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 第222章 平衡之道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第222章 平衡之道

作者:神仙桃桃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2-14 04:54:56 来源:就是看

第222章平衡之道

兵部尚书原本就候在勤政殿外,只等孟相与陈相到达后开会。

就在李北辰与孟相、陈相、兵部尚书商议西北战事时,来了两组通报。

一则,宁夏叛乱继续恶化,人数众多,情节十分恶劣。叛乱头目先是集结众人冲入宁夏巡抚公署,杀害了宁夏巡抚,夺了符印,后又杀了宁夏镇总兵官,释放囚犯,开放库银任人哄抢。

二则,城门出口处发现吏部员外郎举家携大量钱款财物逃跑,人赃并获。

对于第一个,孟相、陈相和兵部尚书商议。

孟相认为最重要的是重设宁夏总兵官,稳定军心,然后以办事稳妥、军中有威望推举了他那条线上的一位西北副总兵调任宁夏担任总兵。

陈相则推举了统帅京军的将领,理由是,该将领曾任延绥、宁夏、甘肃三镇的兵马右都御史,在边关掌管军务多年,比较熟悉边事。

兵部尚书也立马附议:“陈相说得对。杨希辰戍边多年,很熟悉西北事务。有他在,相信可以很快平定叛乱。”

杨希辰是个名气很大的文武全才,操练管理军队很有一套,是个出了名的能臣,屡破鞑靼军队。

李北辰才上任一年,除了对这些特别出名的将领外,对边关戍守将领脾性、履历及相互网络、所属党派情况了解不深。

此时完全依赖三位部门主管的意见。心中暗暗记下他们的推荐,留作后续研究使用。

李北辰本以为就这样定下来,谁知孟相突然说道:

“这杨希辰虽然是怀远大将军,但是出了名的贪墨分子,不仅贪墨军费,还奴役军士,用作私用。军中名声很差。用他去平定宁夏叛乱恐怕不妥。”

以前孟相就跟杨希辰在先帝在位期间,就在西北事务上意见不合。

孟相既对军事事务颇为精通,又推行强硬的军事政策,所以跟杨希辰多次直接冲突,曾经在先帝时举报扬希辰贪墨军费,把他送进了诏狱。还是陈相冒着丢官位的风险,把杨希辰从诏狱里捞出来的。

陈相本来就因为今天早上的事情恼火,因为他也要把贪墨的钱吐出来,心中很不爽。

加上孟相此时惺惺作态,把莫须有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又搬出来说,打得就是李北辰不知情的信息差。

站起身来,指着孟相说道:

“孟相,你这个时候就不要公报私仇了。现在边关紧急,一不小心就跟鞑靼那边两头跑。赶紧解决宁夏叛乱要紧!杨希辰对于在边境作战很有经验,没有人比他更胜任去平定这次的叛乱。”

“但他贪墨军费,奴役军士是客观事实,都是你一直替他遮掩。他是能干,他是屡建奇功,但这样的人,派他去镇压叛军,就他的威望和才能。怕不是去了就当叛军头头!你怕不是收了他的钱,所以替他说话吧?”孟相质问道。

陈相气急了,怒道:“你血口喷人,东扯西拉,说话办事全是一己私心!杨希辰贪墨军费先帝并没有查实,就算是真贪了,就让他借机戴罪立功!”

“那你就是承认他贪了,然后你在先帝那里保他了?”孟相反问道。

陈相见孟相在这里胡搅蛮缠,双手一摊:“那你干脆举荐一个人吧。”

孟相一时被噎住了,其实他也觉得杨希辰是个不二人选。不过是相当不满陈相的态度,他跟杨希辰算是死对头,但陈相跟杨希辰一直走得近。

到这个时候,只能举荐个人出来。

“臣以为,辽宁右佥都御史田伯祥堪此大任。”

辽宁右佥都御史田伯祥也是一员战斗经验丰富,骁勇善战的猛将,只是性格激进暴躁,欠缺谋略,统筹协调能力一般。

陈相立刻说道:“此人性格冒进,有勇无谋,缺少大局观,不善变通,处理叛乱,恐怕容易出岔子。”

李北辰听了半天,大概明白了里面的来龙去脉,当即说道:

“你们举荐的将领都很好。杨希辰有谋略,文武双全,经验丰富,就担任总兵官。田伯祥骁勇善战,善于作战,就任命为提督,辅助杨希辰。两个人相互配合,刚好合适。”

两方提议的都用了,陈相和孟相无话可说。

至于兵部尚书,他感觉自己就是来凑个人数的。反正两个丞相都有自己的盘算。他不过是日常捡漏,做下会议纪要。

李北辰见两个丞相都很高兴,兵部尚书蒙圈,又说道:

“兵部尚书,既然调度归你管,你还是要全程跟着。你从兵部派个人去任监军。这个人要通兵法,体能好,武术好,脸皮子要厚,胆大心细。你拟个人给朕。

另外朕让徐福海安排个内侍跟着一起去。方便到时候你们遇到困难,八百里急报送回来。这样你们办事也会更安心。”

李北辰有自己的考虑。孟相对杨希辰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

一个对边境事务熟悉,同时还能如鱼得水,既懂得军事,又有边事管理经验,多是情商高,黑白通吃的。很容易借力打力,把朝廷的军队变成自己的军队,占山为王。

再派一个性格冒进的,谋略差一些的,组成一组,“以愚困智”就是典型的平衡之道。

就是我们常说的,把一日千里的良驹跟跛脚的骡子凑成“一个团队”,把某方面能力不足的员工跟某方面能力强的员工组合在一起,彼此制约。

打压能力最强的,扶持能力最弱的,削弱影响力最大的,强化下级对上级的依赖性。这是中国社会最通用的制衡原则。

至于兵部,那是顺势给兵部尚书刷存在感,强化兵部职能,逐步分化两位宰相手中的职权和影响力。

内监自然是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主要是去观察、威慑这批人的。

贪腐问题不是李北辰用人的第一考虑,能办成事,尽快平定内乱才是。但他当然支持贪污**分子主动上缴国库。毕竟国家是真的没钱!

总而言之,第一件事就算这么定了。

但孟相和陈相都觉得皇帝这两天有点变了,开始伸出爪子了,不像之前只是对他们发牢骚,表示不满。

比如没想到兵部派一个,宫里派一个。多一个人就多一把锁。

而李北辰暗下决心,借着西北叛乱开卷熟悉军务这块。这样以后当他们提名这些将领,讨论作战方案时能够心中有数,不至于被牵着鼻子走。

何况京城离鞑靼近,作为帝王,必须要懂军事,才能够将来亲自带兵打仗时,胸有成竹,不至于一摸瞎。

对于第二件事,有官员畏罪携款潜逃,该如何预防和处置,李北辰再次把这个问题扔给三个人。

出去玩回来后写的。时间比较紧,写得有些仓促。赶在12点前提交的。

不知不觉日万六天了。那些常年累月日万的都是些什么触手怪。

日不动了。明天开始恢复日更6000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