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315章 文字狱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315章 文字狱

作者:咱叫刘可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03:09:26 来源:就是看

第315章文字狱

认亲宴结束。宛平郡主常恬正式成为了刘瑾的义女。

干女婿黄元在刘瑾的庇护下,今后的仕途自然会顺风顺水。

这对常风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常风久经宦海沉浮二十多年,早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官场如赌场,得多方下注。

这日,吏部左侍郎张彩找到了常风。

张彩是常风多年的文友。以前经常来常府跟常风切磋八股制艺。

常风笑道:“张部堂如今春风得意啊!焦芳虽是吏部尚书,但他还是次辅,每日都在内阁值房。吏部日常事务全是你在主持。”

“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想让谁升谁就升。伱想让谁丢官帽,谁就得卷铺盖卷走人。”

张彩连忙道:“常兄切莫取笑我。此番我来找你是有正事。”

常风问:“哦?什么正事?”

张彩道:“官场如今添了一桩新陋规,你可知晓?”

常风道:“新陋规?你指的是任何地方官进京,都要给刘瑾送钱表孝心?”

张彩点头:“正是。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项陋规,会让吏治**达到元末的程度。”

“地方官为了巴结刘公公,会更加狠辣的压榨百姓。得了银子送给刘公公,讨得他的欢心。地方官们则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敛财!”

“如此循环往复。国将不国矣!正德朝恐怕会出韩山童、刘福通!”

常风略加思索:“你说的没错。可刘瑾这人贪权、贪钱。想制止他强索地方官的贿赂很难。”

张彩道:“我也清楚刘公公的为人。想不出法子劝服他废了这条陋规。没有办法这才来找常兄商量。”

常风若有所思:“让刘瑾主动废除这条陋规?除非.”

张彩问:“除非什么?”

常风道:“除非这条陋规伤及了他的利益有了!”

当天夜里,张彩领着常风找到了刘瑾。

刘瑾正斜倚在床榻上,面容姣好的小对食翠云正在给他捏着肩。

这翠云乃是刘瑾的新宠。她正儿八经是书香门第、文官家的大小姐出身。

她爹在保定府当知县。这种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儿,手里银钱有限,是巴结不上权倾朝野的刘公公的。

但她爹又是个官儿迷,苦思冥想一番后:我没多少银子送刘公公,那就送女儿吧!

于是乎,他将自己的亲女儿送给了刘瑾当对食。

太监虽是无根之人。但也有能够满足自己的玩儿法。具体的法子没什么意思,就不赘述了。

总之,翠云很得刘瑾欢心。刘瑾一高兴,就升她爹当了保定知府。

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为了升迁,不惜让亲生女儿给太监当对食。

怎么说呢?正如当年孔宏泰所言:“读书人一旦中了举,做了官。好人也会变成恶鬼!”

刘瑾瞥了常风一眼:“你怎么来了?”

常风正色道:“我来救你了!”

刘瑾眉头紧蹙:“我如今可不是当年那个给小太子擦屁股的侍恭官。没人敢动我,也用不着你来救。”

常风道:“地方上出大事了你知不知道?”

刘瑾问:“哦?出什么大事了?”

常风反问:“你是不是让焦芳定了一项陋规,任何进京的地方官,都要来给你送孝敬银子?”

刘瑾狡黠的一笑:“这可不是我定的。是下面的人想巴结奉承我。”

常风道:“是谁定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底下那群地方官拿你当猴耍!把天大的罪名推到了你的身上!”

刘瑾面色一变:“怎么说?”

常风毫不客气的搬了把椅子,坐到刘瑾面前:“你都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银子呢!”

“我给你打个比方。比如说,一个知府来给你送了五千两银子。他会在下面贪污纳贿、敲诈下属、压榨百姓,弄五万两银子!”

“他们敛财的旗号是——孝敬刘公公!”

“也就是说,贪官得来的钱财,只会送你一成。他们自己留九成。”

“大头是他们赚,全部恶名却是你刘公公背!”

刘瑾大怒:“是谁这么干的?我活剐了他!”

常风苦笑一声:“普天下的地方官如今全是这么干的!刘公公如今权倾朝野。他们打着你的旗号大肆敛财,可着两京十三省给你散德行。”

“现在全天下的穷苦百姓都认为,他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全是因为刘公公你!”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不得善终啊!”

“地方官是在骗你、害你呢!”

“他们送进京的一锭锭银子,是给你累坟茔的坟砖!”

