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297章 十月初五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97章 十月初五

作者:咱叫刘可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03:09:26 来源:就是看

第297章十月初五

正德元年,十月初五。

一群身着便装的人抬着三个大箱子进了定国公府。

这些人是针工局、襟帽局的内宦。箱子里装的是皇后的凤面首饰、大婚翟衣、凤冠。

夏冬月身在定国公府的消息要保密。正德帝即将与其大婚的消息一样要保密。所以这些内宦鬼鬼祟祟的,对外说是裁缝铺子的人进府给徐家下人们做冬袍。

紧接着一辆马车来到了公爵府门口。

刘笑嫣、常恬、严娇、九夫人下了马车进了府。皇帝大婚在即,她们是一定要凑热闹的。帮着夏冬月梳洗打扮,试穿翟衣之类感情戏一定要做足。

毕竟夏冬月是常家今后在后宫中最大的靠山。

正阳门。

张鹤龄跟刘健等待着钦天监勘定的持节迎后出京吉时。

京中七成以上的文官都来了正阳门这边送行。自然,文官们送的不是持节正使张鹤龄,而是持节副使——他们的靠山刘健。

常风也出现在了人群中。径直走向张鹤龄和刘健。

刘健见到常风,没好气的说:“不劳你相送。你杀人太多,身上戾气太重。会冲撞了持节迎后的喜气。”

常风根本没正眼看刘健:“首辅错矣,我不是来送你的。我是来送国舅爷的!”

刘健碰了一鼻子灰,气得七窍生烟。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平静的表情。

刘健在心中安慰自己:再过五天,八虎、常风都是砧板鱼肉。到那时,弘治朝第一宠臣将会成为阶下之囚,品尝到关押诏狱的滋味儿。

常风朝着张鹤龄拱手:“寿宁侯,我祝伱一路顺风。”

张鹤龄笑道:“放心,我一定把我外甥媳妇儿顺顺利利接回京。”

张鹤龄这厮毫无人臣之理。在旁人面前,一向称正德帝为“我那皇帝外甥”。

刘健挺看不上张鹤龄的。应该这么说,朝野上下包括正德帝、常风在内,就没一个人看得上张鹤龄。这厮简直是人厌狗嫌的存在。

刘健道:“国舅请慎言,请用敬称。”

张鹤龄白了刘健一眼:“什么敬称。别说他是皇上,就他算当了玉皇大帝,也是我的外甥!那是我姐身上掉下来的肉!”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首辅遇到无赖国舅同样如此。

吉时已到,张鹤龄、刘健上轿南行。

常风则回到了锦衣卫。他一见钱宁哭丧个脸,就知道谢亘还是没现身。

钱宁道:“谢亘这厮真是无情无义!亲生的孩子滑胎,他都不去西小井胡同看一眼相好。”

常风问:“京郊几个县的耳目有发现嘛?”

钱宁微微摇头:“没有任何虎罪箱的蛛丝马迹。”

常风坐到椅子上,沉默不言。

做任何事,都要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正德帝大婚、亲政是谁也拦不住的。

虎罪箱有可能最终寻不到。文官集团会将八虎罪证公诸天下。到那时,刚刚亲政的正德帝顾及汹汹舆情,很可能会舍弃八虎。

若是如此,绝不能让文官集团独霸朝堂,压制君权。

最好的方法就是扶持一批文官,与另一批文官相争。

常风打定了主意,一旦八虎真的失势,他便全力扶持亲家公李东阳,与刘健、谢迁分庭抗礼。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朝堂浮沉,常风已经有了老成谋国的思维方式。

皇宫西苑,豹房。

正德帝正在火者亚三的陪伴下,练习使用一柄西洋鸟铳。

所谓的西洋鸟铳,其实就是西班牙“穆什特克”火绳枪。

八虎垂手侍立在一旁,除了张永,其余七虎个个愁眉不展,一脑门子官司。

正德帝瞥了他们一眼,随后开始练铳。

“嘭”!正德帝射出的铳子不偏不倚,正中三十步外放着的一个冬瓜。

八虎齐声高喊:“皇上神射!皇上英武!”

正德帝没有搭理刘瑾,而是将鸟铳扔给了江彬:“江彬,你觉得这鸟铳如何?”

