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 第148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开元二年,二月,销毁建筑天枢,熔炼其中铜铁。】

【七月,下令销毁宫中的服饰车马、金银器玩,以充军费;后妃都不能戴珠玉、穿锦绣;并罢免两京织锦坊。】

【八月,筛选淘汰全国僧尼,因弄虚作假被勒令还俗的多达一万二千余人。】

【十月,攻吐蕃,大胜,斩首一万七千级,缴获牛羊一百二十万头】

随着一阵阵动听的旋律响起,天幕还是一点点盘点李隆基在位时期的功绩。

大唐。

李隆基早已经喝的微醺。

他面露喜色的半梦半醒的看着天幕。

“好啊,好啊。”

“这天幕也才想起来讲述朕的功绩!”

“太晚!太晚!该罚!该罚!哈哈哈哈……”

之前看着天幕盘点太宗皇帝,可是给他羡慕坏了。

又看到了那么多其他朝代的离谱皇帝,更是让他自信心爆棚。

“五千年历史,两千年帝制。”

“这么多的皇帝,也唯有朕,才能与太宗一比!”

李隆基有着爆棚的自信,天幕此前讲述过的宋太祖和明太祖,在他看来也就那样。

至于那个什么明太宗封狼居胥,那是皇帝该干的事吗?

他更是瞧不上。

贞观时期。

看着天幕简述的事,李世民若有所思。

“如此举动,这李隆基登基之时,大唐财政状况必然不容乐观啊。”

李世民不相信那什么武则天,但是此刻十分的相信李隆基。

特别是,看过了明末的惨状之后,他也认为,这位将大唐带上巅峰的皇帝,也是一位中兴之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隆基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大唐在他手中兴盛也不足为奇了。”

李世民就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在看值的自己骄傲的后辈,眼中满是满意之色。

一旁的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满意,也不禁吹捧两句。

“这李隆基想来也是仿照陛下。”

“此前天幕曾言,大唐贞观四年,米斗不过三四钱,比这开元盛世之时,还要低廉。”

“百姓富足,夜不闭户。”

“想来,陛下这位后人,如果知晓陛下如此看好于他,也会兴奋不已的。”

闻言,李世民虽然心中受用,却还是摇了摇头。

“毕竟如今国家百废待兴,朕只需要让天下恢复和平,百姓耕种自足,自然足以让大唐国力逐渐恢复。”

“但是这李隆基时已历经数代,更是出现了有武后这样篡逆的皇后,人口也远超如今,治理起来,恐怕比朕这时候要难啊。”

对自己这个不止是那一辈的子孙后代很是满意的李世民,帮他说了两句话。

“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

“只要是好的,合适的政策,如今之大唐也可以实行嘛。”

“勤俭节约,朕,正想要于诸卿讨论,放宫女之事……”

【开元四年,攻吐蕃。 杀突厥可汗默啜,首级送至京师】

【开元五年,郭知运率军大败吐蕃军,将俘虏献于京师】

【开元九年,唐将王晙破兰池州叛胡,杀三万五千骑,生擒康待宾】

【开元十年,安南人梅叔鸾起兵十万叛唐,唐将杨思勖领兵平叛,大破敌军,斩杀梅叔鸾,铸京观后回师】

【开元十二年,奚州蛮覃行章叛乱,黔中道招讨使杨思勖领兵平叛,生擒覃行章,斩首三万级。】

【开元十三年,玄宗出东都,封禅泰山。】

大秦。

“封禅泰山?”

嬴政点了点头。

虽然是学他,但是这李隆基的确功绩不浅,倒也不是不行。

“朕记得之前天幕好像没有说过,那唐太宗,是否封禅泰山?”

“……”

仅从天幕讲述过的功绩来看,嬴政还是十分佩服这个李世民的。

大汉。

汉武帝时期。

“又是一位武功如此之盛的帝王啊。”

“天幕讲述这匈奴之后,又出现了什么其他的游牧民族。”

“这突厥,就是如此吧。”

“只是这生命力也太顽强了些吧?不是在那个唐太宗时期就被灭了吗?”