常风的话让刘瑾汗毛倒竖!

历朝历代的每一个大奸臣、大权宦,就算装也要装出一副爱民如子的样子。

至少不能在明面上得罪全天下的百姓!

只有老百姓安安分分,别出陈胜吴广,他们的权位才能长保。

刘瑾暴怒:“这群王八蛋敢这么干?”

常风道:“文官们是个什么揍性你又不是不清楚。只要能升官发财,普天下还有他们不敢干、不耻干的事儿?”

说完常风指了指翠云:“你家这位小夫人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瑾喃喃自语:“长此以往怎么得了,怎么得了啊!我成了给天下文官背黑锅的!”

常风给张彩使了个眼色。

张彩趁机进言:“刘公公,依我之见,您得立即废除这项陋规。别再让进京的地方官给您送孝敬银子了。”

“他们给您送一两,要从百姓身上压榨出十两!倒头来却把黑锅扣在您的头上。”

刘瑾思索片刻后说:“有理!我明日跟焦芳打个招呼,废除这项陋规。”

刘瑾又转头望向常风:“我就知道,你虽明面上跟我剑拔弩张,心底里还是向着我的。咱们有整整二十年的交情啊!”

常风笑道:“那是自然。我亲妹妹是你的干女儿。大明朝若真被逼出了黄巢,皇上治罪于你,我妹妹、妹夫也得连坐不是?”

张彩道:“刘公公,常帅爷这一遭完全是为了你着想。”

二人一唱一和,把刘瑾忽悠得团团转。

常风想明白了:皇上要用刘瑾当压制文官的工具。一时半会儿没人能扳倒刘瑾。既如此,也只能引导刘瑾少做一些恶事。

说实在的,张彩这人不错。虽依附于阉党、贪权恋位。但至少他还存有为民谋福的底线。比焦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常风跟张彩出得刘府。

常风道:“张部堂,我劝你一句。刘瑾可以掌控朝堂一时,却掌控不了一世。”

“纵观史书,权奸恶宦有几个是得善终的?他迟早有身败名裂的一天。你得为自己找条退路。”

“有些事,早打算比晚打算强。”

张彩微微一笑:“我已找好了退路。就不用常兄操心了。”

张彩所说的退路是江彬。

他是文选司郎中出身,说白了就是大明的大HR,很会看人。

他早就看出,江彬这人迟早会成为皇帝身边的新宠,朝廷最大的权臣。

故而他已经开始暗中跟江彬结交。

常风没有问张彩所说的退路是什么。问他也不会答。

常风道:“有退路就好啊。罢了,我先回府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刘瑾继续着朝堂大清洗。

只要不是对他言听计从的京官,要么由厂卫栽赃治罪,要么强令致仕。最好的结果就是被明升暗贬去南京六部,虽丢了权至少性命无虞。

位高权重的部员大臣们也不能幸免。

工部尚书曾鉴,致仕。

礼部尚书张升,致仕。

刑部尚书闵珪,致仕。

右副都御史朱钦,致仕。

兵部右侍郎闫仲宇,致仕。

礼部左侍郎李杰,致仕。

朝廷正三品以上大员,被刘瑾一气儿搞下去十几位。

短短半个月,朝中已没有高官敢与刘瑾作对。朝堂几乎姓了“刘”。

这日,常风正在家里抱着孙子常青云呢。

虽说正德帝授意刘瑾,把一百多名土家袍泽还给了常风。但如今厂卫不给他派任何差事。

他也只能回家抱孩子了。

黄元和常破奴走了进来。

二人如今一个是正三品,一个是正四品。可谓青年得志,春风得意。

常破奴喝了口茶:“爹,刘公公越来越出格了!你知道什么是红白本嘛?”

常风问:“什么红白本?”

常破奴解释:“这是刘公公定的新规矩。天下官员向皇上进奏疏。得先用红揭投给刘公公,称作‘红本’。然后再用白揭上通政司,称为‘白本’。”

常风惊讶:“什么?这真应了刘瑾的绰号‘立皇帝’。臣子上奏疏竟然要上两份,一份给皇上,一份给立皇帝!”

常破奴道:“昨儿都察院误投了奏疏。把白本送到了刘府。把红本投到了通政司。”

“刘瑾逼着左都御史屠滽,率十三道御史到他府上跪叩谢罪!”

“可怜德高望重的屠老都院。为了保全手下御史不被刘公公迫害,大冷天跪在刘府的雪地里,磕了十几个头!”

