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98章 弘治十一年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98章 弘治十一年

作者:咱叫刘可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03:09:26 来源:就是看

第198章弘治十一年

世事会变迁,权力会更迭,朋友会变成敌人

时光好似大河之水,滚滚向前,不可倒流。

接下来的两年里,常风似乎被闲置了。

他的朋友马文升、李东阳、谢迁等人,不希望代表着皇权的厂卫出现一个强势人物。

他们屡屡建议弘治帝,给常风派一些诸如代表皇帝外出祭祀、抚民之类的闲散差事。

牟斌是个好人,却做不了一个合格的锦衣卫指挥使。对文官过于纵容。

当然,牟斌是弘治帝的家奴头子。他向文官低头,归根结底还是弘治帝对文官过于放纵、依赖。

弘治盛世还在延续。

后世有一群历史虚无主义者。

在他们口中,弘治盛世是吹出来的,是满清文人张廷玉虚构的。成化帝才是千古明君,弘治帝是个败家子儿。

如果你告诉他们,《明实录》是明人编纂的,总不会替弘治帝吹嘘吧?

他们又会告诉你《明实录》是文官编纂的,弘治帝纵容文官,所以文官要替他说好话。

按照他们这个逻辑,所有史书都是假的。华夏无真史。以后大家都不要看史书了,全靠自行脑补或看哗众取宠的地摊文学好了。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

成化二十年,大明户籍人口近六千三百万人。

到了成化二十三年,成化帝殡天之前,人口断崖式下降至五千零二十万人。

而弘治帝执政期间,至弘治十八年,人口回升至六千万人。

但盛世之下,暗藏危机也是真的。

弘治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还未满三十岁的人,身体却像是六十岁。

他有太多的事还要做,他不想英年早逝。

人一旦不想死,就会寄希望于神明的帮助。

于是他走了父亲成化帝的老路,崇信佛道。

文官集团渐渐做大。依附于文官集团的士绅阶层更加肆无忌惮,亦是事实。

但这与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势头并不矛盾。谢家宝树,偶有黄叶;青骢俊骑,小疵难免。

任何一个王朝,都没有完全光明的一面,也没有完全黑暗的一面。满清除外。

内阁那边,首辅徐溥年老,眼疾让他无法批阅公文,他只得长期告假。

次辅刘健,阁员李东阳、谢迁,成为了大明中枢权力层的三人核心。

司礼监方面,李广更加得宠。

弘治帝恢复了一个他曾亲自废除的职位“传俸官”。并将这个职位授予了李广兼任。

传俸官的职责,说白了就是将宫外好吃的、好玩的,献给皇帝。把宫外的那些“高僧”、“神道”介绍给皇帝。

李广凭着皇帝和皇后的宠信,大肆收取官员孝敬的“黄米”、“白米”,已成为了朝中巨蠹。

文官集团却默契的对李广的贪婪行径视而不见。不愿打破朝局的平衡。

弘治十一年,春。宛平郡主府。

虚龄三十三岁的常风,风尘仆仆的进了妹妹的府门。他刚刚结束西行宣大的抚军之旅。

黄元、徐胖子、刘瑾、常破奴站在常恬的卧房门前。小虎在一旁趴着吐着舌头。

卧房中传来常恬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以及两位嫂子刘笑嫣、九夫人的安慰声。

常风来到众人面前,焦急的问:“生了嘛?”

黄元面露担忧的神色:“宫里的稳婆都进去六个时辰了。还是没生出来。”

徐胖子道:“张皇后接连派了三拨儿稳婆,都束手无策啊。”

常风大惊失色,他拽住了徐胖子的脖领:“怎么回事?”

徐胖子苦笑一声:“常爷,女人生孩子的事儿,我砸知道怎么回事?”

“啊!”常恬的嘶喊声像刀子,一刀刀扎在哥哥常风的心口上。

刘瑾劝慰常风:“小叔叔放心。张道士曾说过,小姑姑的气运会从六岁旺到九十六岁。她是不会有危险的。”

常风无奈,只得跟众人一起站在卧房前枯等。

又等了两个时辰。卧房中已经没了常恬的喊叫声。张皇后派来的女官们,急匆匆的走出卧房,捧着一盆盆热水又回到卧房。

常风拽住了一名女官:“我妹妹到底怎么样了?”

