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 > 第104章 云鹏破茧鸣西北,赤心铸剑耀国威

西北大漠的风,从来都是烈性子。裹挟着砂砾的气流撞在极限环境模拟测试场的合金舱壁上,发出沉闷的 “呜呜” 声,像是远古巨兽在荒原上低吟。这栋拔地而起的银色建筑,在茫茫戈壁中宛如孤舟,却承载着整个 “云鹏” 项目组数十载的夙愿,更系着苍穹之心跨界攻坚的底气。

舱内,空气却仿佛凝固了。

苏念穿着深蓝色的防静电服,额前碎发被汗水微微打湿,目光却死死锁在中央控制台的大屏幕上。屏幕被分割成十几个小窗口,左侧实时跳动着模拟临近空间的环境参数 ——-75℃的超低温、0.03 标准大气压的稀薄空气、强度堪比极地的紫外线辐射,每一项数据都在挑战现有材料与动力技术的极限;右侧则是 “云鹏” 验证机核心模块的实时反馈,动力输出曲线、热管理系统温度变化、复合材料应力值,一行行绿色数据如同紧绷的弦,牵动着在场每个人的神经。

“还有三分钟,环境参数将稳定在预设阈值,准备启动核心模块。” 基地首席科学家钱老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此刻双手紧握在身后,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鬓角的白发在舱内冷白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那是几十年钻研 “临近空间飞行器” 留下的印记 —— 从青丝到白发,从意气风发到鬓染霜雪,他见过太多次实验失败,听过太多次设备损毁的警报,如今站在这关键节点,连呼吸都带着几分颤抖。

苏念身旁的刘工,正紧盯着动力系统的监测面板,指尖悬在应急按钮上方,掌心早已沁出冷汗:“念总,新型斯特林发电机的预热完成,太阳能 - 电离能复合汲取装置也已校准,就等您下令了。”

姜柠则负责热管理系统的实时分析,她面前的屏幕上,仿生脉动热管理模型的数据流飞速滚动:“记忆合金蒙皮的温度响应正常,中空微结构已经根据环境温度开始自主调节,目前辐射率控制在 0.85,符合设计预期。”

苏念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 —— 有基地跟着钱老奋战多年的老研究员,眼中满是期盼与忐忑;有苍穹之心派来的年轻工程师,脸上写着兴奋与紧张;还有国安部门派来的技术保障人员,神情肃穆地守护着数据安全。她缓缓抬起手,声音清晰而坚定:“启动核心模块,按预定流程执行。”

“收到!启动核心模块!”

随着指令下达,控制台发出 “嘀” 的一声轻响,模拟舱内的 “云鹏” 验证机核心模块缓缓亮起。那是一个半人高的金属装置,外壳覆盖着苍穹之心自研的新型复合材料,在低温下泛着淡淡的暗蓝色光泽,宛如从深海中捞出的秘宝。装置中央,微型反应堆开始运转,发出极其轻微的 “嗡嗡” 声,透过隔音玻璃传来,却像是惊雷般炸在每个人的心头。

“动力输出开始攀升,当前功率 120 千瓦,目标功率 150 千瓦。”

“热管理系统启动,核心温度 38℃,外部环境 - 75℃,温差控制稳定。”

“复合材料应力值 0.12GPa,远低于极限值 0.3GPa,结构完整!”

数据一条条报出,绿色的曲线在屏幕上平稳上升,没有丝毫波动。苏念的心脏随着数据跳动,她想起一个多月前刚进驻基地时的场景 —— 那时钱老看着 “寰宇图谱” 给出的材料合成路径,还带着几分怀疑:“小苏啊,这‘仿生蒙皮’的思路是好,但北极熊毛发的中空结构要复刻到合金材料上,精度要求太高了,我们之前试过三次,都卡在了微结构成型上。”

当时她笑着拿出图谱推演的工艺方案:“钱老,《考工记》里说‘智者创物,巧者述之’,我们的新型 3D 打印技术,能实现 5 微米级的微结构成型,再配合梯度冷却工艺,一定能成。” 后来的日子里,苍穹之心的团队与基地研究员日夜攻关,光是调整打印参数就试了上百次,有一次因为冷却速度差了 0.5℃,整批蒙皮材料全部报废,年轻的工程师当场红了眼,钱老却拍着他的肩说:“失败是成功他妈,咱们搞科研的,哪有一帆风顺的?”

如今,那些曾经的艰难险阻,都化作了此刻屏幕上平稳的数据曲线。

“动力输出达到 150 千瓦,稳定!”

“能量采集效率 42%,远超预期的 35%!”

“紫外线照射持续 1 小时,复合材料表面无氧化、无开裂,性能衰减率低于 0.5%!”

