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289章 寓教于乐常太傅

第289章寓教于乐常太傅

正德帝就在刘瑾旁边卖草鞋呢。看到常风问刘瑾瓜保熟不保熟,他知道,常风这是入戏了。他饶有兴致的看着这笔瓜摊买卖。

刘瑾笑道:“瞧官说的,我摆摊卖瓜,能卖给你生瓜蛋子?”

常风冷笑一声:“呵,要是不熟怎么办?”

刘瑾收敛笑容:“要是不熟,我自己吃了它。”

常风坐到瓜摊前放着的小板凳上:“给我切!老子是顺天府的衙役。你这瓜要是不熟,老子把你抓进府衙大牢,把伱锁尿桶上。”

正德帝和刘瑾立马明白过来,常风给自己找了一个角色——衙役。

刘瑾给常风切好了西瓜。常风拿起来“呱唧呱唧”好一通吃。吃完把瓜皮往地上扔,一抹嘴儿抬腿就要走。

刘瑾连忙道:“官爷,你吃了两斤,得给三十文。小的谢您的赏了!”

常风脸一板:“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给钱,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

一旁卖草鞋的“朱寿”看不下去了!既然是演戏,那角色就都得有人设。“朱寿”的人设便是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的织席贩履者。

正德帝插话:“吃瓜给钱,天经地义。你这么不讲理,还是官衙里当差的呢!”

常风听了这话,一脚揣在了刘瑾的一个西瓜上,踹了个稀烂:“官衙里当差的收你们这群穷棒子的税亦是天经地义!臭卖瓜的,还有你这个臭卖草鞋的,你们交税了嘛?没交税跑到京城里来要饭?”

“凑要饭的!”

正德帝怒道:“你不讲理,就不怕我们去告官?”

常风哑然失笑:“官?我就是官!小小刁民,竟敢状告本官?我把你抓回府衙大牢,锁尿桶上!”

说完常风顺手拿起了瓜摊上的一根草绳,抓住了正德帝的手,作势就要捆上。

正德帝龙颜大怒,大吼一声:“常风你好大胆,竟敢在朕面前欺压百姓,无理取闹?”

正德帝自称是“朕”,那就是停止了演戏,恢复了身份。

常风“噗通”给正德帝跪下:“禀皇上,小民百姓维生艰辛。官、吏、役将小民百姓视作鱼肉。皇上若要开创盛世,需知百姓之艰辛。”

常风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劝谏正德帝要爱民。

这可比刘健、李东阳、谢迁干巴巴的说教生动多了。

正德帝领悟到了常风这段戏的深意,夸赞道:“姨父应该取代刘、李、谢,成为帝师。”

常风拱手:“臣不敢。皇上可知弘治三年的仓场案?”

正德帝道:“那时朕尚未出世。也无人跟朕提及过什么仓场案。”

常风解释:“弘治二年,先皇欲有一番大作为。于是想出了一条能够利国利民的大政——积粮。即趁着丰年,命各地官府广积存粮,以备灾年。”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各级黑心的官、吏、役借着这道圣旨盘剥百姓。最终在弘治三年酿成了仓场大案。”

“自那之后,先皇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于百姓来说,不折腾的皇帝便是好皇帝。”

“第二个道理,不要低估天下官、吏、役的无耻、贪婪。”

正德帝思索良久,感慨道:“姨父,朕受教了!你今日看上去是陪朕演戏玩乐,实际是在教朕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刘瑾在一旁帮常风说话:“用文人的话说,这叫寓教于乐。可比刘健、谢迁、李东阳他们老和尚念经生动多了。”

正德帝道:“姨父,两年后春闱大比,你若考取进士功名,朕便拜你作太傅!”

太傅,朝廷三公也。这是一个份量极重的许诺。

少年天子封三公,像是儿戏一般。但常风没有推辞,而是说:“臣一定刻苦备考,下次春闱大比不让皇上失望。”

就在此时,八虎之一的丘聚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皇上,可不得了啦!”

正德帝问:“什么事?”

丘聚答:“内阁三阁老又跟一堆文官上了联名奏疏,说您在西苑开买卖街是荒唐胡闹,让您立即将贩夫走卒驱离皇宫。今后严守宫制。”

正德帝眉头紧蹙:“他们没说又要跪谏吧?”

