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 第113章 过队伍的岁月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第113章 过队伍的岁月

作者:兰封笑笑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7 07:58: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46年的豫东平原上,金黄的麦穗刚刚低头,战争的阴霾就已笼罩四野。刘庄的老槐树下,七十岁的刘三爷拄着枣木拐杖,浑浊的目光穿过飞扬的尘土,望向村口那条被无数军靴踏平的大路。

“又有队伍路过了。”老人干瘪的嘴唇微微蠕动着,手中的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沉闷的节奏。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批过境的军队了,前两次士兵们身着灰布军装,而这次换成了土黄色。

张大妮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站在院门口。她察觉到这批身着黄军装的士兵与以往有所不同——士兵们脚上的胶鞋沾满了泥浆,枪管上缠着防反光的布条。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他们行军时异常沉默,只有皮靴踏地的闷响和装备碰撞发出的金属声。

“嫂子,快看!”十二岁的刘百成突然指着队伍中央喊道。六门美制山炮在骡马的拖拽下缓缓前行,炮管上尚未擦净的火药痕迹在阳光下泛着青光。更令人惊骇的是紧随其后的担架队,白布下凸起的人形轮廓渗出暗红色的血迹。

第三天拂晓,急促的砸门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张大妮刚刚生完灶火,五个黄军装士兵就闯进了院子。为首的少校满脸横肉,武装带深深地勒进隆起的肚腩。

“老乡,奉命征粮。”他晃了晃盖着红印的公文,说道,“每户需交白面五十斤,小米三十斤。”

张大妮将女儿护在身后,说道:“老总,当家的不在……”

“放屁!”少校一脚踹翻了晾晒玉米的筐子,“弟兄们在前线卖命,吃你们点粮食还推三阻四?”他突然眯起眼睛盯着孩子,“这小崽子养得倒白净。”

这时,马高腿破锣般的嗓音从巷口传来。话音未落,这个平日趾高气扬的保长就被两个兵痞架了进来,活像一只待宰的鸡仔。

“你是保长?”少校用枪管轻轻挑起马高腿的下巴,冷冷说道,“半个时辰内要是凑不齐粮食……”他故意拉响枪栓,恶狠狠地威胁,“老子就按窝藏共匪论处!”

马高腿拼尽全力敲响铜锣,那声音震天动地,可村里早被之前几拨军队搜刮得一干二净。眼看规定的时限就要到了,他眼珠一转,连忙说道:“军爷,刘汉山家肯定有余粮!他可是……”

这一天,刘汉山恰好去汴梁打听爱田母子的消息。兵痞们砸开刘家粮仓时,张大妮正把最后两袋麦子埋进猪圈。胖少校带着人径直闯进卧房,将雕花木箱里的细软倒了个底朝天。

“哟呵,还有这个!”少校从床底摸出一个陶罐,里面是刘汉山攒下的二十块大洋。他顺手抓起梳妆台上的银簪子——那可是张大妮的嫁妆,又扯下床上的绸面被子。

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连灶房墙洞里藏的半罐猪油都不放过。刘麦囤的新婚妻子庞媛媛想要阻拦,被一个兵痞用枪托砸在腰上,当时就流了血。等刘汉山闻讯赶回来时,只见院门洞开,鸡鸭一只都没了,连井台上的辘轳铁链都被卸走了。

这场洗劫带来的创伤比想象中更深。庞媛媛小产后流的血浸透了三条棉被,从此再也不能生育;埋进猪圈的麦子被雨水泡得发了芽;最可惜的是刘汉山珍藏的《康熙字典》,被兵痞们撕了用来卷烟。

奇怪的是,当夜那支队伍就遭遇了埋伏。刘百成放羊的时候,看见东边河滩上堆着上百具尸体,清一色的黄军装,胖少校仰面躺在最上面,胸口的血窟窿里爬满了蚂蚁。

随着战事不断升级,“过队伍”的频率越来越高。张大妮发明了一个词叫“队伍天”——但凡清晨听见远处传来军号声,这一天就别想安宁。她总是把女儿的小衣裳藏在贴身的暗袋里,因为上次“过队伍”之后,村里丢了三个奶娃娃。

1948年麦收时节,从汴梁城方向传来的炮声震得刘家房梁上的土直往下落。刘汉山蹲在屋顶观望,只见东南方的夜空被火光映得通红。天亮后,溃散的国民党伤兵像潮水一般涌过村庄,有个瘸腿的排长竟然想用金戒指换刘家的独轮车。

“共军打进城了!”他惊恐地比划着,“那些戴狗皮帽子的兵,枪法准得邪乎!”

