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321章 奸党名单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321章 奸党名单

作者:咱叫刘可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03:09:26 来源:就是看

第321章奸党名单

三人一路南行,行至山东乐陵县境内的驿站。

巴沙跳下了马车:“常帅爷,乐陵驿到了。咱们把王先生抬下来?”

常风点点头,二人合力将王守仁放在了担架上,抬进了驿站。

驿丞走上前来,一伸手问三人:“驿券呢?”

常风将驿券递给了驿丞:“喏,这便是。”

驿丞看后,低声道:“原来是你们。下官等你们好久了。列位放心,你们虽是贬谪,鄙驿却会拿出正一品大员的招待规格来伺候伱们。”

常风还以为驿丞是畏惧他锦衣卫常屠夫的余威,这才破例招待呢。

常风错了,人家看得是王守仁的面子。

驿丞道:“知府大人已经传下话来了。王守仁王先生是不畏权宦的文官典范。他吩咐我们,王先生过驿时好生接待。”

普天下的地方官虽畏惧刘瑾的权势,不敢与之正面为敌。但所有人都佩服敢于为同僚说话,与刘瑾抗争,不惜身陷不测之地的王守仁。

途径北直隶各府时,地方官虽不敢出头露面接待王守仁。但纷纷命手下前来馈赠程仪、酒食。

躺在担架上的王守仁说:“我们是被贬的罪员。用正一品大员的招待规格,恐怕不妥吧?”

驿丞笑道:“王先生放心。驿站这一亩三分地儿我说了算。透不出风去。”

常风干了半辈子秘密差事,很是敏感。他问:“你怎么晓得他是王先生?”

“我们虽递上了驿券,却自报姓名。”

驿丞笑道:“天下谁人不知,王先生因与大奸宦为敌,被打了几十廷杖,伤筋动骨。”

“他躺在担架上,起都起不来。除了他还能有谁是王先生?”

其实,与刘瑾在明面上为敌的除了王守仁,还有常风。

但常风始终是厂卫出身,在文人中名声太臭、太恶。

故而大明的文人口耳相传王守仁不畏权宦的故事,却没把常风也编进故事里。

驿丞引着三人,来到了驿站的三间一等房前。

驿丞道:“三位,你们就住这里吧。我去安排饭食,按十六个碟子八个碗的一品大员招待规格。”

常风却道:“不。我们住一间房。”

驿丞连忙道:“啊,那不太挤了?”

常风毫不掩饰:“我们怕刘瑾派出党羽暗杀王先生。故需同居一室贴身保护。”

驿丞点头:“明白了!您放心,我们驿站十六名驿卒两个厨子六个杂役也会拼死保护王先生。”

“知府大人说了,若王先生在乐陵驿出了闪失。他把我们全都发往西北充军!”

这么多年经办秘密差事,常风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绝不轻易相信任何人。

他对驿丞说:“饭食直接送进这间卧房。巴沙,咱们先安顿下王先生,你去厨房盯着厨子做饭。”

巴沙点头:“好。”

三人进得卧房安顿好,巴沙去了厨房。

常风则拿出了抄家的诸般手段,在卧房中查找有无密道之类。

他怕刘瑾手下的杀手会经密道半夜偷袭。

一番查找,卧房还算安全。常风又在门的两侧栓了一根细绳,上面挂上了一个铃铛。

王守仁道:“常兄你也太小心了。”

常风苦笑一声:“小心驶得万年船啊。刘瑾手下不知有多少人,巴望着杀了你,在他们主人跟前邀功呢。”

过了片刻,门口的铃铛“当啷”一声响。

巴沙推开了门。几名驿卒将酒菜上齐。

常风吩咐驿卒们:“你们先下去吧。”

一众驿卒离开。

常风又拿出了锦衣卫外出办差时验毒的那套家什,仔细的将酒菜一一验毒。

一柱香功夫过后,常风才道:“成了,可以吃了。”

巴沙从菜碟中各自夹了些菜,放在两个盘子里。走到床边喂给王守仁吃。

吃罢了饭,王守仁道:“劳烦巴沙老兄,从我行李里取一本《会贤雅叙》。”

王守仁这人日夜手不释卷。简直就是个文人中的卷王。

对他来说,读书是一种乐趣。他看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书,就跟后世网文老书虫看穿越文似的。一天不看,饭都吃不香。

常风也拿出了一本《历代状元卷》开始研读,这是备考会试的资料书之一。

巴沙则坐到了一张椅子上。把土家刀放在了膝盖上,一双虎目盯着门口。

夜深了,王守仁躺在床上睡下。

常风则跟巴沙打了地铺。赶了一天路,沉沉的睡意让常风打了个哈欠。

他跟巴沙说:“上半夜你值夜,下半夜我值夜。”

巴沙点头:“成。”

子夜时分。

“当啷!”门口的铃铛突然响了!