丘聚答:“那倒没有。”

正德帝眉头舒缓:“只要不跪谏,任他们怎么上奏疏恶心朕都无所谓。”

其实,刘健、谢迁等人对正德帝在宫里开买卖街不仅不反感,心中甚至有几分窃喜:少年天子贪玩,对于我们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就让他好好玩,政务由我们这些文官把控。

但这群家伙整天把“道德”顶在脑门上。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又不能不表达反对的态度。上个联名奏疏意思意思就成了。完全没必要搞什么跪谏。

常风心想,既然在买卖街上可以给皇上讲课。皇上还喜欢“听”这种课。何不将官员盘剥百姓的弊政,通过演戏一一讲给皇上听?

想到此,常风道:“皇上,臣再去找几个人,下晌再来买卖街,陪您过小民百姓的瘾头。”

正德帝闻言笑道:“好啊。朕先继续卖草鞋。”

常风出了宫,找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兵部的王守仁,一个是常破奴的同乡、好友、同年,翰林院编修翟銮。

他向二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交待了一番。之后,常风又找了东厂督公谷大用、内官监掌印马永成。

当日,买卖街来了两位身穿九品服色的小官。这两个小官是王守仁、翟銮扮演的。

王守仁扛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征收粮赋“。翟銮扛着一块牌子“征收税赋”。

二人身后跟着十几个大汉将军假扮的“差役”。这些“差役”或抬着收粮的大粮斛,或拿着收税银的小秤,或手持水火大棍,维持秩序。

常风则身穿税吏服色,张罗着支起了收税赋的棚子。

正德帝见此情景,目光立马被吸引,走了过来看热闹。

王守仁和翟銮坐在税棚里,“刺溜刺溜”喝着茶。

“狗腿子”税吏常风吆喝:“征税啦,征税啦!缴税的上前!”

八虎中的谷大用、马永成扮作了交税赋的百姓。

谷大用拿扁担挑着两大袋粮,来到了常风面前:“大人,俺是粮农谷小用。按照俺家的田亩数,应缴粮赋一百斤。”

常风看了看谷大用:“你这两袋粮能有一百斤?”

谷大用答:“在家里刚称过了,只多不少嘞。”

常风吩咐手下:“上七十斤的小官斛。”

几个手下抬上来一个小官斛。

常风命令谷大用:“往里倒粮!”

谷大用倒满了官斛。常风却道:“不够!这两袋子粮全给我倒上!”

谷大用照做,官斛不多时便冒了尖儿。粮食呈小山装,高出斛口不少。

常风后退几步,深吸一口气,卯足了劲,猛然冲到小斛面前,一脚踹在了官斛上。

“哗啦!”高出斛口的三十斤粮,全部洒落在地上。

谷大用连忙喊:“粮撒了!”作势就要蹲到地上,以手捧粮。

常风却大喝一声:“慢着!这些都是损耗!你要是去捡,就是抢劫官粮!抢劫官粮等同于造反!”

谷大用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我这是一百斤粮啊。撒了三十斤,这粮赋怎么算?”

常风道:“损耗是不能从粮赋中扣除的!你回家再取三十斤粮来!若取不来,便是抗粮!抗粮等同于造反!”

演戏的入了戏,看戏的也入了戏。

正德帝在一旁看得义愤填膺,握紧了拳头。哪有这么不讲理的?本来交一百斤粮,税吏却要收一百三十斤。

谷大用喊道:“青天大老爷,大雪封门十几天,家里没米没柴。我是东借西赊才凑出这一百斤粮啊!能借的都借遍了,哪里再凑三十斤粮?”

扮演九品县主簿的王守仁走了出来:“缴纳粮赋天经地义!如果没粮,我给你指一条明路。你家里可有子女乎?”

谷大用答:“家里有个女儿。”

王守仁笑道:“呦,你家还有个女儿啊?多少岁了?”

谷大用答:“十四岁了。”

王守仁道:“好!卖给我,我出二百斤粮。你不光有了粮交粮赋,还能多出一百七十斤粮过冬。”

谷大用连忙道:“女儿是我的命根子,我怎么能卖?”

王守仁怒道:“我给你指得阳关道你不走。好,好,好。来人啊,此人抗粮不交,对抗朝廷,已是谋反重犯,抓起来押回县衙。报给县尊判他个斩立决!”

谷大用大惊失色:“啊,我卖女儿,卖女儿。”

王守仁笑道:“这就对了嘛!我给你写文书,你按手印。”

正德帝被这场戏气得牙根痒。活生生一个十四岁的黄花大闺女,就这样被黑心九品官“买”走了?

