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 第157章 安史之乱(下)

评论。

【英雄千古】

【唐朝不配拥有张巡】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你张巡吃的是皇粮,当然要为国效力,可城里的百姓凭什么陪你一起死?李唐的江山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张巡凭什么决定他们的生死?你张巡算什么东西?李唐的狗罢了。】

【崇拜张巡的,你回到古代就是被吃的那个。笑哭.jpg】

下面回复。

【你就是吃的太饱了,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慈不带兵,义不掌财,战争又不是过家家】

【为张睢阳齿】

【城破了城里的百姓也是死】

【杀人而食,已无人伦, 这种人死不足惜。】

【他可是英雄啊,吃点贱民怎么了?】

【无论什么理由,都没有资格剥夺无辜之人的生命】

【我看有些人还是欠吃】

【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吃百姓属于亡天下,可见唐朝亡的正确,亡的好。】

【都骂张巡吃人,实际上吃人的是李隆基。】

【其实吃的更多是死尸】

【一提到这个人我恨得牙痒痒,为了飘渺的封建纲常大义断送了几万人的性命】

【骂吧骂吧,反正张巡这么做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去要后世名。】

【程昱:“老乡见老乡,满嘴冒油光 ”。笑死.jpg】

【李隆基这货真该千刀万剐了】

【这种人也配敬佩?】

【忠君不等于英雄】

【不守,难道跟常凯申一样跑吗?笑话。】

【电车难题,张巡没有办法,该死的是把这个问题丢给他的人。】

【淮河以南是因为张巡才免于遭受叛军荼毒,维持安定和平一百年直到唐末五代的到来】

【忠君就要吃百姓,还不如投降算了。】

【吃人的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被洗白!】

【 文天祥都崇拜的人在现代网友眼里这么不堪。】

下面回复。

【文天祥让自己弟弟投降元朝活命,自己赴死,和张巡这种把别人作为代价的可不一样。】

【5000年历史,又有哪一天没在吃人。】

【李唐的功臣,不是百姓的功臣,李唐的英雄,不是我的英雄。】

【爱国但吃人。】

【张巡的争议事实是无奈,两害相权取其轻】

【张巡站错队了,效忠的还是唐玄宗,周围的唐军巴不得他赶紧死,守的时间越长和叛军激战的越惨烈越好】

【百姓是自愿被吃的。】

下面回复。

【自愿被吃,笑嘻了。】

【贼每破一城,城中人衣服、财贿、妇人皆为所掠。男子,壮者使之负担,羸、病、老、幼皆以刀槊戏杀之。——《资治通鉴》,难不成你们觉得投降就能活命?】

【人肉太香啊,造啊】

【这世上难道有那种童话般可以完美阻止惨剧发生的方法吗?】

【看到评论区,不禁感慨一声,大刘是真厉害,把人性写的如此淋漓尽致。】

【……】

大唐。

贞观群臣们都惊呆了。

这天幕上这一排排的评论,还有的互相因为观点不同怒骂了起来。

后人的吵架方式,互相问候对方的家人。

基本上都是围绕在张巡该不该吃人这点儿。

许多人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有些人认为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一边说另一方是欠吃,另一方说对方是污蔑英雄,居心叵测。

“吃人……”

李世民心中无比的震惊和悲痛。

虽然刚刚已经看到了,但是如今看到后人因此还吵的不可开交,他实在是无言评价。

从本心上来说 ,他虽然也明白战争的残酷,可这种事情,确实没有办法说。

但是……即便是心中再是不适,他都没有办法指责张巡半分。

谁都有资格说这种话,他没有。

因为张巡保卫的,是他大唐。

“李隆基,看看你做的,你做的什么……”

后人吵架他虽然不关心,更不会站在任何一方,但是……其中的这项观点,他却十分的赞同。

吃人的,不是张巡,而是那李隆基!

是他把大唐搅成这个样子,是他逼的张巡孤城苦守十月。

就算张巡真是恶魔,那也是因为这该死的李隆基!

元和年间。

韩愈看着这天幕上或是称赞,或是辱骂阴阳的评论,缓缓叹了口气。

“张中丞所为,愈亦不愿提及,虽为大唐计,为天下计,可终究是吃人。”

“后人对此意见不同,多有分歧,也是正常的吧……”

他是唐人,对张巡持有高度赞扬和推崇的态度,尚且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对此避而不谈,更何况生活如此富裕美好,且与大唐已经有了千年之隔的后世呢?

甚至用后人的一句话来说,甚至还有——你李唐该亡。

“张中丞,不该担此恶名啊……”

“哎……”

东汉末年。

“仲德,也算是出了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曹操看着天幕上的那嬉笑的评论——程昱:“老乡见老乡,满嘴冒油光 ”

这么长时间的天幕轰炸,他早就明白了这是后人在阴阳怪气。

“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一旁的程昱摇了摇头道:

“只要能够让主公成就霸业,些许恶名,昱一力承担。”

天幕后人能够因为这点儿小事吵起来,他完全是不屑的很。

吃点人而已,多大点事,而且还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又不是天生爱吃人, 这群后人懂个屁。

愿意骂就骂,他程昱可不怕什么身后名,想来……这张巡也是。

都吃人了,他会在意后人如何评价?

