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姐夫胤禩 > 第37章 上密折

我姐夫胤禩 第37章 上密折

作者:大司空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1-26 16:11:19 来源:就是看

换上了居家便装之后,海保坐进了书房里,继续草拟弹劾的折子。

通州二仓那边,肯定要拿下个大人物,才可能在康熙那里交帐。

拿下谁,都不如拿下通州二仓的一把手,户部通州仓场侍郎宁寿。

宁寿老兄,对不住了,今上把爷搁到这个位置上,就是想拿下你。

康熙的第一道考题,只能是宁寿。

宁寿就是海保的投名状。

如果不拿下宁寿,没有这个投名状,康熙永远都不可能把海保当作是心腹亲信。

皇帝想拿下宁寿,海保就只能围绕着这个命题做文章。

至于,宁寿贪了多少并不重要,康熙的目的是搞政治平衡。

太子丢了缎库的地盘,老八也丢了通州二仓的钱袋子,这才是相对公平。

海保还没去清查通州二仓,就已经在准备弹劾宁寿的折子了,这就是秉承上意的先定罪,后整人。

真相如何,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让康熙满意了,海保才可能获取信任。

只有获得了康熙的信任,海保才有可能站到最关键的位置上去。比如说,步军统领。

把拟过的草稿,用烛火引燃,烧成灰烬之后,海保回了卧房。

寒香枕在海保的手臂上,小声说:“爷,廖嬷嬷说了,要提拔我弟弟作五管事。”

海保轻轻一笑,廖嬷嬷仗着是八福晋乳娘的身份,就在八贝勒府里肆无忌惮的欺凌下人。

不过,八贝勒府毕竟不是海保的家,海保也不打算为难廖嬷嬷。

“她要提拔你弟弟,就让她提拔好了。等咱们回了府,你弟弟少不了一个二管事之位。”

听了海保的许诺,寒香心下大定,欢喜的直让他的怀里钻。

早上,海保到衙后不久,就听说,今上已经下了旨意,将于今年九月巡视江南。

海保心想,很显然,南巡之前,他一定要抓到宁寿的把柄,然后将其拿下。

因为,这次南巡之时,皇太子到了山东德州就故意装病,不肯再走了。

康熙不愧是政治老手,他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把索额图召到了德州,命其亲自照顾皇太子。

次年,索额图就被康熙抓去,莫名其妙的弄死了。

别人也许不清楚其中的奥妙,海保焉能不明白?

太子一党距离覆灭之日,不远矣!

不管太子和索额图,是真想谋逆,还是被康熙冤枉的,这都不关海保什么事儿。

海保真正需要考虑的是,从中捞到多少好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两個笔帖式和四名经承,海保几乎指望不上。

但是,那五十几名差役,已经被海保拿捏得差不多了。

以海保的地位,若想动笔帖式和经承,必须捏着确凿的犯错把柄,才好说话。

但是,那五十几名差役,他们能不能继续干下去,也就是海保的一句话而已。

这就是有编制,和无编制的天壤之别了。

拉一派,打一派,乃是正道理。

海保稳稳的坐在公事房里,继续翻阅通州二仓的审核原档。他身边的下人们,早就撒了出去,坚持不懈的拉拢差役们。

在站队的问题上,向来都是顺者昌,逆者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凡是想骑墙的保持中立,就等于是自绝于海保的队伍。

到任了两个月后,海保那里一直没有任何的动静。

负责监视海保的喀第佑,跪在地上,详细的禀报了海保的近况。

康熙听说后,不由微微一笑,说:“小小的年纪,已经知道沉下心,急不得,实属难得啊!”

喀第佑心想,区区一个署理监察御史,值得皇上如此重视么?

康熙好象是看懂了喀第佑的心思,便吩咐道:“继续派人的暗中监视着,一有消息,马上来禀。”

“嗻。”喀第佑叩头后,倒退了三步,这才转身出了屋子。

“梁九功,取记名匣子来。”

“嗻。”

康熙从记名匣子里拿出簿子,再次提笔,在海保的名字底下,添了四个字:少年老成。

梁九功虽然闭紧了嘴巴,一声不敢吭,他的心里却有数,海保已经简在帝心。

对于康熙的心思,梁九功多少揣摩出一些门道。

太子越来越势大,八爷党也跟着膨胀了起来。

若是利用海保,狠狠的打击八爷党和太子一党,那简直是神来之笔了。

万岁爷之所以暂时没有重用海保,主要是想冷眼旁观,海保是庇护老八的人,还是以国事为重?

人的前途,从来都是选择大于所谓的才华。

梁九功心里有数,若是海保帮着老八掩饰通州二仓的猫腻,那就别说是提拔重用了,肯定不可能袭了明尚留下的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

要盘查通州的粮仓,必须要调兵。

海保的手下只有五十名差役,肯定不可能全面性的盘查粮仓。

康熙一直等着海保请旨调兵,可是,海保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他请旨调了兵,通州那边肯定会被打草惊蛇。

偌大的通州粮仓,若想全面清查猫腻,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海保派了吴四宝,带着和硕额驸府的下人们,每人盯着一座粮仓。

只要发现了异动,就跟过去,看看粮食最终送去了哪里?

照规矩,漕粮出库,只能是往京仓那边运,而不可能去别的地儿。

海保正在用午膳的时候,吴四宝从通州回来了,小声禀道:“爷,大运西仓的甲字第五仓,最近运输了一大批粮食,去了杨柳青的李家庄……”

嗯哼,海保一听就懂,这是把粮仓里的新米,换成了陈米,甚至是霉米。

“你赶紧回去,让咱们的人,一边盯着甲字第五仓,一边盯着杨柳青的李家庄……”海保仔细的叮嘱了一番,便让吴四宝回通州了。

巡仓监察御史,照例有密折奏事之权。

海保摊开奏折,提笔写道:奏,都察院浙江道署理巡视通州二仓监察御史,奴才海保跪奏,为通州大运西仓……”

写好了密折之后,海保十分谨慎的将折子,装进特制的皮匣子里,并上了锁。

因是第一份奏疏的缘故,海保格外的谨慎,他递牌子从西华门进了宫,亲手把皮匣子交给了内奏事处的太监。

(ps:求推荐票 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