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271章 回京,钦审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71章 回京,钦审

作者:咱叫刘可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03:09:26 来源:就是看

第271章回京,钦审

王奕闭口不言。

尤敬武又问:“梁伯宏今夜泻肚泻的厉害,是你耍的手段嘛?”

王奕还是咬紧牙关。

尤敬武道:“你不说不要紧。今夜我也不会给你上刑。等将你押回京,送进北镇抚司诏狱。你自然会供认不讳。”

“别说什么谋杀案、通倭案,就连小时候偷过谁家一根针,你都得忙不迭的说。”

尤敬武转头吩咐手下:“将他跟三个同伙押起来。”

阚一刀道:“尤爷,你应该再把驿站内的另外一伙儿人抓起来。”

尤敬武疑惑:“另外一伙儿人?没了啊。我算一伙儿,你们夫妻二人算一伙儿,王奕他们算一伙儿,毒黄雀五人算一伙儿,吕大虎也算一伙儿。”

“该抓的,已经全都抓了。”

阚一刀望向了缩在角落里的驿丞。

尤敬武狐疑的说:“他?”

阚一刀笑道:“尤爷只发现贱内满手老茧。没发现驿丞大人的手上也有老茧嘛?

“他左手手掌关节处有老茧。右手食指和中指也有老茧。长年用弓箭的人,左手掌关节持弓,右手食指和中指拉弦儿,故有老茧。”

“且他的两条腿罗圈的厉害。应该是长年骑射。一个驿丞,怎么会长年骑射?”

驿丞表情为之一变。全无之前视财如命的市井猥琐相。眼神中似乎透出精光。

他挺直了身板,将手伸进了袍袖之中。

尤敬武还以为驿丞袍袖中藏有精巧手铳一类。他立马举起了蝎子弩。

驿丞笑道:“尤爷,咱们是自家人。我掏的不是手铳,也不是飞刀暗器。是锦衣卫的腰牌。”

尤敬武道:“那好,你慢慢掏出来。慢些!”

驿丞从袖中缓缓拿出了一方腰牌。

一名力士上前,接过腰牌呈给了尤敬武。

只见腰牌上大书“锦衣卫北镇抚司下,副千户,牛得草。”

尤敬武皱眉:“腰牌是真的。可是你晓不晓得,北镇抚司归我管!我怎么不知北镇抚司里有你这么一号人?”

“驿丞”牛得草笑道:“尤爷,阚前辈不愧是闯荡江湖多年的人。眼睛就是尖。在下的确长年骑射。”

“因为在下曾是南镇抚司派到草原去的暗桩。在草原待了整整十八年。前些日子才结束潜伏,回到大明。常帅爷升我到北镇抚司,当了副千户。”

“我回大明时,您刚好去南方押解罪官梁伯宏了。故您不知。”

尤敬武道:“仅凭一块腰牌和你几句话,我还不能完全信你。”

牛得草笑道:“刚才给您准备酒菜的驿站厨子是您的部下。孙梃,出来吧。”

孙梃一直在厨房,没有在大厅露过面。

此人是尤敬武手下查检千户所的抄家好手。号称抄家功夫不输二十年前的常帅爷。

孙梃笑道:“属下见过尤爷。这位牛副千户的确是刚刚履任北镇抚司。”

尤敬武惊讶:“看来义父还是不放心我。派了洞庭湖里的老麻雀来北藏驿助我一臂之力。”

牛得草很会说话:“尤爷此言差矣。常帅爷对您的能力是一百个放心的。他派我来,只是给您打打下手。若您百密一疏之类,我会出手替您补上漏洞。”

尤敬武道:“北藏驿内的敌人已全部束手就擒。朋友也都亮明身份。咱们就静待雨停吧。”

漫长的一夜终于过去。说来也怪,翌日早晨,秋雨戛然而止,雨过天晴。

众人押着一干人犯,出得北藏驿,直奔京城而去

终于,尤敬武望见了京城的城墙。

在正阳门前,尤敬武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义父常风。

常风骑在高头大马上,身披斗篷,腰配绣春刀。指挥使钱宁、指挥左同知石文义如哼哈二将一般,骑马分列他两侧。

指挥左佥事张采没有骑马,而是站着给常风牵马执鞭。

数百名锦衣卫力士在三位大佬和一位巨佬身后雁别翅排开。

常风真可谓是威风堂堂!极乐净土.抱歉串台了。

尤敬武翻身下马,快步走向常风。

不惑之年的常风亦在张采的搀扶下,下得马来。

尤敬武在常风面前跪倒:“义父,孩儿回来了!”

常风一把抱住尤敬武:“我的儿啊,你可回来了!”