江彬微微摇头:“皇上,与弓箭相比,鸟铳射程短,装填费事,准头也不及弓箭。这东西玩玩还成,打仗.绣花枕头而已。”

正德帝道:“在这事上,你就不及常风有见地了。你这番话,前几天朕跟他说过。他反问了朕三个问题。”

江彬问:“敢问皇上,常帅爷问了哪三个问题?”

正德帝道:“第一个问题,训练一个熟练的步军弓箭手需要多久?”

江彬答:“若受训之人生得高大威猛,臂力强劲。需三年。”

正德帝又问:“第二个问题,训练一个熟练的骑兵弓箭手需要多久?”

江彬答:“三年练射箭,两年练骑射。需五年。”

正德帝追问:“第三个问题,训练一个熟练的鸟铳手需要多久?”

江彬看了看手中鸟铳:“恐怕只需两三个月。”

正德帝道:“洪武朝时,西平侯沐英屡屡平定云南境内的土人叛乱。靠得就是火器。他还首创了火器三段击战法。”

“靖难之役时,燕军中亦大量装备火器。太宗爷即位后,深知火器之效用。于是创建了神机营。”

“可惜土木堡之变后,神机营名存实亡。边军方面,也逐渐废弛火器,专注弓弩刀枪。”

“依朕看,明军复用火器是大势所趋。鸟铳手训练简单,即便一个从小没使过刀枪的农人,两三个月内也能训练成一个堪用的鸟铳手。”

“待朕亲政,在军备上办的第一件事便是命工部仿制西洋鸟铳。”

一旁的刘瑾忙不迭的拍马屁:“皇上真是深谋远虑。”

正德帝微微一笑:“朕看你们八人里,除了张永个个愁眉苦脸。是在担心屁股底下的屎太多,常风伸手帮你们擦也擦不干净吧?”

刘瑾愕然。

正德帝道:“朕早就对你们说过,收敛些,不要被两位先生抓住小辫子。你们不听啊!”

七头恶虎齐齐跪倒,伏地不住的磕头:“老奴有罪。”唯有张永一人鹤立鸡群。

正德帝指了指张永:“刘大伴儿,你应该学壮士张,不要学英宗时的王振。”

刘瑾连忙道:“皇上教诲,老奴牢记于心。是啊,是该向张公公学。”

正德帝问:“刘先生出京了?”

刘瑾答:“掐算时辰,应该已经出京了。”

正德帝道:“好。还是常风有谋略。让刘先生持节出京。呵,常风是在帮你们拖延时日啊!你们要领他的情。”

刘瑾唯唯诺诺:“是,是。老奴领常帅爷的情。”

且说常风那边苦于找不到谢亘,心情烦闷。干脆出了锦衣卫,在六部、五军都督府一条街上溜达散心。

走着走着,他进了兵部,去了武选司王守仁的值房。

王守仁给常风泡了茶:“怎么想起到我这儿来了?京城的天阴云密布,常帅爷应该忙得脚不沾地才是。”

常风举起茶盅:“你也闻到了疾风骤雨的气味儿?”

王守仁道:“京城官场中人,人人皆知刘、谢二位阁老跟八虎到了决胜负、决生死的时候。”

常风问:“你觉得谁赢谁输?”

王守仁笑道:“我又不是算命先生。但我王家父子两代,不会在这场赌局中下注。”

“我劝你也不要下注。”

常风苦笑一声:“我已深陷赌局。不下注是不可能的。”

王守仁收敛笑容:“我劝你不要帮八虎。若刘、谢落败,八虎得势。他们绝对会更卑劣,更贪婪,更无所顾忌。”

常风无言。

王守仁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大明的文官虽贪,可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贪归贪、闹归闹。但绝不能把大明闹亡了。”

“只要大明这棵大树不倒,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将永远荣华富贵。”

“八虎则不然。这帮人没有底线,更没有大局观。他们若掌握朝局,什么出格事儿都做得出来。”

常风叹了声:“唉。我与八虎早就在一条船上,想要抽身已经晚了。”

“这条船本就是皇上的船。皇上让我保八虎,身为他的亲军缇帅,我只能照办。”

“自私一点说。八虎若失势,刘、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常风。为了常家的平安,我也不能在这场政斗中做壁上观。”

王守仁道:“人非圣人,人皆有私。我理解你。”

(注:“理解”一词非现代出现。宋时苏轼《众妙堂记》有云: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斲。)

常风喝了口茶,问:“守仁老弟。你若要藏一件隐秘的东西,会藏在哪里?”