他只要守护住大唐就够了。

大唐。

李隆基看着天幕上的一条条评论,虽然有些是骂他的,但是他还是一一认真看完。

心中恼火不已,可却也知晓,后人即便是骂他,也怪不得张巡。

反倒是……他从天幕上的评论中找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站错队了?站到朕这一边了?”

嘴角一抽,这种微妙的感觉,还真是让李隆基心思有些荡漾。

“站的好,站的好啊!”

“来人,召这个张巡入京觐见!”

“朕要重用之!”

能力是次要的,忠心是必须的。

经过天幕验证的真心,在朕与其他皇帝中间选择了朕,李隆基对张巡很满意。

十分满意,相当满意!

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大明。

“少见多怪。”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后人似乎对于张巡吃人感到震惊,还因此吵了起来,不禁冷哼一声。

吃人算得了什么呢?何况是在那种情况下。

“岁大饥,人相食,后人不是知晓这些吗?”

“不是说有记载的天灾五千多次吗?”

“谁能像他们一样,生活如此富足啊?”

后世的许多东西,即便是从苏瑾的视角流露出来的些许,都有不少让他感到羡慕了。

甚至于他的父母兄弟,都是饿死的。

所以从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元璋,根本不觉得这吃人算什么张巡的污点。

他忠诚于大唐,值得称赞。

同样的,大明的文人们也要忠于大明!

“如果那钱谦益能有这张巡的忠勇,携南京军民拼死抵抗建奴到最后一人,我大明,或许还能保全半壁江山……”

对于这样的人,朱元璋深深的唾弃之。

至于后人的许多评论,在他看来更是笑话。

“封张巡为睢阳王,于睢阳建庙,将其一生所为全部写上,令睢阳百姓祭拜!”

这样忠诚于皇帝的精神,他可太喜欢了。

正因如此,必须要好好宣传。

“给咱记住了!全写,一字不落,一字不改的写!”

后世的一些人或许觉得吃人是一个值的诟病的地方,但他可不这么认为。

如果有人能够为了他大明吃人,那他就要鼓励这种行为!

张巡为了老李家吃点人不算什么,同样的,大明的忠臣良将如果能够为了大明的延续,吃点人,那也同样不算什么!

当然,建立这庙宇的目的也不是什么吃不吃人的,而是为了宣传张巡的忠勇精神。

他大明,就需要这种忠于皇帝的臣子!

“重八……这件事……”

总觉得有些不妥的马皇后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什么好。

吃人一事,到底是让她心中有些异样,但看着自己丈夫那坚定的模样,她还是将自己的话咽了下去。

这种事,她不好评价。

大秦。

“胡亥?”

嬴政特别想知晓胡亥对此如何作想。

“胡亥!”

叫了一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嬴政,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度。

“儿臣、儿臣在。”

“你怎么看?”

“儿臣、儿臣……”

冷汗直冒的胡亥知晓,自己若是回答错误,至少还得是一顿毒打。

连忙好好思虑自己老爹的心思。

后人的两种观点,他一时间不知道站哪一种好,更重要的是,他不知晓自己老爹站哪一种。

突然,胡亥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道:“父皇,要不先尝尝,再做决定?”

嬴政:“?”

嬴政:“!”

“混账东西!”

一时间没有反应来的嬴政心中满是疑问,转而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的嬴政,瞬间怒的抽出了老父亲的皮带,狠狠的抽打了下去。

【宝应二年春,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大唐。

到这里就结束了。

李世民松了口气,看着最后的字眼,却又充满了绝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藩镇、唐末、五代……”

“原来说宋朝的时候提及的唐末武人道德败坏,是这么一回事。”

“藩镇割据,五代更迭,必然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也怨不得那赵匡胤要收回兵权,限制武将了。”

这一下,唐宋的历史连起来看,此前的些许疑惑也一扫而空,但更多的是,对大唐命运的绝望。

到了这里,他大唐日后还有中兴吗?

……

晚间。

长孙皇后离去之后。

李世民暗中安排亲信道:

“你去查查这扬汪的族人现在何处,查到之后……”

“做的干净一点。”

知晓了安史之乱的历史,有了杨贵妃和杨国忠两人,他是决不能容许这样的人在进入大唐后宫和朝堂。

虽然事情终究要落到李隆基这个昏君头上,可是其他的不稳定因素,他也要剔除。

皇后不希望他这样做,他就暗中做好了。

还有那武氏,日后也要颁布一项祖制,武氏女不得入后宫。

他不禁想到了承乾。

这武则天,多半就是他后宫的女人,而李治则是李承乾的儿子。

如此倒是说得通了。

他只需要教育好儿子,武则天不入李承乾后宫。

那么日后的李隆基也不会出生,大唐也不会有一位叫李隆基的昏君了。

如此一来,昏君的问题解决了,杨贵妃和杨国忠的问题解决了,武后的问题也解决了。

虽然不知晓这样做日后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究竟是好是坏,但是……知晓了这些事,让他什么都不做,比杀了他都难受。

“承乾……”

叹了口气,李世民也对日后有些迷茫了起来。

“朕也不知晓这样做究竟是好是坏,但朕不想坐以待毙……”

“朕会努力留给你一个强盛的大唐。”

“哪怕因为朕的改变让大唐更早覆亡,朕也认了。”

“毕竟,如果不做点什么,朕真的不甘心啊……”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