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28章 多彩班级

我们都是九零后 第28章 多彩班级

作者:秋水海棠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02 14:28:35 来源:全本小说网

九月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秋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梧桐叶,斜斜地洒在玻璃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影,在课本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微风拂过,树影婆娑,光斑也跟着在书页间跳跃,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盘。

她支着下巴,望着教室里嬉笑打闹的同学们。前排的藏族姑娘卓玛正用彩色丝带编着新发饰,指尖翻飞间,红、蓝、绿三色丝线渐渐缠绕出精致的结扣;不远处的回族男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刚烤好的馕饼,金黄酥脆的饼面上撒着白芝麻,香气混着他们爽朗的笑声在教室里飘散;角落里,土族室友阿兰抱着吉他,轻声哼唱着家乡小调,独特的旋律带着山野的灵气,引得几个同学跟着轻轻摇晃脑袋。

还有班长抱着一摞文件穿梭在人群中,深蓝色的制服口袋露出半截钢笔,时不时被同学拉住询问活动安排,他推了推眼镜,语速飞快地解答,额前的碎发随着动作轻轻颤动。

这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汇聚而成的班级,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藏族的热烈、回族的质朴、土族的灵动,还有汉族同学的热情,每个人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交织出独属于青春的斑斓色彩,在时光里晕染成最动人的模样。

班里的同学构成极为多元,少数民族的身影随处可见。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的同学各自带着独特的文化印记,再加上从其他省份远道而来的少数民族学子,让这个班级充满别样的风情。当然,还有占比不小的汉族同学。

初来乍到时,九月总在食堂里因为分不清清真窗口而手足无措,也在与同学聊天时因不了解习俗而差点说错话。这些经历让她深刻意识到,尊重民族信仰与文化习俗,已然成为她在这个新环境中必须认真学习的重要课程。

然而在课堂上,老师们虽然反复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却鲜少详细讲解各民族具体的文化细节与禁忌。为了能更好地与同学们相处,九月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取经”——图书馆里关于民族文化的书籍被她翻了个遍,校园论坛上的交流帖被她整理成笔记。

通过多方了解,九月逐渐掌握了不少关键信息。回族和撒拉族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饮食上的禁忌像一张细密的网。记得第一次和回族同学去食堂时,她特意留意到对方只选择标有“清真”字样的窗口,连饮料瓶上的配料表都要仔细查看是否符合标准。

在校园里,回族女生的头巾不只是装饰,更是信仰的象征。马小玲总爱用黑色头巾包裹长发,边角处绣着细密的白色花纹,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子。

有次社团活动结束得晚,九月下意识想拉着马小玲去校门口的小吃摊,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那些飘散着猪油香的煎饼果子,是她们碰不得的禁区。而藏族的习俗同样充满神秘色彩,九月曾在一次班级聚餐时闹过笑话:她满心欢喜地点了道酸菜鱼,却见藏族同学脸色微变。

后来才知道,在部分藏族地区,鱼被视为神灵的使者,是餐桌上的禁忌。这些细碎繁杂的知识,九月都一一记在心里,她明白,唯有真心尊重这些差异,才能在这个大家庭里收获真挚的友谊。

在这个充满特色的班级里,回族姑娘马小玲给九月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马小玲总是戴着黑色头巾,一袭黑色系的衣服将她衬托得格外文静。因为身体柔弱,她苍白的脸颊总带着一丝病态的红晕,课桌里常年备着中药包,氤氲的药香混着书本气息,成了她独特的标志。

即便经常因病请假,她的课桌上永远整整齐齐码着笔记本,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体。她偏爱坐在九月旁边或后排的位置,起初两人只是点头之交,直到那次马小玲在课堂上突然低血糖晕倒,九月背着她冲向医务室,这段友谊才真正开始。

课后的闲暇时光,九月常与马小玲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聊天。马小玲会轻轻抚摸着手腕上的银质经文手链,耐心地解释回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开斋节就像汉族的春节,”她的眼睛亮起来,“天还没亮,家家户户就开始炸油香,那种酥脆的甜香能飘满整条巷子。”说到古尔邦节宰牲献祭的庄重仪式时,她声音变得肃穆:“我们会把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送给亲友,一份接济穷人,这是分享,也是感恩。”

在马小玲的影响下,九月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与回族同学相处,更对这个民族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有次马小玲住院,九月特意去清真糕点铺买了玫瑰豆沙馅的点心,看着好友惊喜的表情,她突然明白,尊重不是刻意的小心翼翼,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关怀。

土族姑娘杨恩和覃梅与九月同处一个宿舍,她们的存在让这个小小的空间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刚开学时,九月被宿舍门上挂着的五彩经幡吓了一跳,覃梅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土族的平安符,能保佑大家顺顺利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们都是九零后请大家收藏:()我们都是九零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土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却没有形成文字体系,所以她们从小接受汉语教育,与他人交流毫无障碍。不过,在宿舍里,她们偶尔会用土族方言聊天,那些带着卷舌音和颤音的音节,像一串神秘的密码。每当这时,其他室友就会起哄着让她们翻译,惹得两人笑作一团。

杨恩和覃梅性格开朗,从不刻意强调所谓的禁忌,而是大大方方地与室友们分享土族的风土人情。她们用废旧布料缝制出土族特色的“帖弯”(绣花腰带),教大家跳“安昭舞”,舞步轻盈得像山间的小鹿。