“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刘彻摇了摇头,此前天幕讲述的唐太宗的事迹,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呢。

“那个什么劼利可汗,不是还被抓到长安跳舞了?”

“结果到这唐玄宗时期,还是打了一仗又一仗,就是灭不掉?”

说起这个,刘彻就不禁想起自己的霍去病。

进而又是一阵苦恼。

大唐。

“高句丽……”

“吐蕃……”

“突厥……”

李世民感觉有些不好。

“朕留给后人如此之多的问题吗?”

他不禁皱眉。

此前天幕的讲述,他可是还记录着。

“不是还借兵与我大唐攻伐天竺吗?”

“这吐蕃也不是善类啊,日后竟然与我大唐也有摩擦。”

知晓了这些事,李世民难免会思考日后如何处置与周边各国的关系。

【开元十六年,岭南酋长陈行范叛唐,唐将杨思勖领兵平叛,生擒陈行范,斩首六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开元十七年,巂州都督张守素破西南蛮,拔昆明及盐城,杀获万人。】

【开元十八年,玄宗命修建京师长安外郭城。】

【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大破奚、契丹,献俘,唐玄宗在东都应天门领受。】

【开元二十二年,玄宗亲自在长安禁苑中种植麦子并告诫太子。六月,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大破契丹,入长安献捷。 十二月,张守珪再伐契丹,斩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于阵,传首东都。】

【开元二十四年,千秋节,御广达楼宴群臣,张九龄献《千秋金镜录》】

【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领军攻入吐蕃境内二千余里。九月,宰相牛仙客在关中地区实行和籴法,和籴法的实行,长安粮食积蓄激增,玄宗自此再也不东去洛阳了。】

【开元二十六年,鄯州都督杜希望攻破新罗城。唐玄宗于西京、东都往来之路,作行宫千余间。】

【开元二十七年,碛西节度使盖嘉运大破突骑施之众,斩杀黑姓可汗尔微特勤于怛逻斯,并擒苏禄可敦,迎回金河公主,擒其王吐火仙,送于京师长安。】

【……】

【真可谓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大宋。

“到这里就结束吧。”

赵匡胤摇了摇头。

虽然开元后期李隆基已经开始展露出逐渐昏庸的迹象,但是,倘若死在这里,恐怕李隆基的历史评价,能够连上数个台阶。

“老来昏庸……”

提起这个,赵匡胤不禁心中升起几分异样的念头。

“朕倘若有足够的时间来平定天下,也会变成他这样吗?”

感慨人生短暂,巴不得想要多活几年好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一个没有外地虎狼环伺的江山的赵匡胤,不禁想到这里。

……

大汉。

刘邦看着天幕上的如此之多的功绩记录,也是不禁有些感慨。

“怪不得后人喜欢谈及汉唐一起说。”

“这唐朝有这两位皇帝,实在是不简单啊。”

“还有那个李治似乎也不错。”

汉文帝时期。

汉文帝看着手中大臣们记录下的天幕。

“这开元年间战乱不断,还能是盛世一片,这个李隆基,不简单啊。”

“还有那个唐太宗,也是对外战争不断,却国力越战越强。”

提起这个,他就想起了天上此前评价汉武帝的一些评论。

“我大汉军事与经济难以兼得,这唐玄宗和唐太宗是如何做到的?”

“是因为到了这唐朝粮食产量更高了吗?”

评论。

【唐玄宗活的太久了,要是寿命能分给李世民二十年就好了。】

看着这条评论,李世民不禁稍稍有些讶异。

回想起自己只活了五十二岁。

虽然看着这条评论有些感触,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不不。”

“这样的明君,多活几年也是应该的,是我大唐之幸啊。”

“……”

虽然口中这么说着,但是李世民眼眸中的羡慕却难以言喻。

谁不想多活几年,或许,只要能够延长些寿命,他能够做出比历史上的自己更高的功绩呢?