女官道:“说不好。大人不要妨碍我们做事。”

随后女官捧着一盆热水去了卧房。

天色已经渐晚。

常风情急之下,竟直接跪向了西方:“爹,您老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糖糖!”

十一岁的少年常破奴也跪倒在父亲身边:“祖父,您老一定要保佑姑姑逢凶化吉!”

小虎颇通人性,也朝向西方,抬起前爪,似乎是在给天上的老主人磕头。

常家父子的祈祷似乎起到了效果。

卧房内忽然又响起常恬的嘶喊声:“啊!”

紧接着是刘笑嫣的声音:“好妹妹,使劲。快出来了。”

九夫人的声音也传了出来:“糖糖,接着喊,边喊边使劲。”

又折腾了两刻功夫。常恬的喊声突然停了。

常风心里“咯噔”一下:糖糖该不会

就在此时,卧房内响起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哇哇哇!”

常风眉头舒缓:“生了!可算生了。”

他激动着搂着妹夫黄元的脖子。因用力过猛,勒得黄元直翻白眼。

刘瑾拿出一串佛珠,虔诚的诵佛:“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一名女官走了出来:“恭喜黄仪宾,郡主喜生贵子,母子平安。”

常风松开了黄元,黄元长舒一口气。

常风道:“黄元,你得赶紧给我外甥取个大名。”

黄元道:“大名我已经提前取好了。叫黄承恩。取‘承蒙皇恩’之意。”

“乳名得您这个当大舅的取。”

常风想了想,说:“就叫健健吧。健健壮壮成长。”

当夜,张皇后听闻常恬生产的消息,派李广来送喜庆宝物。

李广来到了郡主府。

李广半阴不阳的对常风说:“皇后可真厚待伱们常家人啊!郡主刚生产,就派我来送长命锁和金如意。”

在李广眼里,常风是敌人。但碍于常风手里抓着他的把柄,他从不与常风在明面上做对。

常风道:“皇后娘娘凤恩浩荡。常家万死难报。”

李广将喜庆宝物交给了黄元。随后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常恬的卧房内。

常恬脸色煞白,但嘴角却挂着笑意。

刘笑嫣将襁褓中的健健放在了常恬身边。

刘笑嫣笑道:“瞧,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转头当嫂子的又抹起了眼泪:“好像昨日还是那个天天捧着嗦了蜜的小胖丫头。今日就当娘了。”

初为人母的常恬抚摸着胖嘟嘟的儿子,脸上笑意盎然,却虚弱的说不出一句话。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常恬暗下决心,一定要护佑胖儿子茁壮成长。

大厅内,常风当了舅舅,高兴的不能自已。

他命人回常府取了一个大银箱。郡主府内一百名侍女、仆人,每人赏银二十两。

常恬喜生贵子,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自然要来凑热闹。

这对活宝已经二十多岁,平日里在京城还是胡作非为,大到殴打官员、聚敛钱财、霸占民田;小到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可谓是无恶不作。

凭借着弘治帝、张皇后的宠溺。上到三法司,下到顺天府,没人敢管这俩活阎王。

又或者说,文官们不想管。只要这俩人不争权,作恶无所谓。

张鹤龄笑道:“恭喜常大哥当舅舅啦!啊,还要恭喜妹夫当爹了!”

常风笑道:“同喜同喜!”

张延龄跟黄元勾肩搭背:“妹夫,小外甥出生,我们没啥好送的。”

“我们不像那些酸文人,净送些虚头八脑的。我们送你点实在的。”

说完国舅府的仆人抬上来一个大木盘,木盘上竟是一尊纯金打造的寿星。

张延龄道:“二百两金子铸的寿星,算我们两个干舅舅给外甥的见面礼。”

张鹤龄道:“对对,祝我们小外甥多福多寿。”

这俩人坏归坏,无法无天归无法无天。对待常家人是真心实意。

常家跟张家,早就打断骨头连着筋了。

想当初他们大姐参加太子妃甄选,若不是常风临时起意,给她改了名字,她恐怕早就被剔除出了名册,连太子朱祐樘的面都见不上。

后来妖僧继晓假扮妖狐,掳走太子妃的候选女子,又是常风从大永昌寺的地宫中救下了张皇后。

若常风晚一步,恐怕张皇后就被放干血,炼成万贵妃的延寿丹了。

秃鹰会绑架张家兄弟,又是常风及时破案,救出了他们二人。

一句话,常风于张家有大恩。

张家两兄弟是知恩图报的人。

送完了贺礼,众人在大厅内喝茶。

常风斥责张家兄弟:“你们两个也太不像话了吧。把京城的跑海生意垄断了两年。”