有一次学校举办民族文化节,她们凌晨四点就起床,用酥油、青稞面和蜂蜜制作“哈力海”(一种土族馅饼)。当金黄酥脆的馅饼端出来时,整个宿舍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我们土族的婚礼才热闹呢!”覃梅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新郎要经过对歌、抢亲、泼水好多关卡,最后还要和新娘一起跳‘道拉’,跳到月亮升到山顶!”在朝夕相处中,宿舍的其他同学早已把她们当作宝贝,有好吃的零食会第一时间分享,遇到困难也会互相扶持,亲密无间的氛围让九月倍感温暖。

秀秀和小燕这对藏族姐妹花,在班级里也十分引人注目。她们的祖辈曾经历搬迁,如今生活的地方与汉族聚居区相邻,这使得她们的成长环境与传统藏族地区有所不同。

小燕的爷爷奶奶至今还保留着转经筒,每天清晨都会用藏语吟诵经文。但到了小燕和弟弟这一代,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虽然能勉强听懂一些简单的藏语词汇和句子,却完全无法流利表达。有次班级组织去藏族餐厅,小燕红着脸请服务员用普通话介绍菜品,那副窘迫又可爱的模样让大家忍俊不禁。

秀秀的情况更甚,家中长辈都不会藏语,到了她这里,对藏语的掌握几乎为零。这样的状况,让一些传统藏族同胞不太愿意承认她们的民族身份,但户口本上“藏族”二字,始终是她们无法割舍的印记。

在九月眼中,秀秀和小燕虽然有着藏族的身份,生活习惯却与汉族同学相差无几,饮食上没有特殊的忌口,日常相处也没有太多忌讳。但她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民族记忆——秀秀喜欢画唐卡,宿舍墙上挂着她临摹的文殊菩萨像,色彩鲜艳,线条细腻;小燕则痴迷藏族服饰,课余时间总在研究传统氆氇的织法。她们就像架起不同民族之间的桥梁,让大家的距离更近一步。记得去年冬至,她们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包“古突”(藏族面团疙瘩),有人把辣椒包进面团里搞恶作剧,有人把硬币包进去讨彩头,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隔壁班的撒拉族和蒙古族同学,九月也通过学生会活动、社团聚会等机会结识了不少。撒拉族同学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跳起了节奏明快的民族舞蹈。女生们头戴盖头,身穿绣花长袍,裙摆翻飞间露出精美的刺绣;男生们则戴着白色圆帽,腰间系着彩色腰带,动作刚劲有力。最让九月震撼的是他们手中的“口弦”,小小的竹片在唇边轻轻拨动,竟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山间的溪流叮咚作响。

蒙古族同学则带来了悠扬的马头琴演奏。当那深沉、粗犷的琴声响起时,九月仿佛看见广袤无垠的草原在眼前铺展开来,洁白的羊群像天上的云朵,剽悍的骑手在草原上飞驰。

演奏结束后,蒙古族姑娘哈斯其其格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奶茶,咸香浓郁的味道里,还飘浮着几颗香脆的炒米。这些珍贵的交流机会,让九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收获了许多跨越班级、跨越民族的友谊。

而在班级里,最让九月熟悉的莫过于班长了。班长是汉族。他个头不算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模样,说起话来语速极快,像机关枪扫射般让人应接不暇。

在九月看来,他似乎缺少了些传统印象中男生的阳刚之气——别的男生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时,他却在办公室帮老师整理文件;大家闲聊游戏和篮球时,他总能聊起最近的学术讲座和志愿活动。但在工作能力上,他却令人刮目相看。

每次班级组织活动,从前期策划到现场执行,班长都亲力亲为。他连续两周泡在活动室里,用废旧纸箱和彩灯制作出星空主题的背景板,还自学视频剪辑,把同学们的日常片段做成暖场视频。晚会当天,当屏幕上闪过大家军训时晒得黝黑的笑脸、运动会上奋力奔跑的身影,不少同学都红了眼眶。而班长却累得瘫坐在后台,手里还攥着节目单,嘴里念叨着“还有哪里没安排好”。

平日里,同学们无论遇到学习还是生活上的难题,只要找到班长,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九月对此深有体会,那次她感冒发烧,整个人昏昏沉沉,根本无法去上课。班长得知后,不仅每天认真记录课堂笔记,详细标注重点难点,甚至把老师讲解的例题都重新推导了一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们都是九零后请大家收藏:()我们都是九零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让她感动的是,班长特意去药店咨询药师,根据她的症状买了几种药,还细心地在药盒上标注服用时间和剂量。当他抱着热气腾腾的感冒药和写满字迹的笔记本出现在宿舍门口时,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

虽然班长有时在课堂上表现得过于积极,总是抢着回答问题,甚至为了一个观点与老师争得面红耳赤,难免有些爱出风头之嫌,但在班级男生人数不多,常被女生调侃的情况下,他始终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从不计较。

在院学生会秘书部,班长同样是个得力干将,每天都要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协调各项通知的传达。有次学校临时更改活动时间,他连夜通知到每个部门,第二天眼睛里布满血丝,却依然准时出现在活动现场,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宜。老师们常说:“有小张在,什么事都放心。”九月坚信,以班长的能力和责任心,未来在学生会必定能有一番作为,成为大家信赖的优秀领导者。

在这个充满多元文化的班级里,九月每天都在经历着新的故事,感受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清晨,宿舍里回荡着土族民歌与英语单词的奇妙合唱;课间,回族同学的馕饼与汉族同学的辣条在课桌上相遇;傍晚,操场上跃动着藏族锅庄舞与现代街舞的身影。同学们之间或许有着文化习俗的差异,有着性格特点的不同,但正是这些差异,让这个集体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这里,尊重与理解成为沟通的桥梁,友谊与温暖悄然生长,共同谱写出一曲动人的青春交响,在校园的天空下久久回荡,随着岁月的流转,愈发醇厚悠扬。

喜欢我们都是九零后请大家收藏:()我们都是九零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