当最后一项数据报出时,控制台前陷入了短暂的死寂。所有人都盯着屏幕,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结果 —— 这个困扰了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几十年的难题,这个让无数专家束手无策的 “临近空间魔咒”,竟然真的被一个 “跨界” 团队攻克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钱老,他猛地走上前,双手按在控制台上,盯着温度曲线看了又看,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涌出泪水:“成了…… 真的成了!” 他转过身,一把抓住苏念的手,力道大得让苏念微微皱眉,却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与颤抖:“小苏,苏总工!你们苍穹之心,真是国家的宝贝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声 “苏总工”,比任何赞美都更有分量。此前,基地的老研究员们虽敬佩苏念的技术,却仍习惯性地将她视为 “外来顾问”,而此刻,她已是与他们并肩作战、攻克难关的战友,是名副其实的功臣。

“钱老,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 苏念回握住钱老的手,眼中也泛起微光,“没有基地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没有大家日夜不休的攻坚,单凭我们也做不到。”

“说得好!共同的功劳!” 一旁的刘工激动地喊道,他一把抱住身边的姜柠,引得姜柠笑着推开他:“刘工,注意形象!”

“形象算什么!今天必须高兴!”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研究员,竟像个孩子似的拍着手,抹了把眼泪笑道,“我跟‘云鹏’打交道二十年,今天终于看到希望了!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可不是嘛!以前国外专家总说我们在临近空间领域至少落后他们十年,现在看看,咱们的技术,不比他们差!”

“还要多亏念总带来的‘寰宇图谱’,那东西简直是神了!要是早有这宝贝,我们也不用走这么多弯路。”

欢呼声、赞叹声在模拟舱内炸开,有人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有人互相拥抱庆祝,还有人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白酒,要开瓶庆祝 —— 虽然在实验舱内喝酒不合规定,却没人舍得阻止这份喜悦。

苏念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刚创业时,有人说她 “不自量力”,想在无人机领域对抗腾达那样的巨鳄;想起供应链被断时,有人劝她 “低头认输”,免得公司倒闭;想起面对 “暗星” 组织的窃密时,有人担心她 “扛不住压力”。可她始终记得《墨子》里的话:“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正是这份坚持,让苍穹之心一次次化险为夷,如今更能跨界攻克国家级难题。

“念总,您看这数据,我们的核心模块不仅满足了‘云鹏’项目的需求,甚至在部分性能上还超出了预期,后续只要优化整合,就能应用到整机上。” 姜柠拿着一份数据分析报告走过来,脸上满是兴奋,“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不对,是‘苦心人天不负’!”

苏念接过报告,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嘴角扬起笑容:“没错,最艰难的基础已经筑牢了。就像盖房子,地基稳了,后面的楼才能盖得高、盖得牢。” 她抬头望向模拟舱外的大漠,虽然看不到外面的景象,但仿佛能想象到风沙过后,阳光洒在戈壁上的模样 —— 那是希望的光芒,也是苍穹之心未来的方向。

此时,钱老拿着一瓶未开封的白酒走过来,笑着说:“小苏,今天这酒,你必须得喝一口!这不是普通的酒,是我儿子去年从老家带来的,我珍藏了一年,就等着‘云鹏’有突破的这天!”

苏念没有推辞,接过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带来一阵暖意,从舌尖蔓延到心底。她举起酒杯,对着在场所有人说道:“今天,我们攻克了‘云鹏’项目的核心难关,这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携手,让‘云鹏’真正翱翔在临近空间,让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好!说得好!”

“让‘云鹏’翱翔九天!”

“让中国技术闪耀世界!”

欢呼声再次响起,震得模拟舱的玻璃微微颤动。窗外,大漠的风依旧呼啸,却仿佛不再那么凛冽;舱内,灯光依旧冰冷,却因众人的热情而变得温暖。

“云鹏” 试翼,一鸣惊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一次信心的重塑 —— 它证明了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潜力,证明了跨界合作能碰撞出惊人的火花,更证明了只要有 “敢为天下先” 的勇气,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坚持,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苏念看着屏幕上依旧平稳的数据,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苍穹之心的征程,绝不会止步于此。从民用无人机到国家重器,从商业战场到科技前沿,他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但每一步,都将走得坚定、走得踏实,因为他们的身后,是国家的信任,是人民的期盼,更是一份 “科技报国” 的赤子之心。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模拟舱的观察窗,洒在 “云鹏” 验证机核心模块上,为那暗蓝色的金属外壳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芒。远处的戈壁滩上,几只雄鹰展翅翱翔,仿佛在与即将诞生的 “云鹏” 遥相呼应。

这一刻,西北大漠的风,似乎也变得温柔了起来。它见证了一场跨越领域的协作,见证了一次攻坚克难的胜利,更见证了一颗 “中国心” 在科技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