一个黑袍人推门走了进来。

巴沙反应极快,一个鹞子翻身从地铺上起身,眨眼功夫,刀就架在了黑袍人的脖子上。

常风也惊醒,拿起放在枕边的蝎子弩,对准了黑袍人:“什么人?”

黑袍人道:“诸位不要误会。我是德州知府梁成德。”

巴沙点燃了蜡烛。梁成德脱去了黑袍,里面是一身正四品云雁绯衣。

王守仁也被吵醒了。揉着惺忪的睡眼:“兄台是?”

梁成德道:“守仁老弟,我是梁成德啊。弘治二年,你与尊夫人路过广信,拜谒家师娄谅时,我们曾有过一面之缘。”

王守仁仔细看了看梁成德:“啊,是梁学兄。”

常风也认出了梁成德:“我想起来了,你是弘治六年的二甲第六名吧。那年我跟你、守仁老弟同入贡院。”

“我跟守仁老弟名落孙山。你却杏榜提名,金榜连登二甲。”

梁成德道:“您一定就是锦衣卫的常都督。不愧是先皇倚重的人,果然好记性。”

常风问:“梁知府你深夜来此,有何贵干?”

梁成德道:“我得知守仁兄到了乐陵驿,连夜骑快马赶来了过来。”

“你们放心。我们德州、济南、泰安、济宁四府的知府私下通了信。你们过境山东期间,我们会尽全力保守仁老弟的平安。”

“他如今是天下文官的榜样、楷模。为了他能顺利南下,我们会竭尽全力。”

王守仁道:“多谢了,梁学兄。”

梁成德又道:“我这次来带了五十名知府衙门的捕快,都是好手。他们会一路护送你们过德州境。”

“等到了济南境,济南的孙知府也会派人护送。泰安境、济宁境亦是如此。”

“出了山东,我想其余各省的地方官亦会尽力保护守仁老弟。”

常风道:“你们这是在跟刘瑾为敌啊!你们就不怕刘瑾找你们麻烦嘛?”

梁成德苦笑一声:“与刘瑾在明面上为敌的勇气,普天下没几个人有。不是人人都有守仁老弟一般的勇气。”

“但暗戳戳的跟刘瑾为敌,保护王守仁。这胆子我们还是有的。”

常风道:“没想到普天下的地方官抱成了团。要护着守仁老弟平安到贵州。”

梁成德道:“常都督,您已被贬为驿卒,没有收看邸报的资格。你可能还不知道吧?”

“十天之前,刘瑾以皇上的名义传谕天下。在云南试行镇守太监取代巡抚职责。”

“朝中纷传,今后还会试行监管太监取代布政使、按察使职责!”

“刘瑾狼子野心。大明是以文官治天下。他要改成以宦官治天下。”

“天下文官若不抱团与之暗争。过个十年八载,恐怕我们这些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两榜进士,都要回家抱孩子了!”

宦官治天下是一个大胆的做法。之前刘瑾跟常风透露过这个想法。

此时的常风坚信,宦官治天下绝对不可行!

刘瑾掌权不过数月,便显露出宦官的所有劣根性。

说句题外话,以现代人的上帝视角看,大明的文官的确压榨百姓,的确贪贿成性。

但至少,明中期的文官懂得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知道韭菜不能连根拔,得一茬一茬长久的割下去。

宦官则不同。他们不是科举——官僚体系一步步走上去的。

大部分宦官都是刘瑾这种一朝权再手,便把鱼捉净、把韭菜割净的尿性。

如今宦官的权力还只是集中在京城。

若日后宦官管了地方.恐怕大明就要像南汉一样,因宦官治国而亡国了。

常风道:“怪不得你们这一回心这么齐,誓要保守仁老弟平安到龙场。”

梁成德道:“守仁老弟是文官反抗阉党的一面旗。这面旗不能倒!”

