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我留守的十七年 > 第450章 风水先生定地基

地基的事情,比我们想的要顺利得多。第二天一大早,爸妈就下山去了村支书冉从文伯伯家。冉伯伯听了我们家的情况,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帮忙。他说唐老憨家那块地确实是自留地,按规定是可以流转的,只要唐老憨本人同意,村里就能给办手续。

爸妈从冉伯伯家出来,直接就去了唐老憨爷爷家。唐爷爷一个人住在寨子西头的老屋里,儿子儿媳都在广东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他听了爸妈的来意,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了半天旱烟,最后点点头说:“行吧。那块地我老了也种不动了,荒着也是荒着。你们家娃儿多,是该有个像样的窝。价钱……你们看着给,差不多就行,乡里乡亲的,不说外道话。”

爸妈感激得不知道说啥好,赶紧把事先准备好的钱塞给唐爷爷。唐爷爷推辞了几下,最后还是收下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爸妈拿着唐爷爷按了手印的同意书,又去找了冉伯伯,很快就办好了相关的手续。一块写着编号和面积的小木牌,钉在了那块地的边上,这意味着,这块靠着关兴公路、向阳又平整的土地,以后就是我们唐学冬家的宅基地了!

消息传回鹰嘴崖,我们三个孩子高兴得差点把山洞顶给掀了!小九在草铺上连着翻了几个跟头,小娴抱着灰姑娘又笑又跳。我紧紧攥着口袋里小长英给的那个红发夹,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暖烘烘、亮堂堂的!我们终于要有自己的地方了!一个奶奶管不着、谁也赶不走的地方!

爸爸更是激动,一连好几天,没事就下山跑到那块地边上转悠,用手丈量着,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嘴里念念有词,好像在规划着房子怎么盖。妈妈脸上也整天带着笑,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可是,真到了要动土挖地基的前一天晚上,爸爸却显得有点坐立不安。他在山洞里来回踱步,一会儿看看外面的天色,一会儿又蹲在火塘边发呆。

“学冬,你咋了?魂不守舍的。”妈妈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奇怪地问。

爸爸搓了搓手,脸上带着点犹豫,吞吞吐吐地说:“秀秀……明天……明天就要动土了。这挖地基是大事,关系到以后一家人的运势……我想着……是不是……找个先生来看看?”

“先生?啥先生?”妈妈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看风水的先生。”爸爸的声音低了些,“请他来给看看方位,定定桩基。图个心安嘛。寨子里谁家盖新房,不都请先生看看?”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呀!还信这个?咱们这地方,向阳背风,前面是大路,后面有靠山,我看就挺好!”

“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爸爸却很认真,“一辈子可能就盖这一回房子,得慎重。我打听过了,后山苗寨有个杨先生,看风水挺有名的,明天一早我去请他来。”

妈妈看爸爸这么坚持,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笑着摇摇头:“行行行,随你。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你看好了,咱们心里也踏实。”

我心里也觉得有点新奇。风水先生?我只听说过,还没见过呢。他们真的能看出地好不好吗?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爸爸就下山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瘦瘦小小的老头。那老头大概六十多岁年纪,头发花白,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靛蓝色土布衣服,肩膀上挎着一个旧旧的、打着补丁的布包。他眼睛不大,却很有神,看人的时候好像能看进人心里去。这就是爸爸请来的杨先生。

杨先生话不多,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到了我们那块地边上,他先是不紧不慢地围着地走了一圈,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又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然后,他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圆圆的、古铜色的东西,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和线条(后来爸爸告诉我那叫罗盘),平端在手里,对着四面八方慢慢地转着,眼睛眯着,嘴里低声念叨着什么。

我们一家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他。爸爸更是毕恭毕敬地跟在旁边,连大气都不敢出。

杨先生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后在靠山坡的那一侧停了下来。他收起罗盘,指着脚下的一块地方,对爸爸说:“唐老弟,宅基地不错,藏风聚气。地基的桩眼,就定在这里。坐北朝南,后有靠山稳当,前有明堂开阔,路是玉带水,旺财。这里下桩,保你家宅安宁,人丁兴旺。”

爸爸一听,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连连点头:“好好好!谢谢杨先生!谢谢杨先生!”他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红包,塞到杨先生手里。

杨先生也没推辞,揣好红包,又从布包里拿出一张折成三角形的黄纸符,递给爸爸:“动土的时候,把这个压在桩眼下面。保平安。”

“哎!记住了!一定照办!”爸爸双手接过符纸,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

送走了杨先生,爸爸像换了个人似的,腰板挺得直直的,脸上放光,浑身上下都是干劲儿。他立刻招呼早就等在旁边的几个帮忙的寨邻(是爸爸用钱请来的,答应管饭),挥舞着锄头和铁锹:“兄弟们!开工!照着杨先生定的这个点,往下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留守的十七年请大家收藏:()我留守的十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嘞!”帮忙的叔伯们应和着,抡起工具就干了起来。

顿时,寂静的山坡边响起了“哐哐”的挖土声和人们的吆喝声。新鲜的泥土被一锹一锹地翻出来,带着一股潮湿的、好闻的土腥气。爸爸也挽起袖子,跟着一起干,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和小九小娴站在旁边,看着大人们热火朝天地干活,看着那个深深的、方方正正的地基坑一点点出现,心里激动得像揣了只小兔子!这就是我们新家的根啊!是从这块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长出来的希望!

妈妈忙着烧水、做饭,招待帮忙的乡邻。她脸上红扑扑的,虽然忙碌,却满是笑意。

动土的鞭炮声响起来了,“噼里啪啦”的,在山谷里回荡,格外响亮。红色的碎纸屑飘落在新翻的泥土上,像撒了一地的喜庆。

我看着爸爸忙碌而坚定的背影,看着眼前这个刚刚开始挖掘的、充满了希望的地基,心里默默地想:杨先生说的那些“藏风聚气”、“人丁兴旺”的话,也许真的有道理。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心在一处,劲儿往一处使。有了这股劲儿,不管地基定在哪里,我们的新家,都一定会是世界上最温暖、最牢固的港湾。

新房子,真的开始盖了!我们的好日子,就像这初春的阳光一样,越来越暖,越来越亮!

喜欢我留守的十七年请大家收藏:()我留守的十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