常风倒吸一口凉气:“刘瑾已然.疯了!”

黄元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昨儿我去北直隶巡抚衙门办事。巡抚大人是我的上司。但却对我礼敬有加。仿佛我是他的上司。”

“自然因为我在名义上是刘公公的干女婿。”

就在此时,钱宁走了进来。

如今钱宁跟张采一样,已在明面上投入了刘瑾门下。

常风没好气的说:“呦?自从刘健、谢迁致仕,刘公公大权在握。钱指挥使就再没来过我府上。”

“今日太阳打被窝里出来了?钱指挥使怎么屈尊降贵,跑到我这里来了?”

钱宁道:“帅爷折杀我了。我今日来找你是有要事。”

常风问:“哦?什么要事?”

钱宁扫了黄元、常破奴一眼。

常风道:“你们二人暂且下去。”

二人退下后,钱宁走到常风面前,压低声音道:“昨日,刘公公命锦衣卫里几个弄笔杆子的文墨总旗翻看一本书。”

常风问:“哦?看什么书?”

钱宁答:“贵亲家李东阳编纂的《通鉴纂要》。”

常风眉头紧蹙:“他什么意思。难道要在首辅编纂的书里挑毛病?”

钱宁点点头:“没错。我看刘公公是起了除去李首辅的心。李首辅那人做事缜密,刘公公又抓不住把柄。于是就从他的著作上鸡蛋里挑骨头。”

说句题外话,文字狱并非十昏老人弘历的发明。

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区别仅在于文字狱的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常风沉默不言。

李东阳已经够隐忍了。对刘瑾不说俯首帖耳,至少也是言听计从。

可是,刘瑾还是不打算放过他?

刘瑾的想法是:李东阳始终不是我的死党。首辅与其让他当,不如让焦芳当。

焦芳才是我最忠心的一条狗嘛!

常风问钱宁:“你为何要将如此机密之事告知我?”

钱宁答:“因为李东阳是您的亲家。”

“我是您一手提携起来的。转投刘公公,实在是情非得已。”

“我对不起您。但我虽身在刘营,心却是在常府。我不想看到您的亲家获罪被贬,身陷不测之地。”

钱宁说的比唱得还好听。

其实,这件事是钱宁的义父,老狐狸钱能授意他透露给常风的。

老秉笔钱能要是长了毛,比猴还精。他看出刘瑾飞扬跋扈,迟早有失势掉脑袋的一天。

常风之前劝张彩,要给自己留个退路。

钱能也劝义子钱宁,要给自己留个退路。所谓退路,就是常、李两家。

要按着钱宁的想法,整李东阳的事情瞒着常风还来不及呢!

常风凝视着钱宁:“你能把这个消息透给我,这份情我领。”

“投靠刘瑾的事我也不怪你。你若不投靠刘瑾,指挥使的位子一定会换人。你多年的心血便付诸东流。”

钱宁拱手:“多谢常爷体谅。我不便多留。先走一步。”

钱宁走后,常风将怀中的孙子交给了下人。随后吩咐:“备车。去李府。”

李东阳今日正在家中沐休。

常风来到他面前开门见山:“刘瑾要整你。”

李东阳一愣:“整我?我对他已经够忍让了!在明面上,我这个内阁首辅几乎成了他的附庸!他还是不能容我?”

常风道:“他要在朝中搞清一色。内阁首辅的位子,他自然想让焦芳坐。”

李东阳道:“我清者自清,且是内阁首揆。还有你这个锦衣卫的老屠夫当亲家。你在后宫的靠山就是我的靠山。”

“他想栽赃陷害我,恐怕没那么容易。”

常风却道:“你是不是编纂过一本书,名曰《通鉴纂要》?”

李东阳答:“是啊。”

常风问:“这本书多少字?”

李东阳答:“十多万字吧。”

常风道:“刘瑾已命锦衣卫里吃文墨饭的几个总旗,在你这本书中挑毛病。”

“我虽只是举人,但亦是读书人。我太清楚了,想在十多万字的书里牵强附会,挑出点大不敬或思恋前朝之类的把柄来太容易了!”

“要真想要挑毛病,连《论语》都不能幸免。‘善有元,事有会’六个字,便能安上一个思恋前元的帽子。”

李东阳道:“亲家说笑了。孔子死后一千九百多年才有伪元。”

常风道:“以刘瑾如今的权势。他说孔子是明朝人,恐怕都无人敢站出来反驳!何况挑你李东阳著作中的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