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44章 大破秃鹰会(五千字章)

第144章大破秃鹰会(五千字章)

恶鬼出世,就算是死士也要心惊。

三个俘虏,一个成了人彘,一个少了十个脚趾头。连围观的京营兵都对常风的残酷手段胆寒,何况剩下的那个俘虏。

常风走到了那俘虏面前。他的飞鱼服已被敌人的鲜血染红。脸上也全是血。手里提着刀,简直像个恶鬼。

常风道:“我们汉家有句老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我手里的这口刀足够撬开阁下的嘴!”

“说!两位国舅关在何出?”

俘虏没有说话。不是不想招供,而是吓呆了。

常风提起了刀,在俘虏的脸上比划着:“人眼在药典里又叫目珠,能治大病。不过需要活取。”

俘虏彻底崩溃了:“那两个小子关押在宛平县衙大牢。”

常风一愣:“宛平县衙大牢?你糊弄谁呢?绑架了两个小国舅,关在大明衙门的牢房里?”

“敢诓骗我,我割了你的舌头。舌头也是一味药!”

俘虏大喊:“我没撒谎,饶命啊!我们左护法是宛平县的站班班头包七,管着大牢。”

大明的县衙,衙役分为三班。分别是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

站班皂隶类似于后世的法警兼狱警。县官开堂审案时,皂隶要手持大棍分列大堂,以彰官威。同时负责看守大牢。

捕房快手简称捕快,类似于开刂警。

壮班民壮的职责类似于民兵联防加治安大队。

常风吃惊不已。秃鹰会的左护法,竟然是宛平县衙的站班班头?这真是大隐隐于朝!

常风返回地道入口外,对马文升说:“马部堂。您留在这儿盯着搜查地道寻找火药的事。俘虏招供了,我带南司袍泽去解救二位小国舅。”

宛平县大牢内。

张鹤龄、张延龄这对儿活宝,被关在一间湿冷的牢房里。

他俩欲哭无泪!两天前,他们在北楼里吃着蒙古涮锅,唱着歌儿,看着脸上画着王八的扬州瘦马跳舞.突然就被人给绑了!

一个巡牢的皂隶经过。

张鹤龄朝他干嚎:“嘤嘤嘤!我是当朝国舅!锦衣卫指挥左同知!”

张风龄附和:“呜呜呜!我也是当朝国舅!是锦衣卫指挥右同知!”

人靠衣服马靠鞍。秃鹰会左护法包七将他们二人关进牢房前,扒了他们的绫罗衣,换上了小乞丐的破衣烂衫。还给他们脸上抹了些泥,头发也打散了。

二人活脱脱就是两个小乞丐。

皂隶冷笑一声:“呵,两个疯乞丐!你们要是国舅,我还是皇帝呢!”

县衙大牢是大明最黑暗、冷酷的地方。一个小小皂隶对于犯人来说,就像皇帝一样的存在。

张鹤龄道:“真的。我俩真是国舅!伱要把我们放了,我,我让皇上封你个千户当当!”

皂隶攒了一口老痰“啊呵呸!”,正好吐在张鹤龄的嘴里。

皂隶怒道:“给老子老实点!不然我有的是法子让你们稀里糊涂死在大牢里。”

大牢的尽头。站班班头包七正坐在炭盆边烤一只羊腿,细细的往羊腿上撒着盐。

这包七看上去四十来岁。在宛平县衙已经混了二十年。大牢是他的一亩三分地。

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伪元云南梁王包罗特·把匝剌瓦尔密的后裔。

洪武朝傅友德、蓝玉、沐英南征收云南。梁王有几个子嗣逃走活了下来。

其中有一个就是包七的曾祖。

包七从小就被父亲教导,此生一定要反明复元。

大明各地方衙门里有许多蒙裔衙役。毕竟衙役是下九流,并不招眼。

于是他改了汉姓“包”。混入了宛平县县衙,熬资历当上了站班班头。

同时,他凭着缜密的心机,在秃鹰会中内平步青云,三年前当上了左护法。

包七吃了一块羊肉,志得意满。

如果能够炸死弘治皇帝和一堆明军将领,反明复元大业就有望了!

