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八零搞事业 > 第66章 现场与人心

我在八零搞事业 第66章 现场与人心

作者:书里藏月亮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3:28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郑科长一声令下,检查组一行人便在马魁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地朝着村东头的作坊工地走去。陆信和苏宁紧随其后,王老五、赵老憨等几个核心骨干也惴惴不安地跟着。村里的男女老少,远远近近地围拢过来,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好奇的气氛。

工地上,主体厂房已然封顶,红瓦灰墙,在阳光下显得颇为规整。虽然内部还是毛坯,但雏形已现,比村里大多数土坯房要气派得多。工匠们看到这么多干部模样的人过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有些拘谨地站着。

郑科长背着手,在工地外围踱步,目光扫过砖墙、屋顶,又看了看堆放在一旁的木料和剩余的红砖。他没说话,但眼神里的审视意味十足。

马魁在一旁不失时机地指点着:“郑科长您看,这砖是他们自己烧的,这瓦片是……唉,也是费了不少周折才弄来的。就是这规模,是不是有点超了?一个草编作坊,用得着盖这么大吗?这得占用多少人力物力啊?”

这话又在暗示陆信他们铺张浪费,好大喜功。

陆信平静地接口道:“郑科长,我们规划这个规模,是考虑到将来发展。草编不只是编几个篮子自用,我们希望能做成一个产业,吸引更多社员参与,产品也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地方大一点,以后原料存放、成品展示、社员集中干活都方便。这些砖瓦大部分是我们自己烧制,人工是社员们自愿出力,实际上并没花太多集体的钱。”

“自愿出力?”郑科长停下脚步,看向旁边几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工匠,“老乡,你们来这干活,给工分吗?还是给钱?”

被问到的老匠人有些紧张,搓着手老实回答:“领导,还没……还没说工分钱的事哩。就是信子(陆信)和苏宁带着大伙儿给村里办好事,咱们有力气就出把力气,先干起来再说!管顿饭就成!”

旁边另一个汉子也憨厚地笑道:“就是!盼着作坊早点盖好,咱婆娘闺女都能进来编东西换点钱,比光靠土里刨食强!”

这几句朴实无华的话,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郑科长微微点了点头。他看得出来,这些村民是真心实意支持这个作坊的。

马魁脸色不太好看,赶紧岔开话题:“郑科长,这边请,去看看他们编东西的地方。”

临时加工点设在几户人家的院子里。此时,春苗、英子等二十几个妇女正坐在小马扎上,埋头编织,身边堆着各式各样的半成品和原料。看到这么多人进来,她们都有些紧张地停下了手中的活。

郑科长走近,拿起一个编好的精巧花篮,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材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手艺,这设计,确实比普通农家自用的筐篓要精致得多。

“这都是你们自己编的?”他问春苗。

春苗有些害羞,但还是鼓起勇气回答:“是,领导。样子大多是苏宁嫂子教的,俺们跟着学。”

“卖得出去吗?多少钱一个?”郑科长又问。

英子嘴快,抢着回答:“卖得可好了!集上都抢着要!这种小花篮,能卖两毛五呢!”她脸上带着自豪的光彩。

“两毛五?”郑科长身后的一个工作人员低声惊呼了一下。这在当时,抵得上好几个工分了。

苏宁适时补充道:“郑科长,我们根据工艺复杂程度和大小定价,简单的菜篮子几分钱,复杂的、带花样的能卖到几毛钱。主要是鼓励大家把东西做精做细,体现手艺的价值。”

郑科长没说什么,但眼神里的兴趣明显浓了几分。他又随机问了几位妇女,是否自愿来干活,对作坊有什么看法。得到的回答无一不是积极正面的,言语间充满了对陆信和苏宁的感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现场的气氛,渐渐从开始的紧张压抑,变得有些微妙。检查组的人亲眼看到了作坊的实实在在的进展,听到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支持,感受到了这股蓬勃向上的生气。这与马魁之前描述的“问题重重”、“群众有意见”形成了鲜明对比。

马魁额头有些冒汗,他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罪证”,在活生生的事实和人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咬咬牙,决定祭出最后的“杀手锏”。

“郑科长,”他凑近低声说,“这表面功夫是做的不错。但有个关键问题,他们这作坊,说到底还是几个人在搞,算不算真正的集体企业?利润怎么分配?会不会变成少数人发财的工具?这可是原则问题啊!”

这话声音虽低,但旁边的陆信和苏宁还是听到了。这确实是一个更核心、更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所有制和分配方式。

郑科长的表情也重新变得严肃起来。他看向陆信和苏宁,等待他们的回答。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现场再次安静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从人群外围传来:

“马魁!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老支书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过来。他显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脸色因激动而有些发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支书走到郑科长面前,喘了口气,说道:“郑科长,我是槐花村的前任支书。这个事,我得说几句公道话!”

他指着陆信和苏宁:“这俩孩子,是为了全村人找路子!从一开始,他们就跟我,跟不少老伙计透过气,商量过!作坊是集体的,将来赚了钱,怎么分,怎么扩大生产,帮扶困难户,他们心里都有章程!只是现在刚起步,千头万绪,还没来得及把条条框框都定死罢了!”

老支书又转向马魁,语气带着不满:“倒是你,马魁!你是现任支书,村里要办点正经事,你不支持也就罢了,还处处设卡子!瓦片的事,你以为我不知道?还有那些风言风语,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你现在倒好,当着县里领导的面,倒打一耙!你这支书,当得称职吗?!”

老支书一番义正辞严的话,像一把利剑,直接刺破了马魁的伪装。马魁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张口结舌,一时说不出话来。

郑科长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彻底明白了。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马魁一眼,然后对老支书客气地说:“老书记,您别激动,情况我们都了解了。”

他又看向陆信和苏宁,语气缓和了不少:“陆信同志,苏宁同志,看来你们确实是想为集体办事,群众基础也很好。关于所有制和分配问题,确实是关键。希望你们尽快拿出一个明确的章程,报到公社和县局备案。只要路子对,符合政策,我们也是支持的。”

这话,几乎是给这次检查定下了基调——肯定为主,问题要求整改。

马魁彻底傻眼了,他精心策划的围攻,竟然在事实、人心和老支书的仗义执言下,土崩瓦解。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风波即将平息时,郑科长身边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年轻办事员,忽然指着不远处问道:“咦?那个人是谁?怎么看见我们就躲?”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旧中山装、身影有些熟悉的中年男人,正匆匆消失在村道的拐角。

陆信和苏宁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凛。

那个人,好像是……那天晚上送来匿名信的邮递员小刘口中提到的,托他送信的“上面的人”?

难道,他才是这场风波背后,真正值得警惕的角色?检查组里,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愈发汹涌了。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