王守仁想了想,回答:“藏在最显眼的地方。此谓之‘灯下黑’。”

王守仁的话提醒了常风。

常风放下茶盅起身:“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王守仁道:“我送你出去。”

常风道:“不必了。让你的文官同僚们看到你跟锦衣卫的屠夫并肩而行,指不定又传出什么闲话呢。”

常风回到了锦衣卫,召集一众心腹议事,将王守仁所言“灯下黑”说予了众人。

常风道:“你们说说,哪些地方可能是‘灯下黑’?”

钱宁道:“刘健、谢迁的府邸?不对啊。刘、谢府中有咱们的耳目。按照燕晓齐所说,光是虎罪人证便有二百多人。这么多人若进了他们的府邸,耳目不会没有察觉。”

石文义道:“会不会是刑部大牢?”

常风摇头:“应该不是。若在刑部大牢,燕晓齐不会不知晓。”

张采道:“京城各官衙都有咱们的耳目。若虎罪箱在哪个官衙里,两百多位人证这么显眼,咱们早就探查到了风声。”

常风拿出了一张京师堪舆图,铺在了桌上。

他的手指向了南城:“会不会在贩夫走卒聚集的南城?钱宁,你立即带三千袍泽,去南城搞一场大搜查。”

钱宁问:“用什么理由?”

常风答:“简单,就说有鞑靼密探进了京。搜查鞑靼密探。”

防备鞑靼是一个万金油一般的理由。锦衣卫这两年做任何出格的事,都对外宣称是“防备鞑靼”。

钱宁笑道:“得,又要让倒霉的鞑靼人背黑锅了。”

常风道:“不能这么说。鞑靼是大明最大的敌人。大明境内出了任何事,一准是鞑靼人所为岂不很合理?”

王妙心在一旁道:“偌大南城,光调三千卫内袍泽搜查,恐怕几天内搜不完。”

常风道:“钱宁,你去找张永张公公,跟他借七千团营兵,协助锦衣卫搜查。”

张永现在不光是东厂督公,锦衣卫的顶头上司。他还依旧掌管着十二团营。正德帝对他信任到无以复加。这份信任甚至让刘瑾有些嫉妒。

刘瑾也想管兵。

当日下晌,三千锦衣卫、七千团营兵浩浩荡荡开进了南城。整个南城一时之间鸡飞狗跳。

傍晚时分,常风回了府。

一名下人禀报:“老爷,夫人说她和宛平郡主、九姨娘今夜住在定国公府,不回来了。”

常风微微颔首:“嗯,知道了。”

不多时,另一名仆人通禀:“老爷,刘公公来访。”

片刻后刘瑾来到了常风面前:“小叔叔,虎罪箱的事查的如何了?”

常风答:“还是没找到蛛丝马迹。”

刘瑾道:“啊?我的小叔叔啊,近二十年你办任何差事从未失手过。这一回生死攸关,可别马失前蹄。”

常风劝慰刘瑾:“离文官们商定的‘除虎’之日还有五天呢。你得稳住心神。不要急。怡红楼的姑娘们有句话,粗俗却在理——心急吃不了热.”

刘瑾道:“危急存亡之时啊,我怎能稳坐钓鱼台?”

常风问:“西厂谷大用那边也没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刘瑾道:“西厂刚刚重开。办事不及你们锦衣卫。指望谷大用怕是指望不上了。我只能指望你。”

常风劝刘瑾:“这一回,若你们八人能够取胜。以后可一定要清廉当差。你们的屁股太大,我就算想一直给你们擦屁股也擦不干净。”

刘瑾连忙道:“吃了这回的亏,我们长记性了。你说的对啊,还是要清廉当差。”

常风的话已经说到。至于刘瑾是不是左耳进右耳出,就只有天知道了。

常风凝视着刘瑾。他突然想起老内相怀恩生前对他说的一番话:“世事会变迁,权力会更迭,朋友会变成敌人,敌人会变成朋友。”

那时的常风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能理解这番话。

现在看,这番话真是至理名言。

十一年前,常风为李东阳、谢迁洗刷了巴结权宦尚铭的冤屈,助他们二人入阁。

可到了如今,谢迁却成了常风的死敌。谢迁为扳倒他,不惜设计让刘笑嫣背上了人命。

眼前的刘瑾,会不会变成第二个谢迁?

想到此,常风感觉身上一冷。

在这一瞬间,他打定了主意:找到虎罪箱,一定要掐在手中,作为日后制衡八虎的工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