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 第137章 辛弃疾的一生(中)

【1170年,宋孝宗召见了辛弃疾,两人在北伐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辛弃疾认为北伐不能着急,应该稳扎稳打,不久后,他被调进南宋都城临安,做司农寺主簿。】

【从地方调到中央,也算是升迁了,但终究还是一个文官,辛弃疾很郁闷,他想做的,是统兵将领。】

战国时期。

楚国。

屈原看的心中难受,看着这南下归宋的忠臣良将,却不能得到重用,都替这宋朝感到着急。

这宋孝宗,明明和那被吓破了胆的宋高宗不同,也愿意北伐,可却不用辛弃疾。

“宋孝宗既怀北伐之志,又何故让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埋没于文官之列啊?”

“这宋朝,真就容不下一个心怀国家的忠勇之士吗?”

看到辛弃疾的境遇,他不禁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了迷茫。

王上不信任,更不采纳他的建议,他的处境,甚至可能还不如辛弃疾。

大明。

“这宋朝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换了个宋孝宗也无用。”

朱元璋不禁嫌弃的摆了摆手。

天幕都说了这么多宋朝的坏话了,他说两句也没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这宋朝皇帝不行,若是咱过去,怎么的也得把什么辽金灭掉。”

“最大的好处,就是这宋朝不缺钱。”

“咱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最近因为知晓了大明是穷死的朱元璋,一直在思考钱的问题。

让他削减宗室俸禄那是不太愿意的。

毕竟那都是他的子孙,所以,他的目光还是放在了贪官污吏,地方豪强的身上。

不能一棍子全都打死,但是可以打死一部分,再打死一部分。

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日后真到了两百多年后,或许到时候的‘崇祯’皇帝可以让大明延续了呢?

“天幕不是说过,后人还写过《朱元璋穿越宋高宗》的小说吗?”

“以后说不定会放出来看看呢?”

“想来,一定是陛下英明神武,重用岳飞这般的忠臣良将,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呢。”

马皇后忍不住笑着说道。

“谁要穿越那个货色。”

“咱倒是想穿越崇祯,让咱看看咱大明王朝末期是个啥样,那些个士大夫们,这清朝能把他们杀怕,咱就不能?”

感受的到自己妹子的称赞,朱元璋很是受用的点点头。

“这辛弃疾可惜了,不过没啥用,又不是咱这个时代的,不能为咱所用。”

“妹子,你身体不好,还是早些歇息吧。”

意识到今日的天幕即将结束,而且讲述的辛弃疾和自家大明八竿子打不着,朱元璋也失去了大部分兴趣,特别是今日自家妹子一直陪着自己,让他有些担忧她的身体。

……

【只能写写词抒发自己的落寞。】

【走在临安繁华的街道里,他写下着名的《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72年,他被派往滁州做知州,这是他第一次做地方长官,然而当时的滁州由于地处抗金前线已是一片荒凉,随后他下令减免税赋,稳定农业,扶持商业,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却没想到,两年后被调任东安抚司参议官,又是一个闲散小官。】

【辛弃疾很无奈,他登上赏心亭,写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痛惜自己满怀壮志却老大无成】

大唐。

李贺看着有感而发“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贞观时期。

李世民不禁啧啧称奇。

“真是文能治国,武能统兵的难得的国之栋梁啊……”

做地方官能保一方平安,上马能五十骑突袭五万人的军营,写的词也让人拍案叫绝,李世民此刻是纯纯的嫉妒了。

这大宋凭什么拥有这样的人才啊。

“朕也常闻勾践卧薪尝胆,不忘国耻。”

“却见这大宋是不可能知晓这些的了。”

摇了摇头,李世民已经不对这宋朝抱有希望了。

就是可惜了人才。

“朕绝不做这宋高宗、宋孝宗……”

他不仅警醒自己,决不能让人才埋没在自己身边而不自知。

【1175年,35岁的辛弃疾总算有了一个施展自己报复的机会,他升任江西提点刑狱,前去讨伐江西一带的走私茶叶的茶寇,这是辛弃疾第一次接手南宋军队,不到三个月便平定的茶寇问题。】

【但是很快他就又被调去做文字工作了,虽说是升职,但是辛弃疾很痛苦,何以解忧,唯有写词。】

【他写: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9岁到42岁,13年调换了14任官职,都是因为朝廷对其不信任。】

【1180年,他成为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在这期间尽心尽责,整顿乡社,定住重重压力创建了一只精锐部队——飞虎军】

【但在任不到两年,他就被调任了江西安抚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在上饶建了一个庄园,取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

【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他早已做好了归隐的打算,不久后果然被弹劾罢官】

战国。

秦惠文王嬴驷有些追忆。

“想当年,先君为了能够给大秦招揽人才,不惜花重金,发招贤令。”

“这南宋。”

“有大贤却不知用。”

“嘿嘿,这不还得是王上您和先君都是慧眼识珠的君主,总是能够在人群中,找寻到能够帮助大秦——一统天下的人才吗?”

陪着秦王在看天幕的张仪笑道。

“嗯……”

听着张仪的马屁,嬴驷很是满意,但还是一昂首,“嗯,别!”

“别人或许需要寡人——慧眼识珠。”

“但你张仪这张嘴厉害啊,黑的都能让你说成白的。”

“你就是没别的能耐,单有张嘴,寡人也得让你说服了用你。”

闻言,知晓嬴驷在跟自己开玩笑的张仪也一板脸,双手抱胸。

“王上这话可就不对了。”

“张仪在楚国时是什么待遇,被那楚相国的门客诬陷,险些被打死。”

“张仪又不是到了秦国才长得嘴,说到底,还是王上有识人之明。”

“这宋孝宗,明显远不如王上啊。”

被吹的有些飘飘然的嬴驷只是笑着摇摇头。

大宋。

赵匡胤看的难受。

“朕必须想办法淡化朕受禅的影响。”

“或者有什么办法解决猜忌武将的问题,不然我大宋便是再换几个皇帝也无用啊。”

意识到根本问题是制度性问题的赵匡胤,不禁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子孙后代们不要那么敏感。

动不动就猜忌。

最终的结果被蒙元所灭,比起其他的灭亡方式,又能说好在了哪里呢?

“德昭必须顺利即位。”

他心中想着,看向赵德昭。

大宋的历史他知晓的还只是天幕讲述的一小部分。

但是前唐的历史他还是清楚的。

“李世民若是能够让李承乾顺利即位,日后的大唐也不见得会政变夺权不断啊……”

这李世民兄弟斗完,李承乾和李泰这兄弟斗。

可以说是给子孙后代立了个十分不好的榜样。

所以,稳定大宋的第一步,先立太子。

还有就是。

这文官不能太限制武官。

总是把武官明升暗调,把这辛弃疾玩的没有脾气,他实在是看的有些无奈。

“这个平衡可不好找啊……”

赵匡胤叹了口气。

武官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说造反是真的会造反的。

而太过限制武官,又会出现两宋那样的结果。

所以需要从中取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他自己来找就已经不容易了。

最难得的是,如何让后人根据自己的政策来找到合适的平衡,而不是过犹不及呢?

“起码,不能出现太离谱的。”

“至少,也得是崇祯那样的吧?”

不禁认真思考,要怎么样教育子孙后代,才能不出现徽钦这样的货色的赵匡胤,一时间连天幕都忘记继续看了。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