等到小王子达延汗收复大都故地,恢复大元,论功行赏。不得把祖宗的梁王爵位还给我?

那时,我就是响当当的大元王爷!银币、美女、良田多多滴!

即便炸不死弘治帝,拿大牢里关着的那俩小崽子要挟明廷同意小王子入贡也是极好的!

就算明廷不同意,把他们杀了,恶心恶心弘治皇帝也行啊!

包七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

“哐!”大牢的门被砸开。无数锦衣卫涌了进来。

包七顺手拿起了割羊肉的短刀。

常风在一众南司袍泽的簇拥下走了进来:“谁是包七?”

用后世的话说,包七是个有信仰的人。他的信仰就是反明复元。无论这个信仰是对是错,他早就抱定了为信仰而死的决心。

包七看到冲进来一群穿飞鱼服、青绿色锦绣服的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落在锦衣卫手里,绝对会生不如死。

电光火石之间,包七当机立断。用割羊肉的短刀捅向了自己的颈脉。

顿时间鲜血四溅!

一名力士走到包七面前,用手一探他的鼻息:“常爷,这人没气了。”

常风下令:“快挨间牢房寻找两位国舅!另外把大牢里的皂隶全都抓起来,严加审问,看有没有包七的同党!”

不多时,常风听到牢房的深处有袍泽喊:“常爷,找到了!”

常风快步走了过去,进了关押张家小兄弟的牢房。

张鹤龄、张延龄见到常风就像见到了救星!

二人一个抱着常风的左腿,一个抱着常风的右腿,泣不成声。

“呜呜呜!我就知道常大哥会来救我们!”

“嘤嘤嘤!常大哥我们委屈大啦!”

常风俯下身:“二位小国舅受惊了。我派人护送你们回府。”

常风出得大牢,命王妙心带两百袍泽护送张家兄弟回府。

他自己则返回了德胜门以北的大宅子里。已是日上三竿。阳光普照大地,魑魅魍魉退散。

常风看到京营的士兵,正在从地道口里搬出一桶桶火药。

常风走到了马文升身边:“马部堂,怎么样了?”

马文升道:“地道里有十几个秃鹰会的死士。幸亏京营弟兄是拿着你们的蝎子弩下去的。秃鹰会的死士全部被杀。京营弟兄有三个殉国。火药全数找到。”

常风道:“好险啊!明早大军就要在德胜门誓师出征了。若让秃鹰会阴谋得逞,大明的天就塌了!”

常风将大宅内活下来的两个俘虏,从宛平县大牢内抓回的一堆皂隶带回了南镇抚司,严刑逼供,一番审问。

他审问出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昨夜在大宅的百余人,是秃鹰会左护法堂的全部人手。

常风等于一举灭掉了秃鹰会五分之一的力量。

坏消息是,秃鹰会五个护法堂平时互不统属。那两个俘虏也不知其余四个护法堂的线索。

也就是说,南镇抚司和秃鹰会的暗战,还要继续。

当天傍晚,乾清宫大殿内。

弘治帝坐在龙案后,钱能在一旁侍立。

常风跪在弘治帝面前,将如何剿灭秃鹰会左护法堂,粉碎其两大阴谋,解救两位国舅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了弘治帝。

离奇的暗战过程让弘治帝啧啧称奇。不亚于听人说了一场书。

常风禀报完。弘治帝道:“你虽未将秃鹰会连根拔起,但也给予了重创。还救了朕的两个小舅子。常风,你又立下了大功啊。”

常风叩首:“臣不敢言功。臣犯了错,导致九名南司力士殒命。定国公世子也险些遭了毒手。”

弘治帝摆摆手:“小过遮不住大功。朕是一定要赏你的。朕打算让你正式接任南镇抚使,你意下如何?”