尤敬武指了指身后被五花大绑的梁伯宏:“义父,您交待的差事孩儿已经办妥。那人就是前任两淮盐运使,梁伯宏。”

常风拍了拍尤敬武的肩膀:“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是精明强干之人。我心甚慰。”

尤敬武感觉心里暖洋洋的:义父这是把我当亲儿子一般看待了。

常风又指了指其余几人:“他们呢?都是藏于北藏驿的刺客?”

尤敬武点头:“正是。”

常风转头吩咐钱宁:“放出话去。就说有数路来历不明的刺客在北藏驿刺杀梁伯宏。被我神勇无敌的锦衣卫左佥事兼北镇抚使尤敬武就地正法。”

常风这么做,是为了麻痹谢迁。让谢迁以为他没有拿住他指使歹人刺杀罪官、包庇贪官的人证活口。

为了达到保密的目的。今日连正阳门卫戍的团营士兵,都换成了张永张公公的亲信。

常风又道:“把一干人犯塞进马车,咱们进京!”

众人回到了京城。常风没有急着提审毒黄雀、王奕两路刺客。而是进了宫,面见正德帝复命。

乾清宫大殿内。

常风禀奏:“皇上,罪官梁伯宏已被押送进京。臣恭请钦审。”

正德帝道:“哦?押回来了?刘瑾,摆驾锦衣卫。”

常风惊讶:“您要到锦衣卫钦审梁伯宏?锦衣卫血腥气重,恐会冲撞了万金之躯。”

正德帝笑道:“姨父怎么忘了。朕亦是锦衣卫中人啊锦堂老人!”

“朕正要见识下锦衣卫的大记性恢复术呢!”

十五岁的少年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无限的好奇心。

他早就听说锦衣卫大记性恢复术不是人揍的。他早就想亲眼看看,大记性恢复术到底有多么不似人道。

在起驾之前,正德帝专门换上了一身飞鱼服。既然要玩COSPLAY,一身专业服装自然要备妥。

半个时辰后,锦衣卫北镇抚司问案房。

正德帝像一个走进了玩具铺子的孩童般,打量着墙上挂着的每一种刑具,仔细询问常风的用途。

常风每一次回答,都会引来正德帝的惊呼:“啊?这么不是人啊!”

常风尴尬的陪笑:“文官们总说锦衣卫是个充满血腥气的屠宰场。臣是最大号的屠夫.其实有几分道理。”

正德帝指了指其中一柄样式古怪的刀:“这柄刀呢?”

常风语塞:“这个.皇上还是别问了吧?子曰非礼勿听。这件刑具的用途,臣实在没脸说。”

正德帝笑道:“朕都忘了,朕的常屠夫也是读圣贤书出身,有举人功名。怪不得满嘴子曰诗云。你就跟朕说说吧。朕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刀。这刀恐怕捅人都捅不死。”

常风附到正德帝耳边:“此物是用来”

常风以为正德帝得知了这刀子的用途会吓一大跳。

万万没想到,正德帝竟一拍手:“噫!好!今日就将这歹毒的酷刑用在梁伯宏身上。”

常风问:“皇上,臣这就去押梁伯宏?”

正德帝道:“快押来,朕都快等不及了。”

不多时,梁伯宏被押入了问案房。这厮的腹泻还没止住,屁股上焦黄一片。

梁伯宏见面前站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着飞鱼服。常风、刘瑾在他身边垂手而立,毕恭毕敬。

他立马反应过来:这是当今天子!我三年前放外任时,他还只是十二岁的小太子

常风一声暴喝:“大胆罪员,见到皇上还不行礼?”

梁伯宏跪倒叩首:“罪臣梁伯宏,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德帝根本没搭理他,而是转头对常风说:“常卿,你不是说锦衣卫问案一律先上刑后问话嘛?快上刑啊,朕等不及大开眼界了。那病怪刀,你赶紧让下面的人用啊!”

常风哭笑不得:“皇上,那怪刀若用了,梁伯宏会流血不止,失血过多晕厥。案子就没法审了啊。”

正德帝点点头:“啊,原来如此。那就最后再用。”

常风命令行刑百户:“先给罪员钉脚板,撒粗盐。”

大记性恢复术还是老一套。虽老套却好用。

刚上了三样刑,梁伯宏便扛不住了:“皇上,您要问罪臣什么事,罪臣一定照实回答。”

正德帝道:“朕听说,你将两淮盐引的七成,私下分给了六十多名高官?”

梁伯宏答:“回皇上,是。”

正德帝大怒:“两淮盐运使乃是朝廷要职。朕把如此要职授予你,你竟拿来牟利?说,你一任三年赚了多少银子?”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你这个两淮盐司可比知府油水大多了。应该捞了大几十万两银子吧?”