常风道:“那就劳烦你们费心了。”

其实,此次王守仁南行。不光有文官势力暗中保护。

常风也调集了一支力量,暗中随行保护。

如今厂卫尽归刘瑾。厂卫的人靠不住。

常风调集的这支力量,乃是妙手门的人。

妙手门掌门赛棠红,派出了她年逾五旬的师兄石坚,带着二十名高手,暗中跟在常风他们的马车后面。

此刻二十名妙手门高手,就在驿站附近的树林里。

只要常风拉响箭,他们便会赶过来。

如今又加上梁成德的五十名捕快助阵。留宿乐陵驿的这一夜就更保险了。

梁成德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这五百两是给守仁老弟的乘仪。你万勿推脱。”

有道是穷京官,富县令。

大明的地方文官十个有九个都是大富翁。他们给过路的上司、同僚送程仪一向大方。

王守仁刚过北直隶境,踏入山东境。便已经前前后后收了三四千两的程仪。

王守仁父子为官一向清廉,没想到一趟被贬之旅,倒让他变成了地主老财,有钱人。

与此同时,京城。

刘瑾在司礼监召见了常风的妹夫,顺天府尹黄元。

黄元拱手:“义泰山。”

刘瑾热情的说:“好女婿,你来了啊,快坐快坐。来啊,怎么这么没眼力价,还不快上茶?”

黄元喝了口茶:“义泰山,您老如今日理万机。召见小婿是有要事吧?”

刘瑾笑道:“是要事,也是好事。今儿焦芳来找我,说北直隶按察使出缺。他的一个学生愿出五万两银子买这个缺儿。”

“这好事儿,我能便宜了外人嘛?”

“我的意思,你升任北直隶按察使,仍旧兼任顺天府尹。”

常风被贬出京已有十多日。刘瑾这人还是重感情的,总觉得对不起常家。

他只能通过提拔常风的妹夫黄元,当是补偿常家。

刘瑾此言一出,黄元目瞪口呆:“这不合规矩吧?”

“小婿自中了进士,便一直赋闲在家做闲散仪宾。”

“今年出仕,一上来就当了正五品顺天府治中。不及数月便连升四级当了正三品府尹。如今又要升从三品的北直隶按察使恐怕会有人非议。”

刘瑾一瞪眼:“非议?谁敢非议?嫌命长了是吧?”

“我刘瑾的干女婿升按察使,谁敢多嘴多舌我便割了他的舌头!”

“我都跟北直隶的巡抚打了招呼了。让他好生关照你这个新臬司。”

“你新官上任,得做些实事让旁人刮目相看。臬司管刑名讼狱,你可以清查积案。”

“人手若不足,就从内厂调用。”

“总之,只要你在官场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要钱我给钱,要人我给人!”

刘瑾待黄元真是没的说。

黄元这个妙手门神偷老瘸子的养子,如今可谓是一步登天。

黄元道:“义泰山。小婿有件事求您。前一阵跟着王守仁上奏疏的人里,有五个是我的同年。”

“他们的家眷求到了我府上我想,义泰山能否卖小婿一个面子,将他们放了?”

刘瑾大手一挥:“你的同年啊,成!给我姓名我放人便是。你告诉他们,以后要老老实实的。别跟奸党搅合在一起!”

黄元一愣:“奸党?”

刘瑾从书案上拿出了一张纸:“对,我列了一份奸党名单。明日早朝时会在御门宣读。你看看。”

黄元接过名单定睛一看。

只见这份名单里,前任内阁成员有刘健、谢迁。

前任部院大臣有韩文、杨守随、张敷华、林瀚。

前任各部属官有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等等。

前任词臣有检讨刘瑞等等。

前任给事中有汤礼敬、陈霆等等。

前任御史有薄彦徵、何天衢等等。

黄元粗略看了下,这份奸党名单竟达百人之多。全是与刘瑾作对过的人。

刘瑾道:“本来我想把你大舅哥常风也列进奸党名单的。想了想,还是算了。他毕竟有恩于我。”

“你和破奴好好干吧。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对我来说,常风是常风,常家人是常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