“堂堂国舅,靠着掏大粪赚银子,不嫌丢人。这也就罢了。”

“我还听说,李广给你们俩出了个损招数。街面上的哪个商户敢不给你们交双倍的跑海银子,你们就把粪道里的大粪堆在他们店面前。”

“还有啊,我这趟去宣大,发现宣大的军粮,全是你们哥俩供的。”

“皇亲国戚垄断军粮采购生意,这本来就是犯忌讳的。你们供的那些麦、米,还都是陈麦、劣米。”

常风滔滔不绝,训斥了张家兄弟一刻工夫。

张家兄弟早就对常风的斥责免疫了,耳朵都起茧子了,可就是不听,当成耳旁风。常风也没有办法。

张鹤龄笑道:“常大哥,大喜的日子,你就别教训我们二人啦!”

张延龄道:“就是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咱们以后再说。”

常风语重心长的叹了口气:“唉。我劝你们一句,离李广远些!别老跟他合伙敛财!”

“你们俩被他当成了敛财的一面大旗,知道嘛?”

张鹤龄是个二傻子。张延龄却很有心计。他知道李广的用心。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延龄笑道:“常大哥以为李广利用了我们?谁利用谁还说不准呢!”

常风道:“你啊,总是爱自作聪明。迟早要吃大亏。”

与此同时,李广府邸。

李广正在面见一个名叫法才的“高僧”。说是高僧,其实是妖僧。

李广笑道:“法才大师,明日我带你去面见皇上。你把空盆变蛇的本事,展示给皇上看。”

法才拱手:“阿弥陀佛,多谢李公公的提携。”

李广话锋一转:“你的诸般本事,我是晓得的。皇上一定对你礼敬有加。”

“到时啊,你给皇上求一签。就说玉泉山东麓乃是佛光汇集之地。得修一座大佛光寺。”

“皇上若能年年去大佛光寺烧香祈福,则能保圣寿万年!”

这两年,李广最喜欢鼓动弘治帝修道观、庙宇。

自古以来,土木工程都是油水多多。李广靠着修道观、庙宇上下其手,大发横财。

譬如去年在京城东郊修敬天观。弘治帝把事情交给了李广办。

敬天观实际用银两万三千两。李广愣是做出了五万两的花账。

多出来的两万七千两,全都揣进了他自家的腰包。

法才和尚笑道:“公公放心。这件事包在贫僧身上。贫僧一定说服皇上在玉泉山建寺。”

李广道:“嗯,你办事我是放心的。事成之后,我也亏待不了你。”

送走了法才和尚,李广又见了一个黑衣蒙面人。

李广问:“常府的各个房间,你都摸清了嘛?”

蒙面人答:“摸清了。”

李广吩咐:“今夜宛平郡主产子。这几日常家人会住在郡主府,是你下手的好机会!”

“你一定要帮我找到那两份供状!”

赵向佛、刘平的两份供状,一直是李广的一块心病。

栽赃重臣的把柄掐在常风手里,就像是悬在空中的利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掉到李广脑袋上。

蒙面人道:“是,公公。今夜我就去常府,暗中在各个房间寻找供状。”

李广微微一笑:“只要把供状给我拿到手,我许诺你的三千两雪花银立马兑现!”

蒙面人领命而去。

且说郡主府那边。

黄元让下人给常风、刘笑嫣、九夫人、常破奴收拾出了几间卧房。

常风刚出京办差归来,今夜自然要跟正妻刘笑嫣睡。

夫妻二人进得卧房,洗漱完毕,躺在了榻上。

刘笑嫣道:“我听说,你在大同期间,当地总兵送了你一个婆姨暖床?怎么没见把她带回来啊?”

常风惊讶:“你消息怎么比南、北镇抚司还灵通?”

刘笑嫣道:“这你别管。我问你为何没带回来。”

常风涎笑道:“我怎么敢.”

刘笑嫣不以为意:“带回来当个妾,我没有意见。你纳了九妹这么多年,她也没生出一儿半女。”

“你只有壮壮一个儿子,始终不是个事儿。”

“京城的高官,哪个没有十个八个小妾。你只有一妻一妾,多纳个小妾也不算出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