(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并在明朝的话本中多有出现。“清”并非“清朝”之“清”,而为“清廉”之“清”。2018年老书中我写了这句话,好家伙,几百评论说我把清朝的话写进了明朝小说,是硬伤。故注明。)

梁伯宏气息微弱的说:“回皇上。臣一任三年,只拿了不该拿的银子五千两而已。”

“两淮盐运使的确有不少机会捞银子。可那些银子,根本轮不到盐司自己手里。全被京中高官、地方封疆瓜分了。”

“罪臣这个盐司官,说白了就是狗咬尿泡空欢喜。”

常风插话:“梁伯宏,别在皇上面前装可怜。我晓得你的心思。把两淮盐务的银子分给高官、封疆。等三年任满后,他们会保你高升!”

“你是在拿朝廷的银子,送自己的人情。”

梁伯宏道:“常帅爷所言极是。可反过来说,我若不帮他们捞银子。他们会想出一万个办法置我于死地。”

“盐运使在江南还算个官儿。到了京城,不过是大人物们脚下的一只小蚂蚁罢了。”

“皇上,罪臣也是被逼无奈!”

正德帝丝毫没有怜悯梁伯宏。他问:“民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别脱了裤子放屁!说,都有哪些官员涉案?每人各分了多少银子?”

不得不说,梁伯宏的记忆力超强。

他供出了六名部堂大臣、二十多名司官、两个巡抚、三个布政使、两个按察使,二十多个知府的详细姓名,官职。

不仅如此,一任三年三十六个月。每个月他给了每名官员多少盐引,都记得一清二楚。

果然是一本活账册。

常风给正德帝讲述种种酷刑时,正德帝没有丁点寒意。

此刻梁伯宏的供述,却让正德帝汗毛倒竖。

正德帝怒道:“这么一大批文官都在盗取盐务银,这是明晃晃的挖大明王朝墙角啊!啊呀!长此以往可还得了!”

梁伯宏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

他道:“回禀皇上。民间有句话评价朝廷文官,至为允当。”

正德帝问:“哦?什么话?”

梁伯宏答:“大明的文官,见一个杀一个,冤枉。隔一个杀一个,漏网。”

“罪臣供述的那六十多人,仅是专门吃盐务的文官。京城、地方文官,还有专门吃走私的、吃丝绸的、吃茶叶的、吃铜矿的、吃军需的、吃漕运的.”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一百个文官里,有三五个清官可能都算多的。”

正德帝凝视着梁伯宏,一言不发。

他心中叫苦:先皇啊先皇,您老留给朕的,是怎样一群文官,是怎样一群帮朕统治大明的“帮手”?

怪不得刘瑾曾跟朕说过。您老这辈子虽开创了盛世、有大贤君之名,但也纵容文官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朕若再不对文官下手。恐怕用不了二百年,大明就被这帮乌龟王八蛋玩亡国了!

刚才梁伯宏招供时,常风一直在一旁充作录供百户,记录供词。

他吹干了墨迹,将一沓供词、名单交给正德帝:“皇上,梁伯宏的口供已录完。是否让他签字画押?”

正德帝没有接话。而是感慨:“常卿,朕的姨父。朕周围真的是群蠹环伺啊!”

常风适时拍了正德帝的龙屁:“澄清吏治,非皇上这般大有为君主不可。”

正德帝道:“罢了。让他签字画押吧。”

梁伯宏签字画押后,常风道:“皇上,既然是钦审,您总要给梁伯宏定出罪名、惩罚.再征询内阁的意见。”

可怜的少年天子,惩治一个贪官还要去征求刘、李、谢三位辅政的意见。

正德帝冷笑一声:“既然梁伯宏供认不讳,如此坦白。朕便不杀他。用那柄怪刀给梁伯宏上刑吧。上完刑后,将梁伯宏送入浣衣局,当个内使,永远不得升迁!”

“既然他手不干净,朕就让他此生与水为伴。好好搓洗搓洗他那双脏手。”

内使,听着名字里带个“使”字,好像是个官儿。其实是内宦小卡拉米中的小卡拉米。

大明内宦分为九等。一等太监;二等少监;三等监丞;四等大使、司正;五等副使、司副;六等奉御、典簿;七等长随;八等火者,九等内使。

梁伯宏大喊:“皇上饶命!”

正德帝却道:“朕已经饶了你的命了啊。还不谢恩?”

梁伯宏先是叩头:“罪臣谢皇上隆恩。”

片刻后他又开始痛哭流涕:“皇上饶了罪臣吧。罪臣不想变成中人。”

正德帝没有搭理梁伯宏,而是催促常风:“快叫行刑百户用怪刀给他上刑。朕迫不及待观赏了!”

常风问:“皇上,你只定了梁伯宏的惩罚,却未定他的罪名啊。”

正德帝冷笑一声:“呵,罪名由内阁的三位先生定!朕倒要看看,他们给梁伯宏定罪名时,自己脸不脸红。”

常风拱手:“臣遵旨。来啊,给梁伯宏上宫刑!”

行刑百户拿起了那柄怪刀。片刻之后,锦衣卫问案房中发出杀猪一般的惨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