如果换作三年前,常风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领旨、谢恩。那时的他做梦都想升官。

可是现在他有另一番想法: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官职越高,责任就越大。

南镇抚使就算当上,我也干不好。

常风叩首:“禀皇上,《道德经》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臣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十分清楚。”

“臣自入卫以来,一直在北司效力。暂掌南司不过数日,就险些让秃鹰会阴谋得逞,还白白折了九名袍泽。”

“以臣的能力,绝对担不起南司重任。”

“南司与北司的差事区别甚大。让臣掌南司,就好比让一个和尚做道家法场。”

“故臣恳请皇上,另择一贤能担任南镇抚使。”

弘治帝赞叹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得好!朕若一意孤行,岂不成了无知人之智了?”

“你觉得锦衣卫中谁有资格接任南镇抚使?”

常风道:“老寿星孙龟寿老成持重,老谋深算;黑弥勒赵向佛办事雷厉风行;小国手王妙心少年老成,心思缜密。这三人皆有资格接任南镇抚使。”

经过多年官场历练,常风变得越来越鸡贼。

推荐了一个人,就要得罪另外两个。

还不如委婉的把这个问题抛还给弘治帝呢。三个千户都有资格升镇抚使,您老自己掂量着办。

弘治帝想了想:“就让王妙心担任南镇抚使吧!朕喜欢用年轻人。朕又何尝不是年轻人呢?”

弘治帝话锋一转:“不过你这回立下大功,朕不能不赏你。赏罚分明,是朕治国、治官的原则。”

常风叩首:“臣不求赏赐。如果皇上一定要赏,就赏廖凡勇、观恭、高晋那些在暗战中为国捐躯的忠烈吧!”

弘治帝点点头:“钱能,让内阁拟旨。追赠廖凡勇锦衣卫指挥左同知衔;追赠观恭、高晋锦衣卫千户衔;追赠在达官营殉国的九名力士锦衣卫总旗衔。”

“定国公世子徐光祚,面对凶残鞑贼奋勇抵抗,英勇负伤。没丢中山王的脸。赐他内帑银一百两,让他安心养伤。”

“另拟旨,升王妙心为南镇抚使。”

钱能道:“是!”

弘治帝又褒扬常风:“你立下大功却不争功。朕心甚慰。老内相在天有灵,也会为你感到自豪。”

常风拱手:“皇上过誉。”

常风虽未受赏赐,但他毫不在意。弘治帝的赞许就是最高的赏赐!

他出了宫,回了府中倒头便睡。这一觉从薄暮时分,直接睡到了第二天早晨。

黎明时分,他跟随弘治帝的銮驾来到德胜门前。

三万京营大军在猛将兄马文升的带领下,誓师出征,增援大同。

出征仪式结束后,常风回到了锦衣卫。

一众袍泽立马围住了他。

王妙心道:“常爷拒绝了皇上封赏,却为殉国袍泽讨追封。您真是仗义之人啊!”

常风有些奇怪,王妙心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片刻后常风反应了过来。昨日钱能也在殿中,一定是钱能把这事儿告诉了钱宁,钱宁又告知了袍泽们。

黑弥勒赵向佛道:“常爷,说句实在话。以前我不服您。现在我对您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见过太多争功的人,您这样让功的人实在是少见。”

钱宁忙不迭的拍上了马屁:“二位算是说对了。我们常爷简直就是个古今完人!”

朱骥走了进来。众人连忙收敛笑容,恭恭敬敬的给朱骥行礼。

朱骥道:“免了吧。常风,这次你干得不错。”

朱骥这厮可不常夸人。

果然,夸完人他立马补了几句,斥责常风:“若进达官营时你谨慎些,多带些力士进去,这差事就算完满了。”

“这下好,白白折了九名弟兄。还差点搭上一个公爵世子。”

常风拱手:“指挥使教训的是。是我一时大意铸成大错。”

就在此时,钱能走进了值房。他听到了朱骥对常风的斥责。

钱能白了朱骥一眼,阴声阴气的说:“朱指挥使,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

“怎么没见你亲自带着袍泽去达官营查案?”

