅。

二人寒暄:“怀恩公公。”

“首辅,快请坐。”

怀恩指了指常风:“这是我新收的干孙,常风。以前在东宫做大汉将军。首辅应该见过。”

万安点头:“见过的。我早就觉得他仪表堂堂、气宇不凡。不是池中之物。”

说完,万安从袖中拿了一份礼单,双手递给怀恩。

怀恩推脱:“这怎么好意思?”

万安笑道:“怀恩公公起复回京。我自然该送上一份厚礼祝贺。”

常风在一旁瞥了一眼礼单。心道:好家伙,万安出手不凡。第一行就写着“谨具贺银一千两”。看来万安是来求干爷帮他保住首辅官帽的。

三人坐定,一番觥筹交错。

怀恩忽然话锋一转,指了指常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首辅,咱们都是上了年岁的旧人了。年老体衰,精力不济。”

“该给新人挪地方了。”

怀恩这是在暗示万安:你赶紧辞官得了!给自己个体面不香嘛。

古今成大事者,以找替身为第一要务,譬如弘治帝。

以不要脸为第二要务,譬如刘吉。

以装糊涂为第三要务,譬如万安。

万安是装糊涂的高手。

他装作听不懂怀恩的言外之意,又开始字正腔圆的说废话:“啊,长江之浪啊,这个水灾的事是个大事。啊,不是说我们不治水。”

“那个什么,户部和工部啊,您也知道。治水向来是笔良心账,公公一定懂。是吧。”

怀恩皱眉。直接图穷匕见:“首辅。我下晌去找阁老刘珝深谈了一番。他想辞官回乡。”

怀恩言外之意:刘珝都滚蛋了,你就别在内阁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万安继续装糊涂:“啊。同僚之谊啊,胜于兄弟之情。我跟刘珝共事这么多年,是吧。他回乡,我得出城相送,对吧。”

“古人的送别诗写得好啊。什么长亭、翠柳、夕阳、浊酒。啊,怀恩公公也是懂诗之人。在内官中极为罕见.”

怀恩哭笑不得。他失去了耐心:“首辅今年七十了吧?古稀之年的人了。叶落归根,含饴弄孙,岂不美哉?”

万安誓把装糊涂进行到底:“对对对。我那大孙今年十五岁,一顿饭能吃一只烤鸭子。您也知道,我清贫的很。”

“可再清贫啊,也得给大孙每天买一只烤鸭子啊。正所谓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是吧。”

“烤鸭子啊,以城东飘香号为佳。与南京板鸭风味不同。”

“公公在南京,应该品尝过板鸭吧?是不是人间美味啊?”

万安一堆废话,让怀恩的脑袋大了三圈。

怀恩道:“我不胜酒力。首辅,我先回卧房休息,您自便。常风,搀我回卧房。”

这等于是主人家下了逐客令。

万安起身:“啊,那我先告辞。”

万安走后,怀恩怒骂了一句:“什么玩意儿?满嘴罗圈屁。他也配做大明的首辅?”

常风给怀恩添了一杯酒:“阿爷,消消气。”

怀恩问常风:“你知道锦衣卫是什么嘛?”

常风道:“还请阿爷赐教。”

怀恩解释:“锦衣卫是皇帝的袖中之匕。要替皇帝除去万安这样的人。”

“万安行事谨慎。虽尸位素餐,却没有什么显眼的把柄。皇上想在明面上革他的官很难。”

“这就需要锦衣卫这柄袖中匕出手了。”

常风道:“您的意思是,让我栽他个脏?就像当初贵妃党在蔡府书信匣子里做手脚一样?”

怀恩微微摇头:“不。毕竟是首辅啊。动他,需要皇上点头。”

“我明日再劝劝他。希望他知道好歹,主动辞官。”

“看看人家刘珝。我下晌就跟他说了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人家直接在内阁值房里写起了辞官奏折。”

“大孙,阿爷再教伱一句话——做人也好,做官也罢,都需要知进退。”

翌日,常风来到锦衣卫点卯。

北镇抚使孙栾道:“常老弟。查抄万府财物的差事,你办得不错。”

“今日再给你一件差事。尚铭被贬去孝陵司香,三日后就要出京。你今日去抄没他的家财。”

说完孙栾将开好的驾贴递给了常风。

常风跟徐胖子等人来到了尚铭的外宅。

一年前门庭若市的尚府,如今已是门可罗雀。只有锦衣卫的力士们在外围看守。

曾经风光无限的前内相尚铭,披头散发坐在大厅外的台阶上。

常风来到了尚铭面前:“尚公公。接北司驾贴,今日我要抄没您的家财。”

尚铭抬起了头:“如果我告诉你,我的家财没有一两放在外宅里,你信么?”

常风一愣:“信与不信都不重要。您应该知道我的专长。”

尚铭道:“别费功夫了。走吧,跟我出城去。我领你去抄我的家财。”

常风不怕尚铭搞什么幺蛾子。他现在只是个六十多岁的普通老宦官,没了牙的老虎。横竖逃不出锦衣卫的手掌心。

常风道:“那好。我给尚公公备马。”

众人出了城,尚铭领着他们来到了京郊西北的宛平县香山脚下。

香山脚下,伫立着上百间宽敞的瓦房。瓦房前还伫立着一座大理石雕刻的孔圣像。

常风疑惑:“去年夏天,我领着舍妹来此地游玩时,还不见有这些屋舍。”

尚铭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你们听。”

那些大瓦房内传出了孩童朗朗的读书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兮。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常风道:“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尚公公,难道你将家财藏在了这些学舍里?”

尚铭解释:“自今年正月万贵妃病逝。我知道大势已去。就将所有家财,全部拿来建义学和孤老院。”

“这样规模庞大的义学。我在宛平建了三所,大兴建了四所。”

“整个直隶,凡上不起学的孩童,皆可到义学中读书。不收学资,还管吃、穿、住和笔墨纸砚。”

“另外我还建了六座孤老院,收容鳏寡孤独养老。”

常风道:“您把全部家财全都捐了?”

尚铭点点头:“没错。常风,你不觉得这个天下是个劫贫济富的天下嘛?”

“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我是穷人出身,不然也不会切了鸡脖进宫当不男不女的中人。”

“我知道穷人的苦!”

“我掌权者十几年,的确贪恋权柄,也陷害过政敌、忠良。”

“但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没有贪过一文国帑!国帑都是穷人身上的油啊!”

“我绑架那些富户,让他们吐出银子来。不过是为了劫富济贫。”

“在我府邸的书房里,有一本总账。十几年间,我靠着绑票、敲诈,从京城的富户手中,一共敲诈了八万多两银子。”

“上面都有详细的支出账。八万多两,已经全花在了扶老济困,兴建义学上。”

常风从尚铭的眼神中没有看出欺骗,只有真诚。

一时间,常风也分不清尚铭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或许,人的好与坏,本来就难以分清。

尚铭又说了一句话:“只愿义学里的那些孩子好好读书。长大后不要做我这样的人。”

常风问:“您希望他们做何样的人?”

尚铭的眼角有一行热泪滑过:“做文天祥、岳飞、于谦那样的人。”

常风无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