【我的评价是,甚至不如乾隆。】

大清。

乾隆挑了挑眉。

“废话。”

“朕虽然用议罪银小小的拿了一点点钱,但……”

“跟这唐玄宗比起来,根本什么都不算。”

“毕竟朕可没把大清弄成那副样子。”

“都是道光那个废物搞得。”

虽然这么讲,但是乾隆还是忍不住皱眉。

因为已经知晓了大清的结局,他很容易就想到。

这天幕的评论是话里有话啊。

“什么叫甚至还不如朕,朕做的很差吗……”

纵然是知晓了许多后世的事,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究竟有哪里做错了。

即便是被天幕点名的议罪银。

也不过是小事一桩,根本算不了什么。

下面回复。

【别,章总晚年比李隆基清醒,大清没有出现大的乱子,只是跟不上时代,但这个锅章总也只能背一部分,不能背全部。】

“什么章总章总的,你礼貌吗?!”

乾隆一下子就绷不住了,这破外号简直难听的要死,和他当初看到天幕将自己的诗词与那什么张宗昌一起对比一样让人眼前一黑。

这和前一条评论一起食用,他就知道这章总说的是他。

甚至于,很快就能想到这和自己盖章的爱好有关。

乾隆拍了拍桌子,但想到自己也拿后人没有办法,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算了……总比麻子好听。”

但是,纵然如此,他还是不屑的偏过头。

【好喜欢唐玄宗对生活的态度,自己挣钱自己花,一分不要带回家,星星眼.jpg,崇拜.jpg】

大汉。

“?”

“这群后人讲话能不能说清楚一点,乃公是真的看不懂啊!”

完全没看明白后人想说什么的刘邦不禁满头黑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评论说的一堆后世的话,什么叫自己赚钱自己花?是说他花钱多吗?

“花点钱也不算什么,毕竟这盛世本就是他打造的。”

这么讲着,刘邦也有些羡慕。

他什么时候要是能在大汉朝富庶无比的时期做皇帝也好啊。

【论60岁退休的重要性】

【多好的皇帝啊,就是活得太久了。】

【辛苦了半辈子,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短命是大多数皇帝的优点】

【《我的前半生》】

【千古半帝】

【管你昏君明君,都逃不了晚年求仙拜佛】

下面回复。

【刘邦除外。】

大唐。

贞观年间。

李世民的脸色一下子从此前的笑容满面,逐渐僵硬了起来。

急转直下,他还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多评论都在说什么活得太久之类的,虽然有些评论单拎出来,他可能看不懂,但是这么多评论放在一起,他就意识到不好了。

“这李隆基晚年做了什么昏庸的事,后人如此评价?”

“刚刚还想让他少活二十年……”

“原来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有些哑然,不知该如何说了。

同样的,原本一片喜气洋洋的群臣们,此刻也都鸦雀无声。

没人想到刚刚还在播放的,如此宏伟瑰丽,甚至让他们一度觉得这可能是不亚于太宗皇帝功绩的唐玄宗,会让后人这般评价。

“杀太子了?”

“荒淫无度了?”

“求仙拜佛了?”

“……”

心中宛如被抓挠了一般难受的李世民叹了口气,一时间有些烦闷。

这武后的事情还没有过去了,本以为这有了个她的好孙子,大唐的好儿郎,如此争气。

怎么到了这,难道是白高兴一场了?

大汉。

汉景帝时期。

刘启正在一边下棋一边看天幕。

瞧到了这里,他也是了然的点了点头。

“玄之又玄,前明后暗。”

“原来如此。”

“让朕看看你做了事。”

汉高祖时期。

刘邦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是这后人有眼光啊。”

“什么求仙拜佛,那始皇帝咋样,乃公能不知道?”

“求什么仙拜什么佛啊。”

“真管用,乃公现在还是亭长呢!”

虽然只是讲述唐玄宗故事时候,后人随意提及他,但是刘邦依旧有一种满足感。

只是,看到下面的评论看,他马上就又笑不出来了。

【刘邦从起事到去世一共就14年,14年内他要反秦、讨楚、灭诸侯。哪怕建立了汉朝是百废待兴,异姓王造反,匈奴犯边,太上皇去世各种事情不断,昏庸?他就是想昏,他有机会昏庸吗?】

刘邦:“……”

一旁的吕雉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确实。”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