“常风找到地道火药,救出二位国舅爷时,你又在哪儿?”

“人家事情办成了,你倒鸡蛋里挑起骨头来了!有你这么当上司的嘛?”

朱骥解释:“我当时在布置德胜门出征仪式的护卫。”

钱能反问:“哎呦!你好大的功劳啊!可你布置的护卫有用嘛?”

“要不是常风及时查明秃鹰会的阴谋。恐怕德胜门前早就尸横遍野了!”

“我告诉你!别打量着老内相归天了,你就处处刁难常风。我们司礼监的人,都是老内相提携起来的。”

“我把话撂在这儿,以后谁找常风的麻烦,就是找我们司礼监的麻烦!”

钱能连珠炮似的话,把朱骥噎得够呛。司礼监秉笔在锦衣卫一众袍泽面前狠狠为常风出了口气。

钱能道:“罢了。我这趟来,是来给常风送赐物的。常风受了伤,皇上极为关心。让我来送一匹内库白绢,给常风包伤口用。”

一众袍泽又对常风高看了一眼。

瞧,人家受了伤,皇上御赐白绢包伤口。不愧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啊!

半个时辰后,常风回到了查检千户值房。

值房里少了徐胖子,显得死气沉沉的。

王妙心捧着一叠案卷走进了值房:“常爷。”

常风连忙道:“您现在是南镇抚使,是我的上司之一。您还是直呼我的名讳吧。”

王妙心笑道:“我敬称您为常爷,不是看官职,而是论为人。您的为人,当的起一声‘爷’!”

“秃鹰会的案子是您负责的。现在要写结案的案卷。我得找您一同把案子结了。”

常风点点头。

王妙心问:“您看杨春定个什么罪?凌迟嘛?”

常风愤愤然:“一个汉人竟然变节、通敌、叛国,害死了廖爷、观恭、高晋一堆袍泽。凌迟便宜了他!用节节高竹刑处死吧!”

“不!处竹刑的同时,让行刑总旗老齐割他的肉。两种酷刑一起上!”

王妙心赞同:“对待这种变节者,就得用残酷手腕。”

“抓到的那三个秃鹰会俘虏,一个失血过多死了。活下来两个。”

“大记性恢复术的大刑已经给他俩上了个遍。嘴里掏不出什么来了。您看?”

常风道:“给他们个痛快的斩首吧。咱们得承认,秃鹰会的确是个难缠又可敬的对手。”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就凭这点,就值得咱们尊重。”

王妙心点头:“好。这两个人处斩首。哦对了,从杨春那儿缴获的两千两银币,交给户部宝泉局重铸后归入国库?”

常风微微摇头:“这笔缴获就别上报了。找个民间钱铺,铸成市银锞子。分给九名殉国力士的家人吧。出了事我担着。”

常风对那九名殉国力士,还是心存愧疚。

他对待敌人时残酷无情。上大刑,砍四肢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对待袍泽时,却有着温情的一面。

对待袍泽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句话适用于历朝历代。

王妙心道:“常爷这话说的。抚恤阵亡袍泽家眷,是我这个南镇抚使的职责。理应我担责。”

常风道:“咱俩就别争了。一同担责就是了。”

王妙心突然提到了湘西巷的土人:“常爷,当日达官营遇险,多亏贵府如夫人手下的一百土家汉子施以援手。”

“不过那些土家汉子人人私持兵刃。似乎会授人以柄啊。”

“我有个想法。南镇抚司除了在卫的三千袍泽、分散敌境的上千暗桩,还有数千没有官职、员额的耳目。”

“不如将湘西巷的土家汉子,归入南司耳目清册之中。这样一来,他们持刀带刃也就不违背王法了。”

王妙心这是在为常风着想。

常风很领情:“那我就代那一百多土家汉子,多谢王镇抚使了!”

常风心道:族人们摇身一变,成了锦衣卫的耳目。小九要是知道了,指不定高兴成什么样。说不定一高兴,今夜把北安门赏了我。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