果然,三天后,第一批穿着灰布军装的解放军开进了刘庄。他们没有征粮,反而帮老乡修好了被炮火炸毁的水渠。有个小战士看见刘家墙上的弹孔,眼眶竟然红了,他心疼地说:“老乡,让你们受苦了……”

当刘汉山接过解放军炊事班送来的高粱面窝头时,这个历经沧桑的汉子突然泪流满面。他想起被抢走的银簪子是亡母的遗物,想起庞媛媛再也无法怀上的孩子,想起爱田真临别时说的“希望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战争”。

秋风轻轻掠过豫东平原,吹散了弥漫数年的硝烟。刘家院里,那株被炮弹削去半边的老枣树,竟又悄悄冒出了新芽。

张大妮带着女儿躲进地窖的日子,成了她生命中最漫长的煎熬。地窖里霉味刺鼻,潮湿的墙壁上爬满了蜈蚣。每当炮声响起,怀中的孩子就会惊跳起来,她只能哼着走调的摇篮曲,把最后一块糖塞进女儿嘴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请大家收藏:()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一次,她刚探出头,就听见皮靴踏地的声响,慌忙缩回时额头撞在了门框上。温热的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孩子惊恐的小脸上。她死死捂住女儿的嘴,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心跳声大得仿佛要震破耳膜。

“过队伍”这个词,渐渐成了村里人的梦魇。队伍前面的士兵目不斜视,中间的炮车碾过麦田,最后面的后勤兵像蝗虫一样扫荡着村庄。起初人们害怕拿枪的,后来才发现,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背着锅碗瓢盆的。

那年冬天格外寒冷。张大妮在为女儿缝制棉袄时,发觉袖口还残留着上次“过队伍”时的血迹。针线于布料间来回穿梭,恰似命运在乱世里艰难穿行,每一针都仿佛扎在这位母亲的心头。

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刘家院子,张大妮抱着女儿伫立在老枣树下。嫩绿的新芽从焦黑的树干上探出头来,宛如希望从绝望中破土生长。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是三年来,村里头一回听见这般欢快的声音。

首次洗劫刘家的那伙人,正是背负着恶名与不光彩称号的不法之徒。在那个拂晓时分,一群身着黄色军装的士兵队伍穿过了村子。后来才知道,那是国民党旗下的精锐部队——51师三团。当时,张大妮正抱着仅有三个月大的女儿打算外出,却目睹那些身负使命的人忙忙碌碌地架起锅灶准备做饭。村子里有一口清澈的水井,还有充足的粮食和咸盐。张大妮本想去瞧瞧部队的用餐情况,刚走到门口,一个胖胖的少校军官带着五六个士兵就把门口给堵住了。刘汉山和刘麦囤都不在家,家里只剩下几个女人。

军队的行动犹如风向标,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少校身着军装,肩上的肩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眼神坚毅,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我们部队需要征用粮食,这是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让我们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请你理解并配合,尽快把家中的米面交出来。”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层层波澜。

张大妮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胆量与智慧。她见识过军队的来来去去,经历过生活的风风雨雨,所以面对少校的命令,她没有丝毫的慌乱。“这事儿你去找我们的保长马高腿,他是村里的主事人,这种事情他最拿手。”她的话语沉稳而坚定,如同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水,让人不敢小觑。

马高腿是个大嗓门,行事风风火火。一听说军队的需求,他立刻敲响了铜锣,用他那独有的洪亮嗓音向各家各户喊道:“各位乡亲,赶紧准备小米和白面,这是为了咱们的军队,为了咱们的家园。要是有哪家不配合,我们的队伍会亲自上门,绝不轻饶。”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久久回响,好似战鼓的轰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紧张局势。

这个小村庄,平日里宁静得如同一幅画卷,此刻却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每家每户的粮仓都要被打开,那些黄澄澄的小米,白花花的面粉,都是他们生活的依靠,如今却要被征用,以供给前线的士兵。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一场为了生存的博弈,而张大妮家的大门,即将成为这场博弈的焦点。

喜欢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请大家收藏:()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