谷大用下场,该马永成上场了。

常风高喊道:“下面收织户的税赋!”

马永成道:“大人,俺是织户马不成。俺家有两台织机,照例应该交三两银子。这是银子。”

翟銮走了出来:“呦,这次懂事了?不交布改交现银了?”

马永成道:“去年交布,您非说我家的都是劣等布。本来交三匹,您愣是收五匹。今年小的还是交银子吧。”

翟銮道:“好,拿银子!”

马永成将三两银子双手奉上。

翟銮喊道:“记帐!滋收织户马不成税银二两,尚欠一两。”

马永成急眼了:“大人可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这明明是三两!”

一旁的常风呵斥道:“什么三两!你交的都是碎银子。要熔铸成官锭上交给国库。熔铸难道没有火耗嘛?”

马永成大喊:“交三两算二两,没天理啦!”

常风大喝一声:“此人抗税,等同造反!左右,拿下!”

一旁观瞧的正德帝终于忍不住了:“你们也太黑心了!朕砍了你们!”

一听正德帝自称为“朕”,众人知道戏该停了,纷纷跪倒。

常风拱手:“皇上,刚才臣等所演,乃是税政的两桩大弊。一曰‘淋尖踢斛’,一曰‘折色火耗’。”

“朝廷征收百姓十分税。从巡抚衙门到布政使衙门、知府衙门、县衙,层层加起来却要征百姓至少十二分税。黑心一点的,可征到十六分、十八分。”

常风又在搞寓教于乐。将税政大弊现场教学给了正德帝。

正德帝皱眉:“难道历代先皇都不知这两条大弊么?”

常风答:“知道。”

正德帝问:“那就没办法根除?”

常风答:“积弊已深,法不责众。”

说句题外话,正德朝官吏收税的手黑程度,跟一百三十多年后的崇祯朝一比堪称业界良心。

正德朝官吏,最多十分税额收个十八分的实税。

崇祯十年,民变四起。崇祯帝被逼无奈,只得开征二百万两的缴饷。

在圣旨中,崇祯帝明言:“流寇蔓延,生民涂炭以极。不集兵会剿,贼不能速除。”

“暂苦吾民一年,除以心腹大患。筹思再四,万非得以。所虑有司奉行未善。公家仅输一分,穷民已剥十倍.”

最后一句翻译翻译就是:“朕知道朕征二百万两的剿饷,你们这群狗官得从百姓身上盘剥两千万两!”

言归正传。

正德帝听了常风的八个字,有些绝望:“难道就没有办法斗倒层层的黑心官吏?”

常风道:“洪武朝时,太祖爷也曾想过一劳永逸的解决此事。太祖爷的法子就一个字‘杀’!空印、郭桓两案,将天下官吏杀了几茬儿。”

“可是,贪官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儿,又会长出来一茬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个难题,尚未有人想出破解之法。”

正德帝陷入了沉思。

虽然难题解决不了,但至少常风让正德帝开始正视税政大弊。这场寓教于乐的戏演得很成功。

片刻后,被这场戏深深震撼的正德帝,对摆摊卖草鞋已经兴致全无。

他道:“摆驾,回乾清宫吧。哦对了,给买卖街的五百贩夫走卒每人发五两银子。朕不能白耽搁他们一日的营生。”

常风跟刘瑾一左一右,陪着正德帝回乾清宫。

刘瑾趁机道:“皇上,其实老奴有个法子,能够根除文官贪贿的顽疾。”

正德帝眼前一亮:“哦?快说!”

刘瑾答:“既然文官十官九贪。那就别让他们辅佐您治理天下了!让内宦们取代文官理政便是!譬如,巡抚照规矩并不算地方官,而是朝廷委派治理地方的京员钦差。先把这些巡抚钦差们撤掉,换成太监、少监.”

“内宦都是无根之人。无根则无欲无求,只忠诚于皇帝.”

常风听到这话,面色一变。

常风道:“刘公公此法不可行!南汉后主刘鋹跟刘公公想法相同。觉得无根之人无欲无求,若任用无根之人为官治理地方,可杜绝贪贿。”

“于是乎刘鋹下了圣旨,非内宦不得为官。官员们争相自宫,两百万人口的南汉,竟凭空多出了两万无根之官。”

“倒头来呢?这批没了根的官,该贪照样贪。甚至因失去了男人最重要的东西而变本加厉。”

“不及十年,南汉便亡国了!所以刘鋹是‘后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