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我的梦幻年代 > 第二十五章 收购特效公司?(3/5)

我的梦幻年代 第二十五章 收购特效公司?(3/5)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4-01-30 06:28:30 来源:就是看

这倒是真的,美国大片好卖,很多资本开始跟投美国制片厂…

而且是漫无目的的跟投。

就是他们也不知道项目的具体情况,听说是好莱坞制作,就掏钱了!

这么说吧,居然有好些基金找到大卫,询问投资情况,是主动找的他…

真的挺离谱的…

当然啦,大卫也不会浪费机会——好莱坞钱荒啊,即便布伦屋的项目,也很少用自己的钱冒险…

再不济,他可以把钱拿来,做个二道投资拼盘嘛!

沈梦溪知道的,国影基金已宣布将以2亿美元投资制作10部合拍片,每部合拍片的最高投资额约为5000万美元。

沃卓斯基姐弟、与汤姆·提克威共同执导的《云图》刚在戛纳电影节亮了相,它的第二投资方来自新原野公司。

在热钱涌入影视行业又退潮的这几年,中国公司投资好莱坞大片却蔚然成风,从投资单片到投资片单,从联手基金到干脆独立收购,玩法不断升级。

上影、华桦宣称要投给派拉蒙的10亿美元片单投资,不到一年就告吹。

电广传媒号称要投15亿美元给狮门的50部电影,最后执行了多少、盈亏情况如何都没了下文。

“他们都小儿科,跟投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学我做个布伦屋、S工作室…”

“…他们有钱啊,听说旺达在密谋收购一家好莱坞大型制片厂!”

“这你都知道?”

李依萍翻了翻白眼:“有脑子的都知道!”

也对,旺达收购了AMC,掌握了院线渠道,肯定要往上延伸,掌握内容端…

这是就叫传媒布局,没有可能出现例外…

沈梦溪感慨了一句:“我当年真应该从事房地产开发,做电影赌性太大!”

“得了吧…”

……

梦溪特效是总称呼,象山入驻了八家特效公司,叫什么名字的都有。

这八家特效公司,基本上都靠梦溪的业务养活。

从《画皮》开始,梦溪公司每年都有两部以上的大项目,后来,唐仁上市了,沈梦溪干脆就把这些特效公司买了下来。

其实,这几家的水准不算太差,《与神同行》的特效70%都是他们负责的。

剩下的30%则外包给了国内其他特效团队。

到了《长城》,一半象山几家特效公司,另外一半则是海外公司负责…

就这,都要加班加点…

做特效是非常的复杂,不是一秒一秒做的,而是一帧一帧做的,我们看的电影其实都是由画组成的,之所以看起来是动的,是因为一秒钟放了十几张画面甚至更多,人的眼睛分辨不出来,于是看起来就是动的。

一秒钟的电影可以有十几张画面,也可以有几十张画面,越多看起来越流畅。

举个例子,其中一个纯特效的爆炸镜头仅有5秒,这个镜头花费了6个人整整1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在花费2个月提前攻克了技术难关之后的制作时间…剩下的不用多说了。

《长城》总成本8800万美元,砸在特效上接近6000万美元了,后续应该还会追加1500万美元上下…

就这么贵!

还是建立在中国特效公司人力成本是海外1/3的基础上的!

后期负责人徐建告诉沈梦溪:“预计到今年11月,我们的部分就能完成了!”

“…再快点,我得剪辑然后投放美国市场…”

赶超级碗啊!

30秒广告投放,价格差不多550万美元——这是规矩,你得证明你的电影是大片,那就得投放超级碗!

“沈总…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小马收购了数字王国!”

“…听说了。”

“为什么你不收购呢?”

沈梦溪看了他一眼,回了一句:“没有必要,我也不想跟不相干的人打交道!”

徐建讪讪点头:“…我明白了…”

……

数字王国的创始人斯科特·罗斯,他也是工业光魔的创始人!

工业光魔想独立运营,卢卡斯拒绝了——工业光魔一直是卢卡斯影业的附属公司…

斯科特·罗斯离开工业光魔,然后跟詹姆斯卡梅隆还有斯坦·温斯顿——世界上最有名的化妆特效师,三人联合创办了数字王国,打造了《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两部大作!

后来,詹姆斯卡梅隆被联合董事会开除了…

但是呢,特效公司是依托电影项目而存在的!

没有别的收益渠道。

好莱坞六大都有自己的特效公司,没有必要再跟数字王国合作…

数字王国慢慢跟不上趟了…

08年经济危机,数字王国各种负债…

其实,有实力的电影特效技术公司都是凭借专利技术特长在全行业称霸的。

换句话说,如果一家公司拥有技术优势,那么它的经营方式只会更加丰富,所谓经济危机不仅不会威胁其生存,而且还有助于它趁机兼并其他公司,实现扩张。

数字王国公司现在的情况正好说明它在美国只能算二三流的特效公司。上个月,数字王国进入破产倒计时,小马奔腾美国公司联手印度媒体巨头“信实媒体”共同出资3020万美金收购了数字王国,在中美电影界轰动一时!

真的很轰动!

数字王国诶,早些年是跟维塔数码、工业光魔齐名的全球顶级特效公司。

被中国的小马奔腾收购了!

太吊了!

然后呢?

应该是明年,小马转手就将数字王国卖给了香港的奥良集团…

为什么?

被坑了!

被谁坑了?

车先生——2015年受有关部门调查的香港商人、前前央行行长的女婿;

小马的计划是收购美国的一些所谓“高性价比”的电影特效技术公司,然后引入到国内,把影视特效处理作为他的一项新的主营核心业务。

中国相对廉价、粗糙的商业电影对特效的要求不高,用二、三流的技术就可以应付了。

让国内其他公司拍电影,都到他这来做一些低层次的同期或后期特效。

问题来了,没钱…

车先生提供资金助力——据说车先生不仅允诺出资,同时双方还达成其他共识并有协议,打算共同建设一个影视特效产业基地,迅速壮大,并以上市圈钱为最终目的。

可惜,收购完成了,车先生反悔了,国内的其他影视公司,在如此不明朗的前提下,也没人会去找小马的数字王国做什么特效。

最终,小马在无奈之下,又把刚收购的数字王国转手卖给车先生的奥良集团。

奥良原先的经营内容是和“环保”概念勉强沾边的废旧金属回收和香港的一些地产物业。车先生把数字王国装到奥良这个壳里,直接改名“数字王国”在香港上市。

“视觉特效”概念,让奥良股价大涨,到15年夏天车先生出事前,涨到每股港币,车先生被国家有关部门控制的消息传出后,再度大跌。

这把戏和当年李小黄瓜的盈科多少有点类似,玩概念,什么火就折腾什么,数码港、电讯科技、视觉特效、3D,壳里面其实是空心得…

这次所谓的收购数字王国,其实就